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童謠原版(老北京童謠你記得多少)
2023-11-30 20:35:18 6
記憶中的美好 老北京童謠你記得多少?
今天是兒童節,回憶起遙遠的童年就想起一首首難忘的童謠。
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歌謠,也可以說是孩子學前教育的第一課。童謠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有趣,孩子愛聽想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我家門前的大槐樹下,母親哄著我哼唱那京味兒十足的童謠,情景仿若昨日,歷歷在目。
記得那會兒大人哄孩子玩兒時,經常與孩子面對面坐好,握著孩子小手一拉一送,模仿著拉鋸姿勢唱的是:「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也要去……」非常親切。下雨後,潮溼的地方會出現很多蝸牛,孩子們有的蹲著看、有的拿草棍兒撥弄,有的把蝸牛託在手裡,邊玩邊唱:「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後出頭喲哎,你爹你媽給你買了燒羊肉喲哎,你不吃不喝,全讓老貓給叼走了喲哎。」這流傳久遠的童謠,至今仍有孩子在唱。
繞口令式童謠更富有情趣,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仙女來摘果,七隻籃子手中提。七種果子擺七樣: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慄子、梨。」既練了數數,又訓練了兒童發音。「小耗子,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裡咕嚕滾下來。」「小板凳四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給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沒擱油,我給奶奶磕仨頭。」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生動形象。
遊戲童謠更是鮮活,比如跳猴皮筋的童謠:「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到九八九九一百一。跳皮筋的過程是由兩個人抻著皮筋,一個人跳,一關一關過,一共九關。第一關皮筋套在腿肚上,一關要比一關高,直到最後一關,皮筋要舉過頭頂。這是女孩子普遍愛玩兒的遊戲,手腳配合,一邊唱,一邊跳,載歌載舞,非常活潑。
顛倒歌謠別有意趣,其特點是運用「故錯」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說。比如:「吃牛奶,喝麵包,夾著火車上皮包。出門碰見人咬狗,拿起狗來砍磚頭,又怕磚頭咬了手。」這首童謠幽默詼諧,在男孩子中間流傳較廣。
上世紀50年代初,曾流行的一首貨郎童謠也很有意思:「搖鈴的,你別搖,人家的孩子剛睡著。買你的針兒,買你的線兒,買你的頭繩兒扎小辮兒!」歌中所說的「搖鈴的」,就是指過去北京城裡走街串巷叫賣針頭線腦兒的貨郎。孩子們一看到,就會圍著貨郎唱這首童謠。貨郎不急不惱,微笑著收起銅鈴,因為孩子們一唱反倒給他招攬了生意。
連珠體童謠是一種傳統形式,比如這首:「誰跟我玩兒,打火鐮兒。火鐮花兒,賣甜瓜。甜瓜苦,賣豆腐。豆腐爛,攤雞蛋。雞蛋雞蛋磕磕,裡邊坐個哥哥。哥哥出來買菜,裡邊坐個奶奶。奶奶出來燒香,裡邊坐個姑娘。姑娘出來點燈,燒了鼻子眼睛。」這首童謠將前句的結尾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逐句相連,獨具特色,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十分有益。
過年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情,有首童謠,每年春節前伴隨孩子們稚嫩的童音,清脆地迴響在千家萬戶四九城:「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形象生動地概括了人們過大年的傳統習俗,在京城更是廣泛流傳,家喻戶曉。
