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

2023-12-04 03:01:01 2

  孫教授說要想搞清楚「地仙村古墓」究竟有什麼秘密,必須先知道「觀山太保」的來歷,這夥「觀山盜墓」之徒,與傳下「燒餅歌」的明代奇人劉伯溫淵源極深。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為了反抗元朝暴政,各地農民起義蜂起,俗話說「亂世必出奇人」,此言實在不虛。

  當時,朱洪武龍興「大明」,將胡人逐回漠北,一日在金鑾殿上以燒餅為「象」,請劉伯溫推算今後天下興廢之事,但天機難言,於是劉伯溫當即做「燒餅歌」,據卦撰詞,將明代以後的興亡成敗之數,都藏於這首歌訣之中。

  這是民間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不入正史,實際上劉伯溫確實曾為朱元璋演卦推算,但事情並非如同那些野史傳說一般。

  在朱元璋還未「面南背北」之時,劉伯溫就覺得此主是「真龍天子」,將來必有「九五之尊」,於是投到他的帳下效力,由於劉基劉伯溫談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問之,劉伯溫一向對答如流,屢獻良謀奇策。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與元兵交戰,軍中糧草接濟不上,陷入苦戰,恰好劉伯溫求見,便以僅有的幾個燒餅款待,隨後二人說起當前局勢。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眼下我軍雖然處境艱難,只因天時未到,等時機來臨,我主必定能成就一方大業。

  朱元璋隱隱聽出劉伯溫的話裡有話,似乎在暗示自己將來能當「皇上」,再加追問,果然如此,便說:「當年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親自在河邊連拽了姜子牙八百單八步。結果周王朝一脈,得享了八百單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軍師所言,我朱元璋這輩子能有開國定基的福分,不敢奢求江山永葆萬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聖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國運就很知足了。」說罷,便請劉伯溫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龍興的氣運能有多少年。

  劉伯溫見帳中正好有幾個燒餅,於是當即以此為「機數」,佔驗得出「卦象。但最後所獲的結果,卻遮遮掩掩地不肯對朱元璋明說。

  朱元璋說世間地得失成敗,都是天意,但講無妨,沒什麼可忌諱的。劉伯溫這才說按此卦象來看,胡人雖將敗亡,但北龍氣數不衰,將來這錦繡河山,還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國運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聞言大驚。他倒不是為國運長短擔心,擔心什麼呢?主要是這些年南徵北戰,曾經見過許多被盜毀的荒墳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諸帝的陵寢附近,如今只剩下幾個巨大的土坑,裡面雜草叢生,多有狐鬼出沒。

  在元滅南宋之後,這些帝陵都被胡人盜空了,南宋皇帝的屍體也慘遭蹂躪,都被與牛馬豬狗的骨頭混在一處,給埋在了「鎮南塔」下,看宋陵遺址,當真是「田豎鞭骷髏,牧童掃精靈;如今荒涼虛無地,昔日君王埋魂處」,其景象之悽慘,足令見者嗟嘆,聞者傷懷。

  朱元璋說,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幾百年後還能佔據天下,我即便真當了「皇帝也高興不起來,怎麼呢?這世上沒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真能將胡虜逐回漠北,光復漢家河山,建立這等功業自是快事,可世上從沒有不死仙藥,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終,「真命天子」恐怕也難逃馭龍歸天地一日。

  天子死後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麼下場?還不都被胡人所平,我當了皇上,在位的時候有「文臣武將」保駕,死後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區布置了大軍守陵,卻早晚要有一日過破山河碎,改朝換代多是天道循環的定數,計較不得,這最要命的是將來要亡在胡人手中,咱們現在蕩平胡虜,其輩子孫一旦得勢,必要大肆報復今日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孫入藏在皇陵……還不是都得被奸賊們一發掘出來鞭屍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陵寢的荒廢景象,再想想自己將來的下場,不免心生寒意,即便當著「皇帝」又有什麼滋味?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精通南龍風水,就問他世上有沒有什麼辦法,使「皇陵」永遠不會被胡人盜毀?

