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音質27% 索泰A75也用獨立功放
2023-11-30 22:25:32 1
泡泡網主板頻道12月27日 當代電子樂興起之時,曾有一段時間,業界內部就合成與數字的優劣高下爭執不休。有人迷戀techno因模糊性之不可捉摸而產生的流變迷幻,有人力挺digital由準確性之無法遊移而帶來的冰冷銷魂。兩派各有一批死忠擁躉,不過對於大多數樂迷而言,這兩者的好與壞實在是個偽命題。在我而言,Carl Cox和Paul van Dyk的區別真有那麼本質麼?答案肯定為否,因為兩者之間的界線其實是非常不清晰的,最終我們口中說出的那個好惡其實只取決於審美經驗。
即便在數位訊號大行其道的今天,還沒有哪家做音頻的敢宣布放棄模擬輸出方案。
●推得響不等於推得好
「推得響不等於推得好」,這句HIFI資深玩家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讓小白們著實摸不著頭腦。說到底,喇叭還不就是電流與磁鐵纏綿的事?哪有什麼好壞之分?
要詳細闡明這個問題,那可是一個大工程。這裡只打個簡單的比方來簡單說明一下:一枚普通的電燈泡額定電壓是220V,但可能因為線路老化,導致電壓不穩只有180V,那麼能不能將燈泡點亮?結果多半是可以的。但亮度就會有損失,或者忽明忽暗不太穩定。
同樣的道理,音效卡將信號輸出到音箱或耳機,假如器材靈敏度足夠高,那麼即便輸出功率不是很夠,聲音也可以很響,但卻無法避免可能出現的失真。也就是老鳥們常說的「播放器無法餵飽音箱」的情況。而器材的功率在音量一定的情況下,也並非衡定不變的,會隨著音樂的起伏而波動,比如低音峰值功率會遠大於正常播放功率。因此,在播放一些大動態的音樂時輸出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直接表現為低音沉悶,中音不夠細細膩,層次感不強,高音不夠通透,說到底都是音質受損。
●誤區:集成音效卡不等於低劣音質
HD Audio,即High Definition Audio,是Intel與全球其他80多家企業於2004年共同制定的一項音頻標準。將音頻處理規格提高到了32bit/192kHz。這包含兩個概念,前者是採樣精度,位數越多,可供聲音描述的數據量就越豐富;後者則代表採樣的頻率,頻率越高、間隔時間就越短,所獲得的聲音就越細膩流暢。在實際輸出時,HD Audio也能夠達到24bit/192kHz,這樣的水平,已不遜色於低端獨立音效卡。
但很多主板的板載音效卡,因為主板布線面積和市場定位的關係,輸出電路都比較簡化。這對模擬信號的影響尤為明顯。這也給用戶板載音效卡等同於音質低劣的印像。
ALC892晶片,信噪比97DB,性能已經相當不錯,高過很多低端獨立音效卡。
ALC889晶片,只在一些高端主板中出現,信噪比更是高達108DB,在玩家中有相當不錯的口碑。
索泰A75皇冠版搭配的SAS(Super Amp Speaker)獨立功放晶片。以往只有在優異主板或一些格外強調音頻的主板上才能看到獨立功放的身影,而此次索泰將功放芯搭配到中低端主板平臺上,實屬難得。
UA2203ASUD屬於IC功放,可以直接放大DAC信號,併集成降噪電路,使輸出更為純淨,本底噪音更低。為充份發揮晶片和音頻設備的潛能掃除障礙。主板搭配兩枚IC功放,一枚負責板載音頻輸出,另一枚則負責前置音頻輸出。
在周邊電路方面,模擬電路的處理對研發絕對是個考驗。比如,並行線的布線容易使得串擾嚴重,濾波太弱會導致本底噪音過大。而濾波太強,又容易把細節抹掉,使得聲音平淡。索泰A75使用定製電容對耦合和退耦能力都作了強化,並使用LM78L05三端穩壓器提供高電流輸入品質,改良音頻性能。
ASUS M4A78接直在主板上提供一個外接電源接口,為板載音效卡供電。用來確保足夠的輸出功率。
●主觀測試
對於音頻的測試,本就很主觀。考慮到一般很少人會真正拿HIFI或監聽耳機在普通PC的板載音效卡上使用,因此測試使用MX90和PX80兩款比較主流的耳機。
PX80 32歐的阻抗屬於比較好推的耳機,是筆者日常工作使用的耳機。接到索泰A75主板上時,最為主觀的感受就是聲音大了絕對不止一個級別。在系統中將聲音調到最大,耳機基本可以當音箱用(當然,筆者不推薦這種用法,因為耳機長期過載會縮短耳機壽命,甚至造成損壞)。音質方面,中、高音的變化不是很明顯,但低音下潛深度明顯有所提升了。
接下來是CX90。CX90阻抗64歐,不算是好推的耳機,曾經讓很多MP3播放器望而卻步。在筆者的ipod上感覺比較悶,打不開,甚至不及原來用的MX500。將MX90插在索泰A75上,效果改變非常明顯,感覺聲音開闊了很多,低音下潛深度有明顯提升,但量不是很大,人聲和細節表現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看來對於大阻抗耳機而言,功放是必不可少的。
●總結
索泰A75定位中低端市場。雖然沒有華麗麗的各項認證,也沒有使用逆天的科技手段,但一些小細節仍能看出對產品的用心,改善用戶體驗,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