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小鳥》2天票房破億 遊戲IP給力
2023-12-05 03:48:18 2
3D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於5月20日在國內正式上映,首日就以32%的排片比斬獲近5300萬元的票房,遠超《瘋狂動物城》首日14.6%的排片量,上映兩天,票房破億元,截至昨日,票房已達1.33億元。
《憤怒的小鳥》票房大熱的背後,是無數願意為遊戲續作買單的玩家,而近年來由遊戲改編而成的電影,除了賣萌、賣情懷,還賣些什麼?
5月的電影市場隨著《美國隊長3》的熱度逐漸消退、《百鳥朝鳳》的鬧劇收尾之後,逐漸萎靡不振起來,而《憤怒的小鳥》帶著一群毛絨絨的大眼萌物給電影市場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甚至在格瓦拉坐擁高達8.8的評分。
儘管市場火爆,將遊戲改編成電影依然有很大難度,因為電影通常被定義為遊戲的「前傳」,要正確把握敘述的「度」才能既留住老玩家的視線又吸引新觀眾的目光。
通常來說,一部電影最受關注的自然是情節,通常被改編為電影的熱門遊戲IP,大部分都是角色扮演遊戲,將遊戲角色與玩家相融合從而產生共鳴和豐富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情才是促使玩家為遊戲續作買單的最大動力。而此次《憤怒的小鳥》的情節設置可以說是十分討巧,雖然遊戲本身簡單直白,但是電影在劇情編排上卻是嚴格執行商業類型片的三大要素:有正邪對立、有起承轉合、有正能量主題,充滿了好萊塢類型片的風格。
與此同時,電影受眾的廣泛程度是其能否避免淪為「票房毒藥」的關鍵所在。遊戲的二次元屬性決定了即使其被改編成了電影,也無法擺脫主角的虛擬形象,正是因為如此,遊戲改編電影也往往被扣上「低幼」與「小眾」的帽子。《憤怒的小鳥》主打「合家歡」的形式,明顯符合市場的胃口,無論兒童、青年還是老人,均能找到不同的笑點。然而並非所有的遊戲題材都能老少通吃,此時遊戲IP的粉絲效應就發揮了作用。
針對此類現狀,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認為,遊戲改編電影也是文化創意產業鏈的一部分,因為遊戲IP本身具有粉絲聚集力,因此有比較好的市場前景,但是與複雜的大型遊戲不同,簡單遊戲,例如《憤怒的小鳥》,以及據報導將被改編成真人喜劇電影的《水果忍者》等,這些遊戲在改編電影的時候,要有更多的內容開發和再創作,在人物設定和情節安排上都要有所突破,才能通過電影吸引粉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