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先賢徵文推薦
2023-12-01 03:47:21 5
先賢的足跡是中國文明的沉澱,也是財富。小編整理了追慕先賢徵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追慕先賢徵文推薦20xx【篇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家,也是一個文明、禮儀之國。關注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國的古代,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詩人李白,有剛正不阿、不謀私利的包拯,不徇私情、足智多謀的嶽飛。
說起包拯,大家早已經熟悉了吧。包公,名包拯,人們都稱他為「包青天」,他是我國婦孺皆知的人物。他幼年時家境清貧,曾寄居於寺廟苦讀,28歲時中了進士,後來做過龍圖閣大學士、樞密副使等職。他一生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當時曹國舅依仗自己是皇親國戚,兇橫霸道,強搶民女,草菅人命,違法亂紀。包公衝破重重阻攔,查明了曹國舅的罪行以後,執法如山,依法定罪,鍘了不可一世的曹國舅,威震四海,深得百姓的擁戴。
歷史雖然成為了過去,但在歷史中承載著數不勝數的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們敢作敢為、清正廉潔、足智多謀。他們在這長河中,緩緩流去,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我們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喜歡的歷史人物,在你心中矗立著英雄的形象,而在這些英雄中,矗立在我心中的歷史人物是一個足智多謀、不徇私情的人——嶽飛。
嶽飛家境貧寒13歲就能文善武,他使箭,百發百中;舞槍,槍法高超;作文,也是字字珠璣。他母親曾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使他從小就立下了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金兵大舉入侵時,為保衛山河,嶽飛義無反顧地奔赴抗金前線。在十多年的徵戰生涯裡,他一直馳聘沙場,徵戰南北。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無限,且足智多謀,他軍紀嚴明,令士卒「守法度,從不縱兵,擾害民間」,百姓秋毫無犯;他視兵如子,使將士上下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他不徇私情,兒子嶽雲違反了軍紀,照章處罰;他驍勇作戰,在面臨敵眾我寡,糧盡援絕的情況下,他沉著、冷靜,以非凡的氣魄與將士一起浴血奮戰,渡過了一個有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朱仙鎮一戰,他率兵7萬,破金兵百萬,攻得金兵「屍如山積,血若流川」。嶽飛憑藉著自己的膽略名揚四海。
中國傳統美德一代一代的傳下來,歷史人物身後的每一件事都帶著不同的美德,有堅持、勇敢、努力……美德的傳承就像一場接力賽,一代人比一代人做得更好。你努力著,我堅持著,同心協力把我國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光大。
追慕先賢徵文推薦20xx【篇二】
掀開泛黃的書卷,溯迎而上,駛進歷史的長河,我尋找先賢的足跡。——題記
易水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看!燕國百姓湧上了易水河邊,河畔上,太子丹緊握住荊軻的手,語重心長的說:「燕國的未來全在你的手上。」他默默無語,只是輕輕地點頭,他眼望波濤洶湧的江水,消失在瑟瑟秋風中。到了秦國,秦王在鹹陽宮接見荊軻,他趁秦王打開地圖時,趁機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出匕首刺殺秦王,卻被秦王掙斷衣袖,接著,秦王拔劍刺向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傷殘倒地卻不忘使命,他舉起匕首投向秦王,卻不料擊中柱子。被秦王砍殺,身中八處劍傷,荊軻自知事情已不能成功,他靠在柱子上大笑,痛罵秦王。
我突然想起在易水河畔,荊軻遠望江水,毅然踏上刺殺秦王的徵程。易水東流,衝不掉荊軻的足跡。
烏江刎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絕句》,將我們帶去了秦朝末年。
項羽,劉邦起義後,滅秦朝,爭霸主。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大軍項羽十萬楚兵重重包圍在垓下,楚軍被迫退回垓下城。項羽指揮二十八騎,殺出一條血路。向南逃至烏江。
秋風颯颯,項羽如一座山,額前的髮絲被風吹得凌亂拂起,露出他堅定的目光,閃爍著如星辰般的淚珠。他恨,恨自己雖力能扛鼎,卻不能頂起將士們的生命,亦恨自己無法奪下美人頸上泛著寒光的匕首;他恨卻不悔,不悔自己當年那一派豪言壯語。他拔出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自刎於烏江。
烏江自刎,一代霸王從此消失,刀光劍影,卻無法磨滅項羽的足跡。
古案前
在微弱的燭光下,太史令正翻閱著古樸的典籍,如枯葉般的手指撫著古老的文字。他的心裡卻思緒萬千。他20歲時,滿懷著求知的欲望。遊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他學習刻苦,知識淵博,卻由於替將軍李陵辯護,被打入獄,遭受宮刑。他悲憤交加,幾次想要了卻了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未著完,他將個人的恥辱埋在心底,在獄中花費多年時間,終於著成《史記》。被稱為「千古絕唱」。
司馬遷忍辱負重,再酷的刑罰,也無法奈何他堅定的足跡。
亂雄世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三國,不能不稱為亂世,滄海橫流,戰事頻發。然而,亂世出英雄。
曹操,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官渡之戰大破袁紹,逐漸統一中國北方,後被孫劉聯軍擊敗與赤壁,封為魏王。許多人認為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卻認為他是一位亂世英雄。
曹操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曹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招羅賢才,用兵如神。曹操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一首《觀滄海》通過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他意氣昂揚的豪邁。
曹操御馬揚鞭,登山臨海。但山再高,也不能阻擋他的足跡。
茅廬中
適逢寒冬,大雪紛飛。茅草屋裡,一位手持鵝毛扇的儒雅青年和一位有著王者之風的貴人相對而坐。便是諸葛亮與劉備。劉備與諸葛亮送上一份豐厚的見面禮。從此,他為保三顧茅廬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守護蜀國江山。
諸葛亮料事如神,即使滄海桑田,也掩蓋不了他的足跡。
展開歷史的書卷猶如一隻只小船,載著我去尋找那先賢的足跡。荊軻義無反顧的悲壯。項羽揮刀自刎的霸氣,司馬遷永不言棄的執著,曹操統一北方的豪邁,諸葛亮胸懷天下的才智。他們的足跡深深烙印在歷史上!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