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臭氧的變壞歷程)
2023-10-14 08:55:05 3
說起臭氧
人們更熟悉的應該是
大氣中的臭氧層
它阻擋吸收紫外線
保護人類健康
但是,臭氧一旦到了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就會由「地球衛士」變成「健康殺手」,其強氧化性會對人體呼吸道產生強烈刺激,同時也會刺激眼睛和皮膚。
這些臭氧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近地面臭氧的生成非常複雜,是一種二次汙染物,並非人類活動直接排放,而是由人類活動排放出的其他汙染物,如氮氧化物(NOx)和碳氫化合物 (VOCs)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因此,也可將臭氧汙染叫做二次性的空氣汙染。
春夏季天氣條件比較好,日照相對來說也比較強烈,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就會形成臭氧。
由於陽光是臭氧發生的催化劑,一年中臭氧超標全部出現在夏季5—9月。
對於個人來說,對臭氧汙染要加強關注,但也無需談「氧」色變。夏日晴熱天氣午後應儘量減少外出。
臭氧汙染比PM2.5汙染更隱蔽,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損傷作用。通常情況下,臭氧超標時段一般集中在午後氣溫較高、陽光較強的時段,在此期間只要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就「可防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臭氧還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光化學煙霧汙染的主要成分。
臭氧超標更像「無形殺手」。首先,戴口罩對阻擋臭氧毫無用處;其次,室內空氣淨化器也對臭氧毫無辦法。
由於臭氧比重較空氣大,身高較矮的兒童往往最容易成為臭氧汙染的受害者。夏季,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也就是說,在臭氧濃度高的時候,最好的防護辦法就是待在室內,避免可能帶來的危害。
就算沒有臭氧
大夏天
下午還是待在室內吧
資料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科普山東 氣象北京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