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禹州徵文推薦
2023-12-04 15:07:41 1
禹州,這座有著五千年歷史的被稱作是華夏第一故都的城市、河南省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縣級城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美禹州徵文【篇一】
禹州的來源與一個人有著莫大的關係——大禹,這個中國歷史上向自然宣戰並取得輝煌成就的第一人和他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決定了禹州千古帝都、華夏第一故都的歷史地位。
大禹究竟為何許人也?
據《史記·夏本紀第二》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gun滾),鯀之父曰帝顓頊(zhuanxu),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另《世本·帝系》曰:「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高密,是為禹。」這麼說來,大禹是軒轅黃帝的玄孫。
禹接受舜的委派治理黃河,居外十三年,終於使洪水東注,治水成功,被封於夏(今禹州市),史稱「夏禹國」。禹被稱為「夏伯」,即分封方國國君,並「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替舜攝政,長達十六年。《史記》另載:「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陽城即為陽翟,也就是現在的禹州。
據史載,癸西四十八載(約公元前2208年),舜崩於蒼梧(今源南寧遠縣),天下諸侯不服舜之子而擁戴禹。於是,禹在夏邑(今禹州市)即天子位,並用自己的封號「夏」為天下之號,稱「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中原地區諸夏民族為主體,容納吸收周邊夷夏各部族共同創立的多民族統一的大國。它「鹹有九州」,「協和萬邦」,是我國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的第一朝代,被稱為「華夏第一國」。禹死後,其子啟守孝三年之後即位被稱為夏後帝啟,仍然建都禹州,約公元前2198年,禹巡狩江南,死於會稽,就地埋葬。其子夏啟「大饗諸侯於鈞臺」,四方諸侯都擁護夏啟繼禹之位,是所謂「父傳子,家天下」的開始。自此後,夏朝又傳十一主,至夏桀,共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累計維繫了471年。其都城皆為禹州。
從上述史料而言,禹州應當之無愧於「天下第一帝都」之稱,是華夏民族之根!
大美禹州徵文【篇二】
家鄉是溫暖的港灣,又是一個令人眷戀的字眼。在遊子的心裡它是一份濃濃的鄉愁;在孩子的心裡它是童年的記憶;在老人的心裡它是永遠的根。我們雖不曾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苦難,不曾看見過家鄉昨日的滄桑,但我們卻親眼看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之快令人驚嘆,原來路又窄灰又多,現在是路又寬樹又綠,原來路上都是騎自行車的,現在小轎車越來越多,原來休息日無處可去,現在公園綠地處處都是,還有體育館、博物館。三十年的變化使萊州從一顆花種長成了一朵美麗的鮮花。我相信,再過幾年,我們的家鄉一定會有更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這兒的房屋是那樣的殘殘舊舊,又低又矮,房頂是用乾草做成的,一下雨,那乾草又不結實,水就從乾草裡往下滴,令人煩心。
這房子也發生了變化,低矮潮溼的磚瓦房被拆除了,蓋上了幢幢的樓房大道,那樓房不像從前那樣只用磚瓦做成,只有一層樓,現在已經改用鋼、水泥、瓷片……又有七八層樓那麼高,還有樓臺花園呢。周圍都種上了一些花草樹木,說是淨化空氣。家家戶戶都裝上窗,讓人們看到外面的世界。一年四季,花草樹木給房子帶來了美。
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磚一瓦,都讓我感到十分親切。撫今追昔,頓時心潮澎湃,思緒帶領著我不自覺地去
大美禹州徵文【篇三】
我的家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裡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有金黃的沙灘和無邊無際的大海,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每年的夏天都有很多人到那裡度假。
咱們先說說沙灘吧,沙灘上有小螃蟹、有貝殼,還有小沙馬,最有趣的要算小沙馬了,它們在沙灘上遊玩,如果有人走過來,它就迅速鑽進小洞裡,人一走開,它就又鑽出來,就像在跟你玩捉迷藏一樣。我曾經挖過它的洞,想把它捉一隻來玩,可那個洞挖著挖著就不知道去哪兒了。爸爸告訴我,通常沙馬的洞是從沙灘的這裡進去,它的另一端又從別的地方出去了,所以很難捉到它。沙灘上除了這些有趣的小沙馬,還插著許許多多的雨傘,是供人們乘涼的,遠遠看去,這些雨傘(元旦見聞)就像一朵朵蘑菇,又像一朵朵鮮花盛開在沙灘上。
再來看看海水,它就像一塊天然的的綠寶石,是那麼清,那麼綠。夏天的時候,她張開她的懷抱,歡迎人們的到來。
我愛我的家鄉,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禹州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