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範文

2024-01-20 23:20:15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目的促進各界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環境。小編收集了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歡迎閱讀。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一】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受邀參加今天這樣的盛會。我的演講題目也非常切合這個主題,這是我的研究體會,無論是智慧財產權的創造戰略,還是智慧財產權的應用戰略,最後都要基於專利信息的利用。如果專利信息利用不好,可能我們的創造應用都不能有效實現。所以,今天我就圍繞這樣一個主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智慧財產權創造和應用當中形成了哪兩類新興市場,以及在這兩類新興市場中如何利用專利信息或者是專利文獻,特別是在這兩類新興市場當中,會帶來哪些法律問題,提前或者是及時地了解這些法律問題,能在未來創新和智慧財產權應用中把握正確的方向。

  在智慧財產權制度誕生之後,形成了最典型的市場,這是一個共識。這個市場就是許可市場,也就是智慧財產權制度給人類帶來了包括技術轉移、技術許可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支撐了這樣一批人和這樣一批產業。最典型的是智慧財產權應用或者是許可市場。特別是今天,在智慧財產權應用當中,更多的是依賴於許可,比如說版權許可,像今天的版權產業或者是大型跨國公司都是依賴於版權許可。最典型的就是像微軟這樣的公司。我們最近看到像蘋果也是一樣,蘋果商店裡面有很多的信息可以應用。

  但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智慧財產權制度還有另外一個市場,這個市場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就是圍繞智慧財產權創造誕生的創新市場。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大家可能會說創新怎麼會形成市場呢?我們說以前的創新活動都是圍繞企業的市場需求。企業由於產品或者技術競爭的需求,可能會投入一些創新,或者是國家基於經濟及科技的發展進行RND投入。但這些活動都不能是完全的市場活動,都是一種間接的經濟活動。

  但是,近年來我們看到由於各國特別重視智慧財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他們在創新領域中的投入發生了變化。特別是眾多的金融企業和市場上的金融機構,他們認為創造也是一種市場。於是,他們就向創造投入。同時,也發明出很多商業模式,比較典型的就是美國的公司。這類公司不僅僅在美國才有,很多國家都有這類的公司。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到今天為止也沒有明確的文章可以描述清楚這種商業模式。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由於這類商業模式誕生了這一類市場。在這類市場當中,可能會牽涉到很多專利信息的再挖掘和再利用,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法律問題。

  首先是智慧財產權創造。從早期的創新開始,企業自身的投入以及國家的投入。發展到中期,有風險投資公司進入,一些社會閒置資金開始關注創新活動。但是,遠遠沒有達到回報的階段,僅僅是在不斷地投入,比如說高智這類的公司還是在投入,剛剛開始有一些回報。發展到近期,不僅僅有風險投資公司進入,獨立的金融公司,或者是智慧財產權的貿易公司也誕生了。這種獨立公司的產品主要是專利技術。我們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專利權,或者是智慧財產權,他們經營的產品就是這些權利。

  很多人都劃一個問號,經營這些權利,應該有一些方向,比如原來有一些公司集中在IT、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像一些大的公司衍生出一些技術公司,比如像湯姆遜這樣的技術公司集中在某一類的技術領域。但我們近期看到一類公司不是這樣,他們是全方位地分析這些產業的分布。特別是分析一個產業領域的全部產業鏈的技術情況,從中選擇一些發明點,再進行創新的投入。在這一類獨立的公司裡面,專利權或者是智慧財產權可能是全方位的分布。就像超市中的商品一樣,這些公司有淋漓盡致的智慧財產權,社會上需要哪些權利,就會從這些倉庫裡把權利拿出來出售。這樣的公司就是純粹的智慧財產權貿易公司。目前剛剛有一種趨勢,但未來一定會形成很大的規模,也就是今天很有錢的這些機構就會向創新進行投入。

  我們有的時候給企業做專利預警,可能分析不出有這類公司存在,可能只關注競爭對手,只關注同業的競爭者,你可能關注不到從來沒有認識到的公司,他們手中可能也會掌握一些專利權。所以,專利信息的利用和分析不僅僅是定位在某一類市場或者某一個技術領域的分析。因為時間的關係,我還不能完全展開。其實還有很多關於獨立公司的經營模式。這樣會帶來很多的法律問題。

  我在這裡舉一個例子,比如這類公司生產產品要賣給誰?一定是賣給有需求的公司。這些有需求的公司怎麼找到它?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哪個商店賣這些技術,早期這些公司有一些主動的宣傳。也可能會透過一些訴訟或者是談判的程序來尋求買家。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出現專利信息利用的特例。

