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紅色足跡徵文推薦
2023-12-04 09:53:26 2
觸摸歷史的脈搏,傳承英雄的精神,讓往日的抗戰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尋前輩的足跡,聆聽不朽的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尋訪紅色足跡,向歷史、向中國、向革命勇士致敬!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欣賞與借鑑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尋訪紅色足跡徵文【篇一】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被譽為「革命聖地」的延安。在這裡,我們一起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它是全國最早成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管理革命遺址100多處,收藏、保護中共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13年期間3萬餘件(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物和資料。
走進陳列大廳,我看到「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鬥爭簡史」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陳列手法,以800多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展品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
整個展館分為紅軍長徵的落腳點、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新民主主義的模範試驗區、延安精神的發祥地、毛澤東思想在全黨指導地位的確立、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等六個單元,突破了傳統的以領袖為中心的展出模式,將八路軍戰士、邊區老百姓、軍民大生產、青年愛國知識分子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遠萬裡來延安參加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等與領袖們的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為表現毛澤東思想,展館特意設計了一座著作牆。著作牆將各個時期國內外不同版本的毛澤東著作收集起來,同時結合其他部分黨的重要領導人的著作,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毛澤東思想在延安時期從發展到成熟以及確立為全黨指導思想的全過程,共收集了300多本毛澤東著作,其中新中國成立前的3本彌足珍貴,還有毛主席的手稿《改造我們的學習》複製件以及外文出版物。
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為生動的教材,是中國20世紀一個輝煌的聚光點。1996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通過這次參觀,加深了我對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種延安精神。這種精神包涵了艱苦奮鬥、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始終追求和堅持的。在以後的學習中,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像先烈們那樣,發揚艱苦奮鬥、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精神。
尋訪紅色足跡徵文【篇二】
年幼時,父親常教導我:「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心身事莫為。」那時我還不理解這句話的真正要義。此次,我有幸參加了「紅色追尋」採訪活動,在車流如織的蔡鍔北路邊一個小小弄堂裡,找到了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這裡曾是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辦公地。在舊址陳列館裡,一副字跡雋永的對聯使我倍感親切:「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心身事莫為。」
隨行採訪的文史專家介紹,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途經湘潭,在一家油鹽店住宿了一晚。當時店裡幾位青年店員圍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講革命道理。徐老從國家大事談到社會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題詞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諾為他們題寫了這副對聯。
此聯,語重心長。上聯中的「家國」,應該是指齊家治國。一個人應該先修身,爾後才有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無益身心事莫為」,告誡我們,對身心健康沒有益處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溫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萬千。作為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我們,應該常讀一些利於家國的好書,這對個人修身,陶冶情操,樹立崇高理想,服務於國家的建設是大有裨益的。
尋訪紅色足跡徵文【篇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經偉大的抗戰足跡呢?
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走過,你會看到歷史的凝重,你會發現野蠻的殘忍,你會領悟南京的傷痕。也許你沒經歷過,但歷史牢牢為你記著,那場滿城風雨的大屠殺。
這是一座類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築,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爛的婦女抱著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長嘯,像在抗議命運的不公。幾個黑字重重地寫在灰色的大理石牆壁上:遇難同胞300000。數字大得讓人震驚,標的很粗,但是感覺卻會萬分清晰,誰會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著多少悽慘無辜的靈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牆壁上,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受傷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凌辱的女孩子們,被捆綁著的人們,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嬰兒,還有燃燒著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從照片中走出來。他們的檔案,嚴嚴實實鋪滿館內的牆壁,擰巴在一起。
滴答,這館裡鐘聲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漸漸地看見了三個大字「十二秒」,便走了進去。黑暗的房間裡牆上也後很多很小的照片,散發著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釋後才明白——牆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難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個照片就將在牆上落下,並發出像水滴落下的聲音,這樣就代表這個人從此結束了寶貴的生命。因為——據統計,那麼,日軍每隔十二秒就會殺死一個人。這是太殘忍了!它們仿佛像一把刀從我的心頭划過,把我的心劃痛。我又走向了「萬人坑遺址」,這裡面顯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屍體,慘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師曾經當過兵,雖然還沒真正上過戰場,戰爭就結束了,但是,他說,那些被戰爭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戰友永遠深深刻在他的腦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觸摸歷史的脈搏,傳承英雄的精神,讓往日的抗戰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尋前輩的足跡,聆聽不朽的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尋訪紅色足跡,向歷史、向中國、向革命勇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