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96年演講(李登輝從聖經中尋求到了力量)
2023-09-22 20:45:24 1
廖信忠《我們臺灣這些年》
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主要講述了過去30年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國會」改選,
李登輝讀《聖經》尋求力量
20世紀90年代一開始,「國會全面改選」這個問題就浮上檯面,成為頭等大事。而那時候國民黨黨內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間的鬥爭達到最高點,已經到了最後大決戰的時候,這兩個問題又糾纏在一起,這年的政壇非常精彩,不僅政治人物,民眾也紛紛參與其中。
這一年的2月,「國民大會」又召開了,再次上演「山中傳奇」,通往陽明山上的仰德大道,又是一堆載著代表們的大巴及救護車跑來跑去。民眾都在看這次這些老人又能變出什麼把戲。而且又要選「總統」了,之前李登輝只是繼任而已,這次「國民大會」選舉通過,李登輝才能繼續當「總統」。
沒想到才剛開不久,「國民大會」就自動通過臨時條款,將任期從本來的6年延為9年,每年都召開,並且要增加立法的權力等。這個提案一出,全臺灣譁然,本來「國民大會」這個機關已經是可有可無了,每幾年開一次又浪費錢,現在居然說要年年召開,又說要擴權,這簡直吃相太難看,自肥得太明顯了。所以也不等民眾開始抗議,「立法院」第一個跳出來抗議,原來「國民大會」想要擴權,嚴重損害了「立法院」的權力,這讓「立法院」很是不爽。
在山上的老代表們興衝衝地想要擴權,夢想著成為「太上皇政府」,誰知道他們還能不能活到下一任。他們當然也不會知道,這次「國民大會」是他們最後一次選「總統」的機會。山下的臺北,國民黨的「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也發生嚴重政爭,一派是以李登輝為首,聚集著一批青壯政治家,為「主流派」。另一派為黨內大佬組成,輩分實力均高的「非主流派」,也有人傳言「非主流派」背後是一直力圖東山再起的蔣宋美齡所操控,所以也戲稱「夫人派」。非主流派企圖在這次「總統」選舉中扳倒李登輝政權,鬥爭已經到了最白熱化的階段。
這還要從1988年蔣經國突然去世開始說起,李登輝雖然繼任了「總統」,也代理黨主席,但國民黨內最具實權的人是當時擔任秘書長的李煥。雖然在三位副秘書長宋楚瑜、馬英九和高銘輝的共同討論下,決定暫時支持李登輝任代理黨主席,但是同年的國民黨十三全會,李煥還是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央委員」榜首,鋒頭之健無人能及,這自然讓李登輝深起戒心。
十三全會雖確定了李登輝在國民黨內形式上的領導地位,然而在開會的過程中,李登輝根本沒有參與黨務運作的空間,可以說那些國民黨大佬都沒有把李登輝看在眼裡,都以李煥馬首是瞻。李登輝當然不爽,但還是忍了,他深刻了解國民黨「以黨領政,以黨領軍」之脈絡,如果一天不除掉這些非主流大佬,他便難以施展權力。
李登輝心裡惶恐,信基督的他每天都有讀《聖經》來尋求力量的習慣,據說那幾天,他就讀到了《聖經·以賽亞書》37章的一段經文——
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18萬5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廟裡叩拜,他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殺了他……
「兒子!」讓李登輝好像想到什麼一樣。在最關鍵的時刻,「亞述王的兒子」蔣孝武發表了一篇「大義滅親」的演說,批評他叔父蔣緯國「假民主秩序之名,圖奪權之謀」,一下把蔣緯國說得尷尬無比,這就像要放大絕招前集氣時被人捅了一刀,心灰意冷,對選舉也充滿失望。
【往期故事】
來聽!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
蔣經國力排眾議推動「十大建設」
就在這一年,「反攻大陸」已經成為笑話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大審與林宅血案
童年的美好十月
1982年,萬人空巷《楚留香》
臺灣的族群及「外省人」
我,是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裡成長的
爺爺的葬禮
1984年,小朋友在學校見到蔣介石銅像要鞠躬
現在臺灣的綜藝大佬,以前哪個沒跑過龍套?
8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他們叱吒風雲!
80年代初,這四個人全臺灣無人不知!
1989年「愛到最高點」
臺灣有線電視臺,在這個時候有了雛形
這一年,「小虎隊」爆紅,「小貓隊」沒火起來
1989年,這兩部電影受到臺灣人瘋狂喜愛
好心疼小學時的衛生股長…
國民黨當局的「黑名單」
為什麼棒球成為臺灣唯一能夠超越族群黨派的運動?
1990年,在飛機上第一次接觸大陸人
90年代初臺灣課本:「待『光復』大陸後,予以調整」
2004年,陳水扁挨了一槍,有人歡喜有人愁
1994年,陳水扁靠什麼當選臺北市長?
1998年臺北市長之戰:馬英九陳水扁正面交鋒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掀起港星「入侵」新高潮
這一年,臺灣掀起「上海熱」
臺灣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政治懸案
在臺灣,入伍新兵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它
2002年,臺灣來了一次高水平的「選戰」
1995年,臺當局因為這件事大受打擊
主播
ETtoday東森新聞雲
李彥慧
京彩臺灣
bjstb2017
親人,你來了,我的心就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