  在這裡我們給大家展示一下在智慧財產權創造過程中創造出的權利,不僅僅在專利方面,還有商標、版權。當然,商標是伴隨著專利技術的發展來進行許可。商標很少有出售或轉讓的可能性。這三類的創新活動可能會產生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有的時候更像金融市場的規則。在金融領域有很多金融衍生品,很多人不可理解,實際上是創造出來的一些規則。在智慧財產權市場創造過程中也有類似於金融衍生品的理念。未來在這個世界中可能還會有很多經濟或者金融領域的理念來介入。

  在這裡我有一些觀點要澄清一下,比如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市場,人們經常聯想為創新活動。實際上它跟創新活動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過程有很多是經營行為,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活動是真正的競爭需求。創新到創造,到形成權利,這個過程是很多企業專利戰略主導的。我個人一直都認為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裡面,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或者是50%以上是企業戰略性的經營部署,而不是創新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專利的分析和檢索的時候就應該考慮這樣的機會。否則的話,你提供的信息報告和檢索結果可能就不一定符合用戶的需求。

  在中國這種創新理念下有不同的創新模式分類。不同的分類對信息的依賴和需求也是不一樣的。特別是這種分類對制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第二類市場是智慧財產權的應用市場。應用的手段和渠道有多種。早期以專利的轉讓和許可為主,近期更多的是經營活動。無論是哪一種應用,它的基點都是圍繞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利益最大化。在這種驅使下就不妨有尋租的行為。在智慧財產權尋租的可能性存在的情況下,就要在法律上給予規制。

  因為我們尋求智慧財產權應用,基於不同的需求或者是市場會有不同的渠道。以往我們一談到應用都是透過中介機構,比如技術交易市場,或者是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通過這些事務所和中介機構,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屬於低端的技術。特別是一些公開的技術交易市場,我們現在也有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真正的核心技術、高端技術很難在這些中介機構中發生。這是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比如像跨國公司的很多技術許可並沒有通過公開的中介機構,典型的例子就是像美國的高通公司,在中國移動或者是中國手機行業的許可,比如2.5G和3G的技術,沒有人知道其中包含多少技術。

  所以我們說中介機構的社會作用是有限的,我們要提醒大家現在中國各地方政府都會發展智慧財產權的服務機構,在服務機構裡面,一類是信息服務機構,一類就是技術交易和智慧財產權應用機構。我們要考慮重點工作目標是什麼。第二類,在智慧財產權應用當中我們提倡政產學研結合的提倡。在中國目前來看,政產學研結合還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我們主動用好這個渠道,可能會看到一種效果。但政產學研結合在未來也僅僅從研發的投入、創新的合作領域來考慮。一直到應用的階段,依然還是以企業為主導。像華為這樣比較成功的中國企業,肯定是企業做主導。對於社會的選擇和應用,都是根據自身的需要。而並不是像我們現在想到的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套路和模式給社會各方面應用。第三個方面,透過標準戰略實現智慧財產權應用的最大化也是一種渠道。但標準戰略依然也是以企業為主導,可能會通過國際標準的平臺、聯盟標準平臺,或者是自身的標準平臺來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智慧財產權應用的市場中,最佳的途徑就是通過標準戰略的途徑。

  所以,很多專利信息的利用不僅僅是從專業文獻資料庫中進行檢索,未來還會分析技術標準的文本。技術標準文本中涉及到的很多專利權,以及技術標準在早期論證中公開的信息,都有可能作為專利檢索和分析的基礎。但很多機構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特別是像專利侵權的論證分析中,不可能忽視技術標準組織早期的技術活動的。如果標準文獻中已經記錄了一些技術的內容,它依然也會對一些專利構成新穎性上的破壞。所以在應用中這是一個新的平臺。

  另外一種智慧財產權應用的渠道就是專門的金融公司。這些金融公司的正面作用是促進了創新領域的活動,特別是促進了關鍵領域的創新活動。因為有人為這些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或者是不願意投入的地方進行投資。但是,它的問題是有可能滋生專利海盜現象。由於它的尋租目的,比如它的目的是為了賣商品,可能會引發市場競爭秩序的問題。全球都有這樣一種效應。前些年,像日本和韓國已經對這類專利海盜公司採取了對策。在給專利經營公司帶來負面作為的情況下,這類公司也會活躍在市場中,使智慧財產權的應用更加多元化。