  劉伯溫說您想的太長遠了,現在要琢磨的是怎麼奪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業已定之時再籌劃不遲,此事儘管放心,到時候肯定給主公想個安穩的法子。

  由於當時大戰在即,這件事說完就完了,談論幾句之後,也就這麼過去了,以後南徵北戰始終都沒機會再提過,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開過太祖的身份坐了龍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當了皇上先不幹別的,立刻就要著手籌備自己的皇陵,從選取龍脈,到陵墓規模布局,一絲半毫也馬虎不得,都是國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來劉伯溫,說起以前的那件事來,這建造皇陵的責任,必須得由劉伯溫來策劃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絕不能讓胡人盜發。

  劉伯溫當年許了個空頭願,事到臨頭也是覺得心裡沒根,忽然雙眉一皺,計上心來,先請皇上寬容十天,十天之後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著性子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後,劉伯溫上殿來,行了君臣之禮,便取出一幅圖畫來:「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從此圖中來不可。」

  洪武皇帝還以為是貨真價實的「風水陵譜」,當即龍顏大悅,趕緊叫內侍取到駕錢御覽,誰知展卷翻閱一番,竟是大為詫異,皇上根本看不懂這張畫什麼意思,就開金口動玉言問道:「劉愛卿,你這圖中所畫……卻是些什麼名堂?」

  劉伯溫奏道:「陛下容稟,修造皇室陵寢非同小可,臣才疏學淺,恐有負聖望,其中若有些許差錯,實死萬死莫贖。

  隨後,劉伯溫為洪武皇帝保舉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懷異術,通天曉地,足可擔當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隱逸之輩,恐其找接口推諉,故獻畫一卷,等將他招致宮中,先明示其意,然後不論他答應不答應,只要把這軸圖畫給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諉。

  洪武皇帝將信將疑,就立刻遣人將劉伯溫保舉的「高人」請來,此人姓名是「封王禮」,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燒煉鉛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鬥的勾當,專門喜歡搜尋些「丹砂異書」之類的古物。

  封王禮被招致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讓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是極容易掉腦袋的事情,他哪肯答應,忙謊稱自己不懂「葬制」和「尋龍」之道,想要推託掉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劉伯溫所料,就讓人把那捲圖畫取出來,給封王禮當面觀看,封王禮看了圖中所繪,當時就驚得魂不附體,跪倒駕前,連稱:「皇上恕罪,草民實該萬死。」

  原來劉伯溫這幅畫,畫中所繪是一派險峻的懸崖絕壁,壁上掛棺而懸,藏了許多「懸棺」,畫中有幾個盜墓賊,其中一個賊人,抱著松皮粗鱗的棺材蓋子正在用力挪動,顯然是感剛揭開棺蓋,另有一賊攀在絕險的陡壁上,拿繩索套在棺中古屍頸中,把棺中老者的屍體拽的坐了起來,還有兩個盜墓賊蹲在棺材旁邊,從棺中抱出一塊塊「骨甲」,那骨甲上滿是「星圖」和「蝸蟲古篆」。

  畫幅旁邊注著一行字「觀山盜骨圖」,封王禮看此圖看得心驚肉跳,原來畫中所繪的盜墓場面,正是其先祖所為。

  「封氏」為地方上極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峽。那峽中地形險惡剝斷,藏有無數「懸棺」,封氏先人就曾經在「棺材峽」中盜取過許多「天書異器」,藉此發跡,習得了許多失傳已久得巫術,進而痴迷「爐火之術」。

