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最繁華的老城區(廣州的烏衣巷)
2023-10-16 07:04:59 3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最近,因為需要購買一些用品,珊珊三丫頭來到了北京路附近的「高第街」。從繁華的北京路轉入高第街,雖然依然是店鋪立林,但已是安靜了不少,這裡往來購物的人並不多。走在裡面,可以明顯感覺整個高第街是「集聚」的商街模式,是「內衣批發一條街」,絕大部分的店鋪都在售賣不同款式的內衣褲,同時不少商鋪還有賣睡衣、泳衣等配飾。
閒逛中,珊珊三丫頭的腦海不自覺出現了「烏衣巷」三個字,唐代著名的詩人劉禹錫的在《烏衣巷》中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中描述了東晉時期,王導、謝安兩個大名門家族,居住在烏衣巷,曾經是一片繁華的景象,到了唐朝,烏衣巷淪為廢墟,一直到了現在,烏衣巷變成了民間工藝品匯集地。這經歷,與廣州「高第街」經歷與情況是多麼相似!
高第街,是廣州著名的古老商業街之一,東起北京路,西至起義路,總長度大五百多米。這裡曾門庭若市,豪門名人云集,是一個榮耀與繁華集於一身的地方,有過許多許多的「威水史」(粵語口頭語,指"了不起"、"很厲害",常用於讚賞)。
高第街的名字來源,有許多民間的故事和坊間的傳聞,其中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古時候這條街有個財主的婢女與一個叫「高弟」的小夥子相愛,在經歷了許多坎坷後結為夫妻,通過勤勞致富後,見到財主家道中落,於是就把這條街買下,並取名「高弟」。再後來,有一個秀才把「高弟」改名為「高第」,取高中科興、高家府第的意思,「高第街」的名字就被沿用至今。
故事歸故事,傳說歸傳說。關於高第街,在宋代已存是有記載,唐代名相張九齡後人張子頤在宋代時,從故鄉曲江遷居到廣州高第街,並復遷到南海龍山鄉的經歷,在南海《龍山鄉志》一書作了記錄;南昌在宋代,高第街就是有名的「蘇杭雜貨街」;再延續下去,明代著名畫家李孔修在這裡居住過;清代,這裡專營鞋類、繩頭、布匹等聞名遐邇;林則徐在廣州查禁鴉片時,就曾住在這裡;清朝乾隆年間,汕頭人許永名來到高第街打拼,就有了許地這個近代「廣州第一家族」的百年傳奇。因為這裡是豪門巨富陸續聚居的地方,並形成了特色,所以就取了「高第街」的名字,這也許才是「高第街」得名的真正原因。
在建國前,高第街是廣州有名的日用百貨的集散地,有 「九同章」、「三多軒」等老字號。改革開放後,高第街成了新中國第一個服裝批發市場,廣州第一批個體戶與第一批萬元戶就在此產生。之後,高第街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這裡的客戶除了廣州本地市民外,還有許多從全國各地湧來的服裝批發商,成了服裝時尚指標得,這裡生意紅紅火火、熱鬧非凡,高第街的名字響遍中國大江南北。
在當年上映的著名電影《山葉魚檔》,主角海仔就是高第街個體戶的一個代表,那年代有一句話:「來廣州不去高第街轉轉,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你來過廣州」,經至後來北京秀水街、上海城隍廟、武漢漢正街,也是學習了廣州高第街的商業模式後,才得以發展起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出現,不少原來的高第街的個體戶就遷移了,也有一部分留守的,到今天的高第街成了「內衣批發一條街」。
此刻,珊珊三丫頭走在高第街上,高第街其實就是一個窄巷,巷子兩側商鋪依次排開,沿街的樓房通常是樓下商鋪樓上住宅,走在街上,還是能看到有在熱天裡拉貨搬貨的人。
在長長大街中,又有著無數的橫街窄巷,窄巷都有一條或「文藝」或「復古」的名字,例如聯勝裡、文雅裡、積銀巷,每條巷子都通向幽深,如果有時間走進去,裡面或許你能有不少發現,因為在那些小巷裡有許多古老的故事在訴說著。
在高第街中有一條小巷,寫著「許地」二字,許地是代「廣州第一家族」 許氏家族的發祥地,是清朝第一大鹽商許拜庭故居,同時也是魯迅的愛人許廣平童年生活的地方。許氏家族還出過很多知名人士,如清代的廣州名紳許祥光、民國的粵軍總司令許崇智、紅軍將領許卓……等等。
雖然高第街緊鄰著廣州古老中軸線北京路的黃金地段,但隨著時代的發現,這裡已從輝煌走向平淡,進入一個商業及古蹟景點發展的瓶頸區。但無論如何,高弟街見證了廣州一個時期的發展,留下一段光輝的歲月,還沉澱了人文歷史,雖然繁華不再,但對於那些擁有「高第街「記憶的人來說,都是深刻都是難忘的。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廣州的高第街?你是什麼時候來高第街的?你是否經歷過繁華時期的高第街?今昔對比,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了解高第街的歷史嗎?對這裡的歷史「名人」了解過那些?知道這裡是許廣平童年生活的地方嗎?如果來廣州旅行,是否會過來高第街走走?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