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懂禮儀三分鐘演講稿
2023-12-07 06:20:01 1
旭日東升行大道,丹桂飄香傳美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講文明懂禮儀三分鐘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1】講文明懂禮儀三分鐘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四年1班李靜怡,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講文明、懂禮儀」教育活動,標誌著我們學校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為此,我演講主題是《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少先隊員》。
講文明,懂禮儀是我國古代的優良傳統。它可以讓別人知道自己的作風是好是壞,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否文明,讓別人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新的一年、新學期,再過幾個月,我們將要迎來建黨90周年,同學們,少先隊友們,此時此刻,我想問大家: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少先隊員,你將如何展現我們的風採?如何讓我們的學校形象更美好?如何讓遠方的客人感受到我們唐厝學校的新面貌?
是啊!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看,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古人說,於細微之處觀察人。當我走在上學馬路上,看到我們同學輕聲問候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當我踏入校園,看到我們的同學向老師問候的時候,我看到了文明……我們每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外表的美和醜,但我們能選擇文明!同學們,我們期待著文明之花開遍我們唐厝校園,開遍我們的第二故鄉---晉江!
一花獨秀不是春,光靠少數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展現少先隊員的新風採,做好唐厝小學東道主,塑造出新時期少先隊員的形象!在這裡,我以少先隊員的名義呼籲:行動起來,少先隊員們!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乘車時做到先下後上,主動讓座。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當一名合格的學生,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少先隊員,為即將到來的黨的生日獻上一份厚禮!
最後,祝願我們每個同學都能成為文明禮儀的忠實踐行者和傳播者!祝願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快樂的校園、文明的校園、和諧的校園、愛心永駐的校園!
謝謝大家!
【2】講文明懂禮儀三分鐘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懂禮貌、爭當文明中學生》。
金風送爽,桂子飄香,我們迎來了新學年、新學期,我們更迎來了祖國母親的生日,同學們,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日子裡,我想問大家:作為一個新世紀的中學生,你將如何展現我們的風採?如何讓我們的學校的形象更加美好?如何讓遠方的客人感受到我們黃山二中的新面貌?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代代傳承了許許多多的傳統和美德。從孔融讓梨、到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叔叔到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獨臂大哥哥劉偉……,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是我們每一位中學生應該學習的楷模!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中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世界的未來,我們必須做一名文明的中學生!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中學生呢?
首先,在學校裡,文明就是要勤奮刻苦地學習,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文明是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文明是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上下樓梯靠右行;文明是衣著整潔得體,不穿奇裝異服,生活節儉,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珍惜校園保潔阿姨的勞動成果;文明是同學們在食堂就餐要有序排隊,飯菜要珍惜,以珍惜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文明是愛護學校公物,不到處亂寫亂畫;文明還是我們同學交往時的和睦相處,友好合作,不欺負弱小同學,不打架不撒謊。同學之間要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其次,我們中學生在家裡,要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裡來了客人,要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
第三,我們中學生在校外,要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亂扔垃圾,要自覺保護環境,愛護水源,注意自覺樹立防火防騙防溺水意識。要尊老愛幼,幫助弱小,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旭日東升行大道,丹桂飄香傳美德。在這裡,我想和大家一起宣誓: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同學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今天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講衛生、懂禮貌、守紀律、愛學習的文明中學生,為構建和諧、文明的黃山二中而一起努力吧!
【3】講文明懂禮儀三分鐘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講文明,樹新風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導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遊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裡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遊客說:「野外應該是一片淨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麼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並非第一次: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人乃至數十人,為我們的環境保護充當「義工」。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我們是新一代的接班人,讓我們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塗亂畫;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