  我還提到了關於轉讓和許可的形式,由於時間我不再展開。我只是介紹轉讓過程中有很多虛和實的情況,並沒有很多真正有價值的專利會徹底完全地轉讓出去。

  近年來,專利的轉讓在國際上是非常活躍的。我們看到很多大公司對成百上千的專利進行收購和轉讓,但一般情況下是在合資和兼併過程中發生的。特別是以甩掉包袱為出發點。還有一種是為了買其中幾個專利,從防禦性和迷惑競爭對手的角度出發,可能會購買很多專利,以防止競爭對手知道我的商業動向。所以在轉讓和許可過程中有很多實和虛的需求,這是專利分析公司也要考慮到的。有一些不僅是完全為了無效的需求、侵權的需求,或者是為了國際貿易進入某個市場的需求。

  這種經營公司的商業模式,我理解的也不完全。我看到高智的總裁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商業投入,我錯了嗎」。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很想捕捉它的商業模式。我理解他們在不同的產業全方位地進行專利收購,或者通過委託研究來刷新專利,或者選用一些技術的空白點進行專門的委託研究。他不需要有巨大的研發機構,不會像IBM和微軟公司那樣有自己的研究院,他們的研究人員遍布全世界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或者是社會上具有優勢的企業。他們可能是通過委託研究來形成共有的專利權。

  我們發現最近很多美國專利的發明人比較特別,並不是我們理解的技術人員,它的發明人裡面包含律師。當然,律師也可能早期就是技術人員。但我們認為專利律師一旦加入到發明人裡面,這一類專利的品質就會非常好。至少在法律防禦和進攻水平是非常高的。這類經營公司會尋找時機出售給專利侵權的一方,或者是出售給專利談判的雙方,以增強談判的地位。

  也可能在某一個產業鏈的上中下遊進行專利的部署,通過交叉許可或者是捆綁許可進行收費。在這樣一種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專利的評估非常關鍵。一些專利技術在產業中是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需要全世界各領域的專利分析師。這些分析師有可能是從大企業離開的專業人員。由此又滋生了一個新興的行業,就是專利評估師。這種評估不是純粹的價格評估,國內也有一些評估所在早期評估這個專利值多少錢。他們的評估是評估這個技術和技術標準的關聯性、技術和侵權產品的關聯性、技術和某些公司在貿易活動中所處地位的關聯性。企業就會針對某一個競爭對手進行創新活動。我們看到一些創新活動是針對競爭對手的,並不是針對自己的產品和市場需求來進行的創新活動。專利評估師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懂專利技術,還要懂法律制度。專利評估師的人才需求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

  在這樣的活動中會出現權利濫用的問題、壟斷的問題,就要求制度上進行規制。可是我們發現在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制度上,恰恰缺少了這樣的環節。我們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非常強大,但在防止這個制度異化或者是權利濫用方面還很侵權。需要在未來進行研究和思考。這是關於創造和應用過程中中國現在存在的問題,由於時間關係,我不再展開。

  最後,我很想跟大家分享,無論是智慧財產權的創造活動,還是應用活動,都應該以市場經濟為主導,而且應該以企業為主導。在目前中國的情況下,創新活動還依然是以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為主力,這樣我們會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思維。一方面能夠讓這兩類市場健康發展。同時,要防止在這兩類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我的研究觀點都是一些體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二】

  各位朋友: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通報我國法院2005年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二是通報我國法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我國法院2005年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

  2005年,在最高法院監督指導下,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普遍加強了對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審判工作,充分發揮了法院的刑事、民事和行政審判的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涉及智慧財產權的訴求,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的效率,依法及時嚴懲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犯罪行為,依法加重了侵權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從而全面加強了我國對智慧財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促進了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了我國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全社會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一)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

  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及時受理涉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案件,依法嚴厲懲打擊了涉及智慧財產權侵權的犯罪活動,切實加大了我國對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智慧財產權侵權犯罪的案件大幅度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案件3567件,同比上升28.36%。其中,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524件,上升35.40%;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17件,上升16.48%;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26件,上升34.40%。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審結涉及智慧財產權侵權的犯罪案件3529件,同比上升28.28%。

  去年,在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審結的涉及智慧財產權犯罪的案件中,作出有罪判決和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共判處5336人,上升30.66%。其中,有罪判決5319人,佔99.68%;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2963人,佔55.53%,上升23.90%。在已經審結的案件中,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505件,生效判決人數741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21件,生效判決人數1942人;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03件,生效判決人數2653人。

