生活裡有太多的有心無力(很多事都是後知後覺)
2023-09-23 18:26:52 1
先知先覺,和後知後覺,很簡單,就是對事情的敏感度,最先知覺到的就是先知先覺,最後知覺到的就是後知後覺。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後知後覺。
我一直在想什麼是幸福,或許就是現在這樣,愛的人都還在。
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時,平時很兇的班主任難得溫柔地跟我們說,她要調到別的年級不能再帶我們了。
她最後說了一些祝福的話,班上許多人哭了起來。
後來又換過幾次班主任,類似的道別上演過幾次,只是,會掉眼淚的人越來越少。
或許是大家逐漸習慣了離別,我也以為自己應該是這樣的。
以至於,小學、初中、高中畢業的時候,大家也只不過是像往常周末回家一樣,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然後跟附近幾個人說一聲「拜拜」就走了。
結果呢,就像數學老師說的那樣,「高考之後,你們有些同學一輩子都不會再見了。」一語成讖。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仔細想了想,我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習慣過離別。
像我這種內斂到有些矯情的人,只是不願意把這份情緒表達出來罷了。
每次離別,我還是會難過。
但很多時候,我真的就只是難過,然後什麼都沒做。
高考結束之後,我時常會想起我曾經的同桌。
我們當了一年多的同桌,上課常常在底下開小會,每次成績下來也會互相比較。
她是走讀生,每天都從家裡帶亂七八糟的東西來,我常常厚著臉皮吃她的零食、玩她的手機,日子竟然過得還挺滋潤。
結果高三第一個學期,她因為一些事情離開了我們班。
猝手不及的我,看到她就在我旁邊哭時,卻不知道怎麼辦了。
最後,還是她的閨蜜跑來安慰她。
我甚至不知道她走的那天是怎樣的場景。
只是我回到位置時,隔壁已經空了。
她給我留了一張紙條,抽屜裡有一盒我喜歡吃的餅乾。
後來高三一年,大家都忙著複習,似乎忙到沒太多時間去傷心。
可是高考結束了之後,我也完全失去了同桌的聯繫了。
我甚至沒有她的微信,也不知道她去了什麼大學。
不過我想,其實要離開的那個人或許才是最難過的。
人的一生,究竟要做多少努力才能讓當時的自己明明白白地看清當時的人和事?
我不明白,為什麼失去的東西回想起來總是讓人感覺那麼的美好?
我只是當時太懵懂,不知道真相,不懂那些所謂的美好,可當真正失去後,回過頭,才發現我曾處在那些如煙火般絢爛的經過中,只是,現在才知道,太晚了。
失去了,我會惋惜,會後悔。
可我,同時也會選擇淡忘。
有人說: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它會衝淡一切。
可是,有時你卻會發現,你越想忘記一件事,它便越在你的腦海中清晰,或者,當你以為已經忘記了的時候,在某一天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原本忘記的東西突然出現在你腦中,比你之前親身經歷還要略顯清晰。
以前,我總以為那件事的責任人只有一個,而且錯的不是我,是別人。
當然,這個想法我也從未說過,畢竟,我一貫的處事風格不允許自己多說話,因為我怕說錯話,許多的話寧願爛在肚子裡也不會說出口。
我不會也不願過多地讓別人感受到我的想法,曾經我最好的朋友一度以為我患上了自閉症,可是不對,因為我不是不和別人接觸,我也會在其他人面前嬉笑怒罵。
只是,有的時候我自己也縷不清自己的想法。
那一陣子,她也常常說,羨慕我們這些在離家不遠的城市上學的人。
這樣畢業就不用離開了。
我能感受到她的難過,卻幫不上忙。
畢竟我捨不得她一個,她捨不得的卻是一群人。
小時候學過、背過許多關於離愁別緒的文學作品,可是年紀小的時候讀不懂,尤其是讀到直抒胸臆的句子還會起雞皮疙瘩。
可是,還是想和那些匆匆離開的人,補一句:「謝謝,認識你們真好。」
錯過的便是錯過的,後悔又怎麼樣,反正無法改變。
有些東西,你只是知道得太晚了點。
青春中的那些錯過,不管好壞,不論對錯,都將逝去,抹不掉的只是那份留戀,只是幻想,以為沒錯過自己的生活就該發生多大改變。
其實不然,順其自然也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埋怨那些我們只是知道得太晚的東西,也許,知道的並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