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成語故事(成語故事之旅明哲保身)
2023-09-22 20:50:04 1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明哲保身。
典故
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詩經·大雅·烝(zhēng)民》
仲山甫,又稱為仲山父,是周王室的族裔。雖然有王室血統,家世顯赫,他卻是一介平民,早年務農、經商,在農民和商人中有很高威望。
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仲山甫受舉薦進入朝廷,擔任卿士(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同時,他的封地在樊,從此他就以樊為姓,也成了樊姓的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
仲山甫作為朝中高官,一直以直言勸諫而著名。當時,魯武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姬括,小兒子叫姬戲。周宣王武斷地立姬戲為魯國太子。這種廢長立幼的做法,很容易釀成動亂。仲山甫極力諫阻,可周宣王不聽。魯武公去世後,小兒子繼位,就是魯懿公,結果魯國很快就發生了動亂,魯懿公也被殺了。
後來有一篇詩歌,即《詩經·大雅·烝民》,專門頌揚仲山甫,說他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畏強暴;稱讚他能糾正天子的過錯,同時嚴肅對待天子的命令,全力來推行;還說到國內政事好壞,仲山甫心明如鏡,既明事理又聰慧,善於應付保自身,早早晚晚從不懈怠,全身心地忠於周王室。
釋義
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迴避鬥爭的處世態度。
發稿:煩煩
審稿: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