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Intel停止直供同方 市場變革在即?
2023-12-02 13:00:51 2
《中國經濟報》近日一篇文章稱:現在渠道中有傳聞,Intel現在已經正式停止對清華同方供貨。而據「消息人士」透露:「數月前,清華同方已經從自己最新發布的廣告上拿下了英特爾產品標籤,因為英特爾已經不再為他們報銷廣告推廣費用了。」 此外,還有一部分消息稱:對於方正集團9月份聯手AMD這一動作,Intel也將做出反應。
所謂停止供貨實際上就是指清華同方不再具有從英特爾直接拿貨的資質,即通常所說的直供,這麼一來,如果清華同方需要晶片只能通過國際公開市場採購獲得。所謂直供實際上是指購買價格更低,有Intel的返點和推廣費用報銷優惠,而且晶片供應速度更快、更穩定。如果真的如傳言所說,那麼被取消直供資格,對於國內第三大電腦商清華同方而言,無疑會失去一定的商業優勢。不過同樣也有信息表明,現在的直供和採購價格已經基本一致了,這樣對清華同方而言,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Intel曾在5月份宣布正式取消給臺式機OEM廠商處理器出貨價差補貼機制,導致國內與Intel長期合作的廠商價格優勢化為烏有,以後無論訂購多少數量的臺式機CPU,都不再享有折扣優惠,而與小PC廠商拿貨價一致。
與此同時,英特爾還在筆記本CPU價格上給予了PC廠商更為優惠的待遇,此外在全國推廣筆記本配件標準化的CBB計劃(通過建立標準化構件,讓筆記本電腦配件標準化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通過此舉牽引PC廠商從桌上型電腦向筆記本轉移。相比之下AMD在筆記本CPU供應實力上就要明顯弱於Intel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去年9月,美國桌上型電腦零售市場份額上,AMD已經一舉超越了英特爾,而且狀況保持至今。此外,根據IDC和Gartner相關報告,AMD在歐洲市場受歡迎程度一直超過美國,而在中國佔有率高過全球平均水平至少兩個百分點。這麼一來,如果不牽引中國以及整個全球市場重點轉向筆記本電腦,那麼Intel的未來可想而知。
但目前國內一線PC大廠中,除聯想因收購IBM ThinkPad成為筆記本市場的主力供應商外,其餘PC大廠基本都是依仗臺式機在生存,並非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重要供應商。在Intel依重筆記本發展的今天,方正、清華同方等傳統的PC廠商實際上已經沒有了獲得優惠採購話語權的機會。而同時,隨著華碩、微星、廣達、精英等臺灣筆記本品牌和代工企業的市場興起,國內PC廠商的未來開始引起廣泛擔憂。
Intel依重筆記本策略,從某種意義上講實際已將國內PC廠商推入了AMD懷抱。隨著9月底方正和AMD宣布結成戰略聯盟後,國內主流PC廠商已全部投入AMD懷抱,而從Intel再得不到臺式機CPU的優惠可能是方正與AMD合作的最真實原因。9月28日,AMD與方正籤約儀式上,AM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嫵容表示:「我們已經和方正解決了幾年之久。」而有人士透露:「早在一年多前,方正曾經和AMD已經籤署城下之約,但最終因為Intel極其優惠的待遇而放棄了合作。本次方正的舉動可以看出,由於整體公司策略改變,英特爾再也無法提供任何優惠籌碼了。
可能所有國內一線PC廠商都有著類似的經歷。在北京中關村三大IT賣場中,一線大品牌臺式機銷售展臺均出現AMD展品數量遠遠超過英特爾展品的現象,而且兩個除去晶片其他完全相同的臺式機,在標價上Intel核心卻能比AMD核心高出上千元,根據聯想、清華同方等主流PC品牌企業渠道商反映:「目前賣場銷售情況來看,配置AMD晶片的桌上型電腦要遠比英特爾產品好賣。」 這些市場操作手法是否是國內PC廠商與AMD的聯合作局尚不得而知,但實際上這已經宣布了英特爾在臺式機領域即將出局。
相比之下,目前做到只賣Intel桌上型電腦的PC廠商,只有TCL、海爾、七喜等相對規模較小的廠商了,他們多是家電廠商或是地方性PC廠商。市場研究公司Mercury Research稱,今年第二季度,AMD的PC處理器市場份額已達27%,比上季度的18%有大幅提高。而其中中國幾家PC商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