  到了元末明初,傳到封王禮這輩,自稱「棺山太保」,仗著精通「棺山指謎術」,在各地秘密發掘古冢山陵,實際上封家有的是錢,其輩盜墓的動機,主要是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見了「觀山盜骨圖」,還一位是自家的秘行敗露了,驚動了天子,肯定逃不開滅門之禍,而且這件事從無外人知道,這說明皇上身邊有「高人」,對「棺山盜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時也只好硬著頭皮,按照洪武皇帝地要求設計皇陵。

  劉伯溫當時在朝中早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脫不開身,想起世上還有這麼一夥「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譜和遁甲之術,就把這件「皇差」推到了他們頭上,他還算留些情面,只把畫卷稱做是「觀山盜骨」,並未名言實際上是「棺山盜墓」。

  封氏專攻奇門異術,行事手段常人難料,而且從骨甲中掌握了許多風水秘術,對鈴木結構和選址都有獨到之處,使洪武皇帝十分滿意,御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以後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

  洪武皇帝出身社會底層,所以對民間風物多有了解,他又問封王禮,即便皇陵得以不遭胡人盜毀,卻未必是萬全無憂了,因為咱們漢人也不是吃素的,聽說自古依賴世上便有「發丘摸金」之事,這些人要是打起大明皇陵的主意來卻又如之奈何?

  封王禮說臣一位民間倒鬥之輩,真有手段能盜發帝陵的並非只有「發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嶺」,「搬山道人」擅長生克制化之術,行蹤隱秘難尋,許多年來都很少與外人相通,但他們所作的只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搬山道人就絕不會打盜發皇陵的主意,倒是不足為慮,而卸嶺群盜多為「響馬賊」,其輩忽聚忽散,專一的要挖山陵巨冢,最難防範,又常有謀反之意,只有派大隊官員加以剿滅,徹底斬草除根,使這個山頭的香火斷絕才是上策。

  另外還有「發丘摸金」之徒,實為一脈,最為精通風水尋龍之道,摸金之首領為「發丘天官」,此賊攜後漢印符,上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尋龍倒鬥無所不為,但他們十分看重祖師爺傳下來的行規,沒有「發丘印」和「摸金符」,便不肯做「倒鬥」的勾當,所以想對付他們,應當先毀掉發丘摸金的「符印」信物,使摸金之術不復存在於世,便可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皇上見有這等妙策,當即龍顏喜動,隨後朱元璋就下了旨,歷大明朝,各地嚴查「倒鬥穴陵」之徒,不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的蹤跡散布天下,朝廷拿他們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直到「永樂」年間才找到機會把「發丘印」和七枚「摸金符」毀去,但世上仍是剩了三枚古符下落不明,「卸嶺響馬」也屢剿不止,不過這些舉措還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在明代中期,盜墓倒鬥的勾當確實一度銷聲匿跡。

  「觀山太保」得朝廷重用,跟隨皇室從南京到北京,始終都在禁中聽差,由於「皇陵」屬於高度機密,故此從不敢對外宣揚,直到「萬曆」年間,「觀山太保」的首領就是地仙封師古了。此人實有通天徹地之能,而且對風水星相之事更為著迷,他見祖上修造大明皇陵之時「百密一疏」,忽略了有對朱元璋的祖墳進行遷址,夜觀天相,看此地龍氣將絕,就上書朝廷遷動祖陵,但當朝皇帝昏庸,國中百事皆疏,並沒有理會封師古的進言。

同类文章

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

  此時進關聖廟時間已久,胖子和么妹兒這兩個心寬膽大的,又都疲乏了,早都依著殿中牆壁睡著了,只有我和Shinley楊還在聽孫九爺說話,他此言一出,我如同「渾身潑涼水、懷裡抱著冰」,看了一眼Shinley楊,她聽了孫教授最後這番話也是滿臉茫然。  這件事對我來說,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情

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

  我剛一進去就是一怔,在手電筒晃動的光束照射下,見到廳內擺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我心中納罕,房前屋後怎地會有如此多「奇形怪狀」的石獅子?突然間一道長長的閃電如矯龍驚空,剎時間照得廳內廳外雪也般亮,從窗戶和後門中,可以看到後院裡也堆滿了奇異的石獸。  我們借著電閃雷鳴之際,看到封家宅的孤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