作為民間文學的組成部分,老北京童謠不但積澱了優秀的民族文化,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長久以來口耳相傳,其形式簡短、語言生動、富有童趣、朗朗上口。如果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這些老北京童謠有些內容可能已顯得陳舊過時,但是它真實記錄了那個年代的歷史風貌,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呈現出老北京民間文學的獨有魅力。(源:北京日報,作者:錢安明)
附:老北京童謠五十首
一、小耗子
小耗子,上缸沿;拿小瓢,舀白面;
烙白餅,卷瓜菜;不吃不吃吃兩筷。
二、小老鼠
小老鼠吱吱叫,穿著灰色衣裳,別的地方不藏,偏偏躲在小貓旁。小貓回來碰正著,小老鼠滿身傷,小貓哈哈笑,這餐又可吃飽飽。
三、老鼠嗅著油豆香
油一缸,豆一筐,老鼠嗅著油豆香。
爬上缸,跳進筐,偷油偷豆兩頭忙;
又高興,又慌張,腳一滑,身一晃,
「撲通」一聲跌進缸。
四、小耗子兒,上燈臺
小耗子兒,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吱兒吱兒」叫奶奶;奶奶不肯來,嘰裡咕嚕滾下來。
五、一個蛤蟆四條腿兒
一個蛤蟆四條腿兒,兩隻眼睛,一張嘴。
兩個蛤蟆八條腿兒,四隻眼睛,兩張嘴。
一個蛤蟆十二條腿兒,六隻眼睛,三張嘴。
一個蛤蟆十六條腿兒,八隻眼睛,四張嘴。
……
六、小白兔兒白又白
小白兔兒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七、水牛兒
水牛兒(即蝸牛),水牛兒,先出犄角後出頭,
你爹你媽,給你買了煎餅果子燒羊肉嘞哎……
八、耗子長了一身毛
同來看,同來看,黑雞下了個白雞蛋。
同來瞧,同來瞧,耗子長了一身毛。
九、小小子兒坐門墩兒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著喊著要媳婦兒。
要媳婦兒幹嘛呀?
點燈,說話,吹燈,作伴,
明兒早兒上起來梳小辮兒!
十、拉大鋸,扯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上唱大戲。
接閨女,叫女婿,就是不要小妞去。
小妞跟著跑,當道拾了個花子襖。
扔了吧,可惜了,穿上吧,蝨子咬。
撕啦撕啦作棉襖。
十一、板凳板凳四條腿
板凳板凳四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給奶奶下掛麵,
奶奶嫌我下得稠,我給奶奶澆香油,
奶奶嫌我澆得多,我給奶奶蒸窩窩,
奶奶嫌我蒸得大,我給奶奶說好話。
十二、碑兒頭窩窩眼
碑兒頭,窩窩眼兒, 吃飯挑大碗兒。
十三、新年來到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兒要頂新氈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十四、臘八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十五
逗……逗……乞逗乞逗強;
年糕蘸白糖,棗兒慄子大海棠。
十六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
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
十七
月亮月亮照東窗,張家姑娘好嫁妝,
金皮櫃,銀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
錠兒粉,棒兒香,棉花胭脂二百張……
十八
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門子給我捎個信兒。搭大棚,帖喜字兒。
牛角燈,二十對兒,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拉翅兒。
八團褂子大開禊兒,四輪馬車雙馬對兒……
十九
大銅子兒,沒有眼兒,
如今時興洋菸捲兒;洋菸捲兒,真叫香,
如今時興機關槍;機關槍,打得遠,
如今時興千裡眼;千裡眼,照得明,
如今時興大飛艇;(「艇」讀ting亭)大飛艇,飛得高,
如今時興大片兒刀;大片兒刀,真叫快,
如今時興武裝帶;武裝帶,真有準兒,一心要打小日本兒!
二十、頭字謠
一老頭,剃光頭,戴帽頭,穿靴頭,
背著筐頭到地頭,從東頭,到西頭,
掄鎬頭,拾楂頭,背回家燒炕頭,
搬坯頭,壘牆頭,隔牆頭,扔磚頭,
砸了老婆子的腳趾頭。
二十一
小兩口打架,
小板凳,一仄歪,
小兩口打架要分開。
下關東,到口外,
撅搭撅搭又回來。
二十二
羊巴巴,
羊巴巴蛋腳上搓,
你是弟弟我是哥,
打瓶酒,咱倆喝,
喝醉了,打老婆,
打死老婆怎麼過?