  (二)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民事司法保護

  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各類涉及智慧財產權的訴求,並且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效率,通過嚴格依法判令侵權人和違約方承擔賠償等民事責任、依法對侵權人予以民事制裁、依法採取訴前禁令等訴訟措施,加強了對權利人和非違約方的司法救濟,進一步加大了對智慧財產權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共受理包括不正當競爭在內的一審、二審和再審的智慧財產權案件16583件,同比上升20.66%;審結16453件,同比上升29.60%。新收一審案件13424件,上升26%。其中,著作權案件6096件,上升42.96%;專利權案件2947件,上升15.61%;商標權案件1782件,上升34.49%;不正當競爭案件1303件,下降2.10%;技術合同案件636件,上升0.95%;植物新品種權案件156件,下降10.26%;其他智慧財產權案件504件,上升31.59%。審結一審案件13393件,上升38.04%,結案訴訟標的總金額26.12億元,案均19.5萬元。新收二審案件3114件,上升2.40%;審結3016件,上升3.04%。新收再審案件45件,審結44件。

  去年受理的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中,侵權和權屬案件比例較高,佔2005年新收一審案件的89.02%。二是此類案件地區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2005年,這六省市受理的此類一審案件佔全國的65.38%。三是調解結案率較高,各級法院在審理涉及智慧財產權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普遍注重並加強了訴訟調解工作,經過調解達成協議或者作撤訴處理的一審案件7247件,佔一審結案總數的54.%。四是法院裁判確定的賠償數額有所提高,適用賠償辦法確定賠償額的案件明顯增加,並在一些案件中依法適用了最高法定賠償額,加重了智慧財產權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法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2005年以來,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審判職責,採取各種可行的措施,切實加強了智慧財產權的司法保護,全面提升了我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這些措施主要有:

  (一)配合開展保護智慧財產權專項行動,建立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2005年5月,最高法院發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將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作為重點,堅決、及時地依法從嚴懲處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同時,要充分發揮法院民商事審判的職能作用,嚴格侵權人的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制裁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民事違法行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現涉嫌經濟犯罪的,要及時將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最近,最高法院又發出《關於加強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各級法院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對破獲的大要案逐件進行登記、跟蹤、督促,以使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受到應得的懲罰和制裁,堅決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犯罪活動。

  (二)加強司法解釋工作,不斷完善我國智慧財產權的訴訟制度。最高法院根據智慧財產權審判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加強了對涉及智慧財產權審判相關法律適用的司法解釋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智慧財產權的訴訟制度,全面提升了我國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2005年10月,最高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了《關於辦理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中涉及錄音錄像製品有關問題的批覆》,進一步明確了涉及錄音錄像製品的智慧財產權犯罪行為的定罪量刑標準,加強了對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另外,最高法院針對智慧財產權民事審判中存在的一些較為突出的法律適用問題,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草擬了涉及不正當競爭、植物新品種侵權、智慧財產權權利衝突、音樂電視等問題的4個司法解釋稿,並於2005年11月上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徵求意見的工作已經結束,最高法院正在組織力量對有關修改意見進行匯總和整理,並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上述司法解釋稿進行修改完善,爭取儘快公布實施。

  (三)依法採取訴訟措施,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全國地方各級法院高度重視並依法適用訴前臨時措施和訴中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等訴訟措施,及時制止侵權行為,以有效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據統計,自三部主要智慧財產權法律修訂以來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訴前禁令案件301件,審結299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88.06%;共受理訴前證據保全案件470件,審結445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5.02%;共受理訴前財產保全案件147件,審結142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6.64%。

  (四)認真履行司法覆審職能,依法加強對智慧財產權行政行為的監督。全國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對涉及專利、商標等授權案件和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案件的司法覆審職能,依法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新收一審智慧財產權行政案件575件,同比上升9.32%;審結576件,同比上升4.92%。其中,新收專利案件335件,下降11.14%;商標案件209件,上升48.23%;著作權案件31件,上升287.50%。在專利和商標行政案件中,主要是以專利覆審委員會和商標評審委員會為被告的案件。

  (五)依法認定馳名商標,加強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全國地方各級法院依法加強了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切實保護了中外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按照個案認定、被動認定和根據案件需要認定的原則,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認定了72件馳名商標。其中,2005年1-10月認定的42件中,9件馳名商標的權利人是外國人。這次新聞發布會,我們已經將這72件馳名商標的案件情況提供給了各位記者朋友。