  看罷宅內,一無所獲,只好到外邊再看,星雲土物億兆萬千,自然造化無奇不有,現在只看了陽宅格局又怎能猜得到,只好即刻動身去山上縱覽全盤,自然便見分曉。當下要求去高處觀望,馬宅後邊有片山坡,胡先生隨馬六河帶人上了山,登高俯瞰下來,只見好一片「山明水秀、龍飛鳳舞」的風水寶地。  據說過了這片山,

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

  封師古發現在烏羊王的黃金頭顱上,陰刻著一幅古老的風水地圖,另外從棺槨中盜發出的龜甲、玉璧、銅器等物,也都有著許多教人難以理解的神秘銘文。這些明器中,隱藏著棺材峽裡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在巫山棺材峽的地底,自古就有兩塊地中有山的風水寶穴。一處酷似頭顱,另一處則是個無蓋石棺的形狀,棺中有

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

  足底那無數的金絲雨燕,就好比是一團團黑色的棉絮,似有若無,周圍的亂流一陣緊似一陣,好象隨時都會將人卷上半空,身上衣服呼獵獵地作響,身臨其境才算知道,踏上這座仙橋,實際並非是踩著燕子過去,而是利用大群金絲雨燕堵住風眼的時機,憑藉燕子橋上空抽動的亂流半凌空地飛過去,腳下的雨燕僅僅只承受十之二

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

  我眼中幾乎噴出火來,哪還管成群的飛蝗已經近在咫尺,當時便想一鏟子拍到幫倒忙的孫九爺頭上。就在此時,忽然一陣空襲警報的刺耳之聲響徹峽谷,也許是這種聲音與山間地亂流產生了某種共鳴,當時竟然出現了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場面,天上地金絲雨燕似乎極怕這種動靜,呼地一瞬全部遠遠散開,已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響

第九章 空襲警報

  如此走了一段,終於走過了這片鋪滿蝸牛的通道,推開一道鐵門,裡面豁然開闊起來,頭頂有一道道山外的亮光漏下,雨已經停了,有一陣陣陰涼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眾人長出了一口氣。此處是備用通道盡頭的一片連接部,很快就可以抵達西側防空洞,這一大片區域貫穿整座山腹,以前礦井密布,如今內部都是鋼筋水泥。 

第十章 棺材峽

  我平生所見「森嚴險峻」之地,都比不上此處,即使在這「棺材峽」裡藏上十萬大軍,也絕對無跡可尋,如果「地仙古墓」造在其中,外人不知其中的底細和秘密,怕是連神仙都找它不到。  我對眾人說,要想在此地「搜山尋龍、分金定穴」,恐怕是難於上青天,還是要想辦法先找「百步鳥道」,如今看來,封團長留下的幾

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

  我本就懷疑孫教授身上有「屍氣」,聽Shirley楊如此說,急忙抓住他的肩膀,仔細看他的臉部,只見孫教授面頰上果然有數片淤青,但那絕不是由於碰撞導致的淤血發紫,而是暗帶著一層從皮膚裡滲出來的黑氣,是人死之後才會出現的「屍癍」。  孫教授也自吃驚不小,連忙推開我的手,問么妹兒要了隨身帶的小鏡

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

  孫教授在營火前一面整理今天收集到的資料,一面給我們斷斷續續出碑文上記載的傳說,烏羊王人櫈下的石柱,乃是當年治水所留,雕篆文刻極為細密,紋是「輕重雷紋」,篆是「蝸蟬古篆」,等閒之人根本看不懂這些如同天書般的奇形蝸篆,但孫教授浸淫此道數十載,傾注了無窮心血,造詣非凡,不是尋常的學者專家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