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內赴美融資 IT職業教育業將大洗牌
2023-12-10 04:16:58 1
2014年4月3日,達內科技(TEDU)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這是今年登陸納斯達克的首隻「中概股」,也是中國IT職業教育的第一股。達內科技是國內O2O教育模式的先行者,保持了連續11年高增長和盈利記錄,受到投資者的熱捧。
業內專家估計,因達內科技在上市之前就已經是中國IT教育的行業巨頭——據IDC市場研究公司相關統計數據,截止2013年底,中國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達675億人民幣,其中IT職業教育市場佔到11.4%(77億人民幣),達內擁有其中8.3%的市場份額,穩居首位——而達內在納斯達克成功IPO獲取更多可支配資金後,達內未來的一系列計劃和動作,很有可能引發中國整個職業教育行業的大洗牌。
2002年9月,韓少雲在加拿大多倫多創辦了達內科技,次年3月,與北京大學軟體學院合作,共同培養IT軟體工程師,成為第一家與北大合作的職業教育機構,同年9月,進入中關村國際孵化園,並獲得IDG資本、集富亞洲和高盛等國際資本注資。在21世紀之初,網際網路興起和泡沫論夾雜的時期,達內科技誕生了,完全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起步的架勢,在技術和資本助推下,不斷深耕IT職業教育這個持續旺盛的市場,直到11年後的4月3日,順利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一位行業專家評價道:達內的資本運作很順利,回國創業次年即獲得IDG首輪投資,其後又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時,獲得集富亞洲和IDG資本B輪注資,並在2011年高速擴張期再獲高盛2000萬美金的C輪融資,達內科技的融資規模和速度,且有眾多國際投資機構的參與,在全球教育行業都不算常見。
而此次赴納斯達克IPO,是著名投行高盛和瑞士銀行瑞信,作為此次主承銷商,傑富瑞(Jefferies)和奧本海默(Oppenheimer)作為副承銷商。
達內緣何吸引資本巨頭
巴菲特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談到:「只有成功的項目才具備投資的價值,才能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選擇項目、制定項目的方法就是爭取資本的方法」。達內的商業模式並不複雜,簡單說,就是解決兩個剛性需求:一端是年輕人就業難問題,一端是企業招人難問題。正是這「兩難」,成就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大生意,並且形成了一個基於B2C的盈利模式,以及基於B2B的產業鏈整合模式,讓參與其中的各利益相關方,均受益於達內平臺。
好的商業模式的共同點就是滿足各方的需求。過去11年,在達內接受培訓的學生超過了13萬,近幾年開始提速,對於他們來說,提升職業技能並找到理想工作,比同齡人更快地適應職場,達內正是抓住了這個龐大群體的需求.
眼下,年輕人就業難,企業招人難,這種供需矛盾同時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特別是近幾年,由於IT技術的快速更迭,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終端和電商爆發後,大IT行業的活力再次釋放,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也激增。「企業對人才補充的效率和質量極為看重,我們希望新招的人能即刻上崗解決實際問題。「一位知名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中國高校的培養模式下,每年超過700萬的大學畢業生中,能直接滿足企業技術崗位需求的比例極低——因此就業難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事實上,在達內,零基礎、零經驗的學生,經過4個月的高強度培訓,就能達到企業專業崗位的需求,達內每年的數萬名學生,就是這樣源源不斷地走進企業,學生和企業皆大歡喜。
在這個鏈條的兩端之外,還有金融機構的影子,如北京銀行和宜信等,它們向達內學員提供貸款服務,既解決了學生的燃眉之急,也從中獲益頗豐。事實上,學習作為一種對未來的投資,絕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能接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和傳統職業教育模式不同,達內採用的是「遠程視頻教學+線下實體學習」的O2O模式,即把優秀教師集中在一起,進行課程研發和設計,然後在北京授課,同時將教學視頻同步到全國各地的教學點——為此,達內還開發了一套遠程教學和學習系統(TTS)——學員可以通過TTS系統和老師、助教進行互動。在目前中國市場比較成熟的O2O教育模式中,達內處於領先地位。這種模式也有很強的擴張性。
另外,達內擁有一支穩定、優秀的管理團隊,其中核心人物是達內科技創始人韓少雲和高級運營副總裁孫瑩。韓少雲先生是達內科技現任CEO及第一大股東。據了解,韓少雲是技術出身,注重研發,為人低調務實,對公司治理及股權結構設計科學、清晰。而孫瑩曾任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旗下海外地產公司銷售總監及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是業內資深營銷型高管,一手打造了達內的營銷團隊和體系。
達內成功上市後的影響
達內在招股書中明確提出,上市募集到資金之後,達內將招募更多學員,這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現有教學點擴充。二是區域擴張,截止2013年底達內已在北京、上海、珠海、重慶、廣州、深圳、哈爾濱、南京、武漢、杭州、西安、蘇州、成都、太原等33個城市建立了92個教學點,未來或將繼續擴充新的教學點。
同時,達內還提出,達內科技將提供更多的培訓課程、持續提高培訓服務質量、增加合作企業網絡,未來課程設計可能會擴展到會計、管理以及其他有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領域,另外有可能進行戰略收購來增加教育課程——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達內IPO之後市場空間潛力巨大,隨著新產品線的投入,達內企業營利將不斷增加。
據相關報導,中國IT產業的發展速度數年前就已達到同年國家GDP增長速度的三倍,用工缺口逐年擴大,五部委曾發布報告稱中國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萬,可尷尬得是中國傳統院校的高等教育難以做到像達內這樣能為中國IT行業培育「入職即可使用的人才「——這對中國未來的職業教育市場格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可以預計,達內科技(TEDU)將在不久的將來將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教育集團。
此外,達內科技在美成功IPO將會給達內帶來巨大的廣告效應,這會大大提升達內集團的行業口碑,而行業口碑則是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事關企業發展的關鍵性所在。日前,達內科技集團在內地IT職業教育行業的口碑已遠超其他同類型公司,自創業以來,共培育超過13萬名學員、和35000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學員起薪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