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貨櫃運價指數簡稱(上海發文穩外貿)
2023-09-23 09:46:07
10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本市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的通知。《實施意見》提出五方面意見,分別為保障外貿企業穩定經營、加大國際貿易金融服務支持力度、推進外貿進出口結構優化、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強外貿企業服務保障。
其中,保障外貿企業穩定經營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暢通國際貿易貨物運輸。鼓勵進出口企業與航運企業籤訂長期協議,與航運公司形成直接客戶關係。支持航運企業設置中小直客專區庫存,直接面向中小微企業在線提供專供艙位。鼓勵外貿企業合理運用航運衍生產品,管理運價波動風險,支持貨櫃運價指數期貨上市,探索幹散貨、油輪等運價指數期貨期權產品。
加大國際貿易金融服務支持力度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外貿企業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推動外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鼓勵企業合理運用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減小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支持銀行機構綜合運用遠期結售匯、外匯掉期、外匯期權等產品,為外貿企業提供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和套期保值需求相一致的外匯衍生品服務。支持中小銀行機構合作辦理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服務,滿足企業多元化匯率避險需求。鼓勵銀行機構、擔保機構減免相關匯率避險費用,降低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成本。
市場波動推升風險,外貿企業穩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我國是世界進出口貿易大國,也是航運大國。國際海運承擔了中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港口貨櫃吞吐量更是連續多年位於世界第一。我國約有90%的出口貿易由貨櫃海運來完成。我國佔全球原材料海運進口總量的比重近28%,貢獻全球貨櫃出口量的份額約34%。
實際上,造船周期、全球宏觀經濟、貿易活躍度、燃油價格、行業政策等因素均會對貨櫃海運價格造成影響。疫情以來,全球貨櫃海運價格大幅波動,讓貨櫃海運收益和運輸成本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海運行業和外貿企業都面臨極大的風險,迫切需要有效的金融工具來對衝這種風險。現階段的航運衍生品多定位於幹散貨及郵輪市場,且採用指數結算,與現貨價格相關性不高,無法滿足產業精準套保需求。
據光大期貨分析師杜冰沁介紹,產業尤其是缺乏航運衍生品的貨櫃市場相關企業主要以籤訂長期協議為主,以獲得較為穩定的盈利;同時面對海運價格下跌,部分班輪公司也會為了保價採取停航措施。「但是由於現在長協價格和現貨價格出現倒掛,集運市場上出現了部分客戶毀約、要求重新籤訂長期協議的情況。因此對於企業而言,通過籤訂長約來進行的價格風險管理效果同樣面臨不確定性。」
在外匯市場方面,在今年人民幣雙向波動特徵較為明顯、彈性有所強化的背景下,相關企業通過外匯衍生品進行匯率避險的力度正在持續增強。進入8月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給我國進口企業購匯帶來較大的挑戰和壓力,上市公司發布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或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明顯增多。
但目前國內還缺乏一個統一公開透明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外匯避險工具。在業內人士看來,有必要發展境內外匯風險對衝工具,比如期貨、期權等場內衍生工具。「首先,期貨及期權合約分布在未來多個月份,可以為企業提供不同時間的風險對衝工具。其次,雙向交易機制也非常有利於企業靈活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最後,期貨、期權的保證金交易機制也可讓企業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上述人士表示。
服務實體整裝待發,豐富產業風險管理工具在路上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現如今,上期所的貨櫃運價指數期貨已完成上市準備工作。此前,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了用於期貨交易的標的指數——上海出口貨櫃結算運價指數(SCFIS)。2019年年初,上期所和上海航運交易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共同致力於航運指數期貨產品的開發。同年,上期所開發的貨櫃運價指數期貨的立項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覆同意。上期所第十一次會員大會中提到,2022年完成貨櫃運價指數期貨上市準備工作。
據了解,上海貨櫃運價指數期貨將以上海出口貨櫃結算運價指數作為結算指數,交易航線為歐洲航線,起運港為上海,目的港為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弗利克斯託、勒阿弗爾。也就是說,如果有企業要用貨櫃把貨物從上海運到漢堡,可以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指數期貨,未來如果運費上漲,期貨市場賺到的錢,能夠補貼運費。
在行業人士看來,期貨價格以現貨價格為基礎,是反映真實供求關係及市場未來預期的真實交易價格,是一個可提供發現遠期價格的平臺。引入期貨作為第三方力量,不僅可以為產業提供避險工具,打破風險在產業鏈內部轉移的傳統模式,還可以為行業企業提供新的經營方式,促使產業鏈企業形成供應狀態,助力產業企業做大做強。
「我們可以說是翹首以盼。」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貨櫃運價指數期貨推出之後,他們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鎖定未來的運價,從而規避運價波動風險,更好地控制物流成本。
在外匯市場方面,銀行間外匯市場於2005年8月推出人民幣外匯遠期交易,2006年4月推出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2007年8月推出貨幣掉期交易,2011年4月推出外匯期權交易。此外,國內對外匯期貨也已籌備多時。中金所圍繞外匯期貨上市做了大量工作,外匯期貨合約規則設計論證充分、設計完備,各項上市準備較為充分。2011年以來,中金所持續研發籌備外匯期貨產品,並上線了外匯期貨全市場仿真交易。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新交所、港交所、CME等都已推出了人民幣匯率期貨,其中新交所和港交所的交易較為活躍,其標的都是離岸人民幣。這些離岸人民幣期貨在交易機制上比較靈活,尤其是新交所甚至還推出了人民幣匯率彈性期貨合約,交易雙方可以根據自身的匯率風險自行約定到期時間,能較好地滿足大部分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需求。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衍生品結算主要參考離岸人民幣價格,離岸價格與在岸價格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對於境內企業來說,利用境外匯率期貨避險,一方面資金進出會有障礙,另一方面還面臨著離岸與在岸的價差風險。而人民幣外匯期貨在境內上市,外貿企業不僅能更方便地利用這些工具管理匯率風險,避免因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而造成重大損失,企業也不必再想方設法去境外市場尋找合適的套保工具,可以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這對企業穩健經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