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的脈診(由甲骨文說脈氣為脈之主)
2023-09-22 11:51:34 1
永的甲骨文,寫成行匕或行卜。行者,五行也,水火木金土,五氣有規律運行,取氣於五行,謂之永。永的含義,體現在下面的字中:
一.永
1.《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
2.《詩·周南》:江之永矣。
3..《爾雅·釋詁》遠也,遐也。
4.揚子《方言》:凡施於眾長謂之永。
5.《書·大禹謨》:萬世永賴。
6.《詩·周頌》:永觀厥成。
7.《正韻》竝與詠同。
8.《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水流悠遠遐長,謂之永。
二。詠
1.人喜則斯陶,陶斯詠。——《禮記·檀弓》
2.《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詠先王之風
3.《說文》歌也。
4.《玉篇》長言也。
5.《增韻》詠歌謳吟也。
6.《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
7.《傳》以合詠歌之聲也。
8..《爾雅序》敘詩人之興詠。
9.《疏》詠者,永言也。
10.《前漢·藝文志》詠其聲謂之歌。
11.鳥鳴亦曰詠。《陸機·悲哉行》耳悲詠時禽。《注》禽聲應時而變也。
詠,甲骨文寫成永囗,表示永的形態,鳥鳴曰詠,應時而變。詠為永言,精神表達。詠為歌聲,合節之音。
故永的形態:1.合節。2.應時。3.與精神相通。
三。泳
1.《說文》潛行水中也。
2.《爾雅·釋言》泳,遊也。
3.《詩·邶風》泳之遊之。潛行水中,謂之泳。遊於水中,謂之泳。
1.永,潛也,水中的能質交換。
2.永,遊也,神遊而化子,種子的孕育。
四。昶
1.昶,日長也。
2.舒暢,通暢
3.《廣雅》雲:昶,通也。永,通暢。
五。羕,漾
1.羕,水長也。《說文》
漾
1.水面微微動蕩。
2.液體太滿而向外流。羕為羊永,羊為時空盈縮,時空盈縮周期中,永的狀態。
故永,
1.不受時空狀態影響,流長。
2.形態微微動蕩。
3.水越聚越多。
六。派
永與派為同一字。
1、水的支流,派,別水也。《說文》
2.九派,派流(水的支流)
3.泛指江河的流水 ,派合(水流匯合)
4.人物、事物的系統、流別 .
5.氣派;風度
6.派遣;差遣 .
7.分配;分攤 .
8.安排 .
9.指責 .
10.用於景色、氣象、聲音、語言.
11.《博雅》水自汾出為派。
12.泉潛通也。
從派看出,永還有以下含義:
1.永分很多支流。
2.分流聚合。
3.永的本質是神氣聚而化形。
4.可以利用分配。
綜上,永的含義如下:
1.永是五氣規律地運行及相互作用,悠久綿長不斷。
2.五氣運行合乎節律,因時而變,與精神相通。
3.五氣運行本質是能質互化,神隨氣行,能產生生命的種子。
4.五氣運行通暢,長期而言,受時空影響很小,較為平穩。
5.五氣運行循環,氣越聚越多。
6.五氣運行可分很多支流,可分可合,各分支在根上是相通的,都是神氣交和的結果。
7.五氣的運行可以控制,分配,利用,完成不同的功能。
七。脈
1.《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2.《玉篇》:血理也。
3.《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4.《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5.《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湯血脈,流通精神。
6.《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裡。
7.地脈。《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註:鹹,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脈,寫為血派或肉永,脈分陰陽。
1.表示血液流通系統,為脈之陰。
2.身體中五氣流通系統,為脈之陽。
從血氣的流通狀況來判斷五氣在身體臟腑的運動狀況,由陰入陽,謂之切脈。由於神隨氣行,因而從脈象亦可了解精神的狀態,反過來,精神狀態也能調節五氣的運行,切脈的最高境界乃是通神,故高明的中醫,有通神之能,遇惡疾往往避之則吉,以求自保,恐傷其神故。
#中醫# #切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