  (六)及時調整受訴法院,合理配置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司法資源。為及時依法受理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提高對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審判效率,最高法院根據各地法院受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實際情況,去年以來又指定了福建泉州、浙江金華、江蘇南通和湖南株洲4個中級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指定甘肅酒泉、武威、張掖3個中級法院作為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截至目前,全國具有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一審案件管轄權的中級法院分別達到52個、37個和43個。最高法院還批准了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基層法院受理除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以外的第一審智慧財產權民事糾紛案件。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15個基層法院取得了智慧財產權案件管轄權。最高法院對受理智慧財產權法院所做出的這些調整,優化了我國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資源的配置,對提高案件的質量和辦案效率,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強化專業培訓,努力提高整體業務水平。2005年,最高法院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辦了兩期智慧財產權審判培訓班,共有250名地方法院專門審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法官接受了培訓;許多高級法院也舉辦了類似的培訓班或專題研討班,到目前為止全國的智慧財產權法官普遍受到了一次輪訓。通過培訓,全國各級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官的法律水平和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2006年,最高法院還將採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智慧財產權法官的培訓力度。今年3月21日,最高法院刑事第二審判庭將在廈門與歐盟合作舉辦—「中歐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研討會暨高層論壇」。這些培訓和研討,對提高智慧財產權法官的業務素質,促進我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八)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動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根本出路在於改革和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執法體制和工作機制。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改善國家智慧財產權執法體制的問題。最高法院也正在開展以「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為題的專項調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以實現方便當事人訴訟和法院審理、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簡化救濟程序、保證執法統一為目標,提出完善我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組織基礎和理順程序運作機制的科學對策,並將努力推動調研成果的轉化和實施。

  (九)積極採取各種可行措施,進一步增強我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最近,最高法院下發了《關於做好智慧財產權裁判文書上網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條件的高級法院逐步實現轄區內智慧財產權案件的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開,進一步增加我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同時,也向社會進行智慧財產權法制的宣傳,以提高全社會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自覺性。今天,我在這裡向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宣布: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法院網智慧財產權裁判文書專欄今天正式開通,歡迎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登陸訪問。去年,最高法院公布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十個典型案例,近期還將再公布十個有關保護產權的典型案例,以向社會全面反映我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同時,我們還將利用多種渠道積極引導輿論,營造有利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最高法院還決定,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審判庭和地方相關法院專門負責審理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的審判庭,可以同時使用「智慧財產權審判庭」的稱謂。

  藉此機會,我還要向大家通報一個重要的消息,最高法院和地方高級法院將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向社會發布最高法院工作的重大部署,並回答社會關注的一些重要問題,進一步體現我國的司法透明度。

  各位記者朋友:我國法院將更加充分地發揮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智慧財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履行我國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義務,全面提升我國法院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以促進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統一開放、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謝謝大家。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學會勞動,熱愛勞動演講稿6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勞動,熱愛勞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頂著大太陽為我們種下的,裡面有他們的辛勤汗水,這是他們用自己雙手的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還要學會熱愛勞動。現在有很多的人不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優秀篇)

  小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那輝煌的歷史,就是因為像狼牙山五壯士、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英雄用智慧和血汗爭回來的!在抗日時期,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

我的高中,我的夢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現在的我們不是無知的孩子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夢。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我的夢不是當個醫生,當個領導,當個老師,我的夢只是一個簡簡單的那的高中。  當我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對於我來說高中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到了現在,我知道看似不遠但

祝我們的祖國65周歲生日快樂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帶回了六十五年來風雨飄搖的歲月。在那個時代,做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了索取,而是隨時準備犧牲。這是多麼的神聖!多麼的偉大啊!  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的英雄,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

新學期,新徵程-9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一會計(1)班的姚馨怡。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新學期,新徵程》。  六月,告示著一個裡程的結束,九月,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徵程。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

  敬愛的老師:  你們好!今年9月10日就是第30個教師節了,我以最真摯的內心,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有對聯寫道: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寫春秋。這就是老師們的陣地,在這不太大的沙場之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以粉筆做鋼槍,盡情揮灑皚皚白雪,終成天下桃李之美;人間冷暖、天地方圓、茫茫天空、無

為心插上翅膀

  大家好!  演講就是說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現在站著的這個地方——學校!全稱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們都說高中生活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段生活。高中裡喜歡你的人會衝你笑;高中裡幾句話就是哥們,下次一起玩就會叫你;高中裡男生有了矛盾會打架,和了之後仍是好朋友;高中裡每天課很多,但仍

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談到夢想,從古至今,無論平凡的你我還是一代偉人都在酸甜苦辣中編制自己的夢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擲地有聲地13次提出「中國夢」一詞。是啊,有夢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激情去行動。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

放飛希望,放飛夢想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那些和我同一年齡,但卻因為家境問題而上不起學的孩子重回學校,尤其是生活在西部的孩子。  在西部,很多孩子無法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原因很簡單:那裡的氣候十分寒冷,而且經濟狀況也十分不好,所以沒有幾個人願意前去支教。儘管有人曾經嘗試過在那裡生活,但是,惡劣的氣候環

志願者心得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願精神。把自己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己微笑和活力去感染並幫助他人。  暑假裡登入志願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