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和石峁遺址哪個是夏都(二里頭遺址宮城區簡述)
2023-09-22 02:29:50 1
學界通常認為二里頭二期以後進入了王朝文明,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宮殿建築的出現。在二里頭二期出現了3號和5號兩座大型建築基址。
3號和5號宮殿基址東西並排分布,使用年代均是二里頭二期。其中3號基址至少由三重院落組成,東西寬度達到50多米,南北長度在130米以上。中院和南苑都是由主殿和東西南三面廊廡構成。院內有貴族墓葬,綠松石龍就是在這裡發現的。5號基址與3號基址結構類似,也是多重院落組成。兩座宮殿由道路和排水溝分隔,整個區域由四條大路組成了井字形布局。
進入二里頭文化三期以後,整個宮城區開始出現宮牆,3號和5號宮殿建築被廢棄,在上面修建了2號和4號宮殿建築,同時在2號宮殿北側修建了12號建築,東部出現南北中軸線排布的封閉式建築院落群組合。而就在這個時候,宮殿區西南出現了龐大的1號宮殿,整個1號宮殿區面積近1萬平米,其中7號建築應該是宮城的正門,與1號宮殿構成了宮城區西側軸線布局。在西南側同時出現了8號建築。
二里頭四期在2號宮殿旁興建了6號和11號大型建築,這樣2號、4號、6號三座宮殿組成了宮城區東側軸線布局,與西側1號宮殿的軸線布局平行分布,2號宮殿建築據學者估計是祭祀的宮廟建築。
由上可見,宮城區是先有大路後建的城牆,中間大概有七十年的間隔,整個宮城目前發現了五座城門,其中位於南牆西段與1號宮殿同一軸線的是7號基址,與西牆靠南8號城門基址組成了整個宮城的正門。
宮城區是二里頭遺址的核心區,面積約10餘萬平米。二里頭遺址興盛期是三期,進入四期以後開始衰落,四期晚段出現東側城垣被毀和4號基址東廡廢棄的現象,學者通常認為二里頭四期晚段為商湯滅夏的時間。二里頭四期的末期,二里頭從一個龐大的都邑迅速淪為了一個小的村落。廢棄的宮殿上出現了普通民居。
正像後人所唱,「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厚厚的黃土,掩蓋了多少興衰舊事,我們今天或許僅能看到一個小的角落,真實的歷史永遠掩蓋在歷史的塵埃中難得窺其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