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臘八粥三個字的臘八節祝福(過民俗學漢字聊聊臘八節)
2023-11-30 18:21:12 3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今天是臘八 節 , 是個家家戶戶熬甜粥、醃辣蒜的日子。 從先秦 開始 , 我們中國人就在 臘八 這天 祭祀和 逐疫 ,祈求豐收和吉祥。
別的習俗先不說,光是喝臘八粥的歷史我們也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就像臘八粥的配料一樣,眾說紛紜,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朱元璋並不是生來的皇帝,小時候他叫朱重八,給地主放牛,一日三餐沒有著落,後來落難,天寒地凍的被關在監獄裡,又冷又餓,快要死了。有一天,監獄裡跑出來一隻老鼠,朱元璋就追著老鼠找到了老鼠洞,在老鼠洞裡刨出一些紅豆、小米、大棗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勉強煮了一鍋粥,吃了,這才活了下來。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他自己受過苦,所以很節儉,每天早飯就只吃些蔬菜,外加一道豆腐,還自己開闢菜地種菜吃。有次,他跟大臣聊天的時候說起了當年掘老鼠洞煮粥的往事,趕緊要廚師煮了一碗雜糧粥來吃,因為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親子為這鍋粥起了「臘八粥」的名字。
其實,早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臘八當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一大鍋粥,足夠吃好幾天,就是為了取「剩餘」的好兆頭,那叫「年年有餘」。
講完了民俗故事,來學學 「粥」這個字吧。
「粥」是「鬻」的異體字。金文裡寫作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看了覺得這個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可是,家庭主婦一看就會會心一笑,
就是個鍋嘛,有人說,古人過得真精緻,三條腿的鍋造一個字
(「鬲」,lì),意思是煮鍋;煮肉造一個字
(「鑊」,huò),是用來煮牲肉的大型烹飪銅器,下面三足架空,兩耳有鉤和扃,可以用橫槓抬舉;蒸飯造一個字
(「甑」,zèng),是個蒸飯的瓦器。其實,這跟我們現在有煎鍋有高壓鍋是一樣的,就是生活所需。
好了,講完了鍋,再來看看,鍋裡面的東西,
當然就是米啦。「米」的甲骨文字形寫作
,就是一根圍繞著穗梗結滿了果實的稻米啊,你看穗梗周圍碩果纍纍的籽粒,這一年再辛苦也值得了啊。後來篆文誤將金文字形中穗梗中間的上下兩顆粟子連寫成「十」字,
就變形為
,隸書規範為米。這裡再說一下,古人所說的「米」實際上是「粟」,是「小米」;現在咱們說的 「米」,專指「大米」,在過去叫做「稻」。
這下,連不做飯的人也明白了吧,
就表示將稻米放在三足的鍋中燒煮。後來,篆文又加上了表示蒸汽的
,強調煮粥時鍋中熱氣騰騰,寫作
,有加有減,等到隸化的時候省去了「鬲」,並將篆文字形中的蒸汽狀寫成「弜」,最終簡化成了「粥」。所以,這個臘八粥的「粥」字的造字本義可是個動詞哦,就是把稻米放在鍋裡煮成稀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