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
2023-10-16 19:42:46 1
元宵節由來已久,現在一般認為是起源於漢朝。漢代皇帝信奉佛教,佛教教徒有在正月十五點燈觀舍利子祈福的習慣,換地推崇佛教,就命令從宮廷到民間在這一日都點燈。從而『就逐漸形成了元宵節的雛形。後來漢武帝將祭祀「太一」的活動也定在了這一天,有了祭祀神靈的活動加持,元宵節開始被人們重視。
元宵節作為一個節日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成長擴展。形成於漢代,在唐代時因為國力強盛,不論京城還是城鎮都流行掛燈,滿城火樹銀花是唐朝人最喜歡的繁花盛景。元宵節作為燈節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宋朝的元宵節已經發展成最熱鬧的狂歡節,彩燈無數,煙花如星雨。
元宵節作為新年的延續,是過年慶祝活動的最後一個高潮,觀燈、吃元宵、放煙花、舞獅子等,大家同祝大地回春,也是預先慶祝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大部分地區元宵節的習俗
1 吃元宵
2 觀花燈
3 猜燈謎
4 耍龍燈
5 踩高蹺
6 舞獅子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2、觀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很多地區有掛燈、觀燈等風俗,所以也稱燈節。
3、猜燈謎
猜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娛樂活動,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有活動。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傳說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煙火,後來有人倡議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讓人們猜。因為謎語能開發智力又迎合節日分圍,所以人們都十分贊同,而後猜謎就成為元宵節中的一種節目。猜燈謎增加節日氣氛,給人們增添了樂趣!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4、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舞龍燈或龍舞。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所注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敘述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是非常精彩的,中國的很多地區都有舞龍燈習俗。華夏崇尚龍,把龍看作是吉祥的象徵。
5、踩高蹺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出現在春秋時期。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民間流行的一種群眾性演藝表演。
6、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