有錢的再娶個,
沒錢的背起鼓子唱秧歌。
二十三、小三兒
小三兒,小三兒,上樹尖,
樹尖有火炭,
燙著小三屁股蛋。
二十四、小貓
小貓,小貓,上樹摘桃。
聽見狗咬,下來就跑。
丟了花鞋,回來再找。
二十五、摟豆葉
摟,摟,摟豆葉,
一摟摟了個大甜瓜,
回到家裡哄娃娃,
爹一口,娘一口,
咬了孩子的手指頭。
「娃娃你別哭,
打你爹的下巴骨」
二十六、蛤蟆弔孝
小老鼠兒,爬谷穗,
掉下來,沒有氣兒,
大老鼠哭,小老鼠叫,
一對蛤蟆來弔孝,
給它孝帽它不要,
蹦搭蹦搭又走了。
二十七、小麻喳,尾巴長
小麻喳,尾巴長,
娶了媳婦不要娘,
把娘背到山窩裡,
把媳婦背到炕角上,
烙油饃,炒雞蛋,
媳婦媳婦你先嘗,
我去後地背咱娘,
咱娘變了個屎殼郎,
老鴰啄她邦邦響。
二十八、牆頭草
牆頭草,
風兒一來兩邊倒,
扶得東來西又倒,
扶得西來東又倒,
狗不吃,貓不咬,
枯了不能當柴燒。
二十九、放羊
馬蘭花,開山旁,
我幫爺爺放綿羊,
馬蘭花,花瓣長,
我採馬蘭餵小羊,
馬蘭甜,馬蘭香,
小羊吃了不找娘,
馬蘭綠,馬蘭黃,
秋天小羊變大羊。
三十、懶二嫂
饞嘴貓,懶二嫂,
日出三竿還睡覺,
聽見門外賣金棗,
起來抓個爛棉襖,
頭不梳,臉不洗,
提著褲子往外跑,
要去換吃大金棗,
絆住門檻摔一跤,
嗑破了鼻子摔傷了腰,
「哎喲媽呀」連聲叫,
爬起來還去換金棗,
換了金棗吃個飽,
金棗好,好金棗,
再不得穿那爛棉襖。
三十一、二姑娘
你怎麼不梳頭?沒有桂花油。
你怎麼不洗臉?沒有胰子鹼。
你怎麼不吃飯?沒有同桌伴。
你怎麼不點燈?外面颳大風。
你怎麼不關門?外面還有一個人。
三十二、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邊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十三、長豆角
長豆角,兩頭尖,
王老三,眼睛紅,
娶個媳婦本姓佟,
佟老妞,長的浪,
花紅手巾圍腰上,
大坎肩,繡鑲邊,
等子荷包張子煙,
吃一口,冒青煙。
三十四、芝麻杆兒
芝麻杆兒,頂花碗兒,花碗破,狗拉磨,雞打水,貓燒鍋,兔子上前捏窩窩,乒一個,乓一個,一捏捏了一笸籮。
三十五、關東城
關東城,八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十七八的閨女叼著大菸袋,公公穿著兒媳婦的鞋,睡起覺來頭朝外,草苫房,籬笆寨,煙囪安在牆兒外,養個孩子吊起來。
三十六、小白菜
小白菜呀,地裡黃呀,三歲兩歲沒有娘呀,跟著爹爹還好過呀,就怕爹爹娶後娘啊。
娶了後娘三年整,有了個弟弟比我強啊,他穿新來,我穿舊呀,他吃麵來,我喝湯呀,拿起筷子想起娘啊,端起碗來淚汪汪啊,爹爹問我哭什麼,我說碗底燙得慌。
河裡開花,河裡落呀,誰想親娘誰知道,白天聽見蟈蟈叫,黑夜聽見山水流,有心跟著山水走,又怕山水不回頭。
三十七、跟我學(讀xiao2),
長白毛; 白毛老,
吃青草; 青草青,
長大丁; 大丁大,
穿白褂; 白褂白,
死了沒人埋。
三十八
大拇哥,二拇弟,鐘鼓樓,護國寺,小妞妞,一齣戲。
三十九
一顆星,葛倫登,兩顆星,嫁油瓶,油瓶漏,好炒豆,豆花香,嫁辣醬,辣醬辣,嫁水獺,水獺尾巴烏……
四十
火車一拉笛兒,粥廠就開門兒。小孩給一點兒,老太太給粥皮兒;擦胭脂抹粉兒的,給一盆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