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物業費為什麼那麼高(7個月空調費高達萬餘元)
2023-11-30 12:22:04 2
中央空調費按照流量計費,由原來的幾分錢逐年漲到兩三毛每兆,一年7個月的空調使用期,費用竟達萬元左右,這讓長興國際廣場小區居民怨聲載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空調用不起?
空調費高的離譜,用不起了
6月20日上午,華商報-二三裡資訊記者來到長興國際廣場小區,業主駱先生介紹:「我們小區的中央空調是2013年開始投入使用,一直以來都是按照流量收費的,取暖季和製冷季一共7個月,我們家147平米,兩個季度空調費加起來將近13000元,遠遠高於安康其他中央空調小區的收費,而且像是興科明珠、西津城等小區,他們是按照房屋面積和使用流量兩種收費方式,業主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我們向物業提出了意見,物業說收費方式和標準是業主委員會定的,他們只是執行者,如果想換方案,可由業主委員會提出,或者三分之二業主同意新的方案才可以,每到空調使用季業主都會鬧,但是至今也沒有解決。」
駱先生表示,從入住到現在,業主委員會從未就空調費在業主大會上進行過表決,也沒有相關的表決記錄,自己家裡有老人小孩,所以不管是夏天用空調還是冬天用暖氣,都是長時間的,因為費用太高了,家裡去年裝了地暖,從2021年10月到2022年4月5日,取暖費一共花了3100元,相比小區自帶的中央空調製暖費用低了一半多,現如今已經六月下旬,酷暑難耐,但是家裡都沒開空調。
業主馬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向陽,家裡兩個老人都很節省,冬天時常不捨得開空調,烤烤電爐子,曬曬太陽,就算是夏天也是常待的屋才開一下,80平米的房子一個冬季就需要3500元的費用,最讓馬女士不明白的是費用還逐年上漲,去物業要求給流量清單,工作人員給出一個手抄單,至於流量是如何計算的,業主也從沒明白過,物業對收費標準也沒有公示。
物業公司回應:收費方式和標準是業主委員會據實核算
記者在該小區門口看到了一張長興國際廣場物業服務中心的收費公示,但是沒有提到中央空調的費用,對業主提出的問題,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凌富餘向記者解釋說:「這個小區的中央空調是建房時附帶的,收費方式從2013年沿用至今,是業主委員會定的,收費標準是根據每一年的運行情況,使用空調的業主數量和使用流量來核算,是據實核算的,開空調之前,業主委員會人員會到現場抄表,經過核算後交給物業,物業只是執行收費標準,這些年很多業主反映這個情況,已經把情況上報給社區以及住建部門,但是還是得不到解決,物業只是服務方,重大決定還是廣大業主來定。」
凌富餘表示,空調系統一開,能耗就開始了,水費、電費、損耗、維修費……小區居民使用空調人數達不到,有些人不願意用,有些人不在家,然而空調產生的能耗需要使用的業主均攤,因此使用人數越少,平均費用越高,目前小區空調都是虧損運轉。按規定,業主現在想換成兩個收費方式,需要業主委員會提出委託,或者三分之二業主籤字同意,物業才能執行,物業也給業主提供了意見單,但是很少業主籤字,業主打12345投訴,物業也回復了,但是目前意見不能統一。
隨後,記者聯繫該小區業主委員會負責人,對方未給出回應!
住建部門:據實核算,廣大業主商量而定
安康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告知記者,安康城區所有帶中央空調的小區都是兩套收費方案,只有該小區是單一按照流量收費,中央空調收費依據主要是據實核算,小區根據自己情況而定,長興國際廣場的收費方式是業主委員會提出的,空調基礎費用比較低,後期按照使用流量計算,用的多的不划算,用得少的費用就低,因此出現矛盾,社區也多次去協調了,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也不能說有問題,收費據實核算,廣大業主商量而定。
相比其他小區,長興國際廣場業主費用高了不少
根據業主所說情況,記者走訪了興科明珠小區,在小區內的收費公式上看到,中央空調收費方式有兩種,按照房屋面積全年是36元/平米,按流量則是基本費用 0.15元/KWh),自2013年開始執行這個收費標準。
興科名珠業主代先生告訴記者,他家110平米,2019年11月入住,因為住進來後家裡就有孩子,所以冬夏家裡空調沒關過,就選擇按照平方繳費,一年八個月使用時間,費用是3960元,今年夏天因為都要上班,白天家裡沒人,就選擇了按照流量繳費,交了1000元。
雖然空調費用按照據實核算原則,小區視情況而定,既然目前的收費方式存在不合理,不公平,業主委員會理應協同廣大業主制定更加合適的收費方式,在保證不虧損、正常運營的情況下調整方案,讓業主能夠舒舒服服的生活。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