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心電圖分析方法(臨床心電圖分析三步曲)
2023-04-13 08:53:56 1
動態心電圖分析方法?作為臨床醫師一定要自己會看圖並結合臨床分析,方能明確心電圖的臨床意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動態心電圖分析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動態心電圖分析方法
作為臨床醫師一定要自己會看圖並結合臨床分析,方能明確心電圖的臨床意義。
1 粗讀
即將心電圖大致瀏覽一遍,要明確下列四個問題。
1.1 導聯
做了哪些導聯,導聯有無連接錯誤(如左、右手反連,胸導聯電極錯位),是否需加做導聯(如下壁心肌梗死應加做右胸和後壁導聯)。
1.2 紙速
常規心電圖走紙速度為25 mm/s,即每mm為0.04 s,以此計算各波、各間期時間,計算心率。如走紙速度改變,在計算時應相應換算。
1.3 標壓
定標電壓常規為10 mm/mV,即每mm為0.1 mV,依此計算各波、段的電壓,如定標電壓改變,在測算中應做相應換算。
1.4 偽差
注意有無影響分析的肌電幹擾和基線漂移,如果有,應排除或在結果中加以標註。
2 細讀
即對P-QRS-T的細讀,包括定量分析和特徵分析。
2.1 定量分析
明確主導心律並測量:①心房頻率;②心室頻率;③P波時間;④PR間期;⑤QRS時限;⑥QRS電軸;⑦QT間期。這些是每一份心電圖分析必須測量的數據。
2.2 特徵分析
P波-QS波群-ST-T分析和特殊矛盾現象分析。
2.2.1 P波分析
P波是心房的除極波。主要分析P波的形態、電壓、時間和波形,為心房激動的起源、心房肥大、房內阻滯和心房梗死等診斷提供依據。
①正常心房激動起源於竇房結,竇性P波的波形:PⅡ( ),PavR(一);反之,PⅡ(一),PavR ( )則為起源於心房下部或交界區的特徵。
②正常P波電壓(肢導)0.25 mV常見於右房病變(肥大、阻滯等)。
③正常P波時間≤0.11 s,頂圓鈍。如>0.11 s,頂呈雙峰,峰間距≥0.04 s,則為左房病變表現(肥大、阻滯等)。
2.2.2 QRS分析
QRS為心室的除極波。主要分析QRS的波形、電壓、時間和q波。心室除極異常(肥大、梗死)、傳導異常(阻滯、預激)和起源異常均表現在QRS波群上。
①QRS波形:A、胸導聯:V1-2為右室外膜面導聯,呈rS型;V5-6為左室外膜面導聯,呈qRs型;V3-4為過渡區,呈RS型。V1-V5:R波逐增,S波逐減,R/S比值逐增。左室外膜面R波增高常見於左室肥大,右室外膜面R波增高常見於右室肥大。B、肢體導聯:主要結合電軸分析。正常人心電軸多不偏(0~90°),矮胖體型(心臟橫位)者可輕中度左偏(0~-30°,亦見於左室肥大),瘦高體型(心臟垂位)者可輕中度右偏( 90°~ 110°,亦見於右室肥大)。電軸顯著左偏(-30°~-90°)常見於左前分支阻滯、B型預激症候群、下壁心肌梗死和假性電軸左偏。電軸顯著右偏( 110°~ 180°),常見於右室肥大、左後分支阻滯和肺氣腫的患者。
②電壓:正常反應向左的電壓:Rv5<2.5 mV、R v5 Sv1<4.0mV(女<3.5 mV),R 1 SⅢ<2.5mV、RavL<1.2mV、RavF<2.0 mV,向左電壓增高常見於左室肥大;正常反應向右電壓:Rv1<0.7 mV、Rv1 S v5<1.2 mV、RavR2.5mV是向左電壓升高,左室肥大的表現;但體表測得的電壓是除極電力與傳導損耗的差值,對胸壁較薄的青年男性可由於電傳導損耗小,R v5>2.5mV可能是正常的);反之,心電圖正常不能排除心臟病(如雙室肥大,心電圖卻可大致正常)。③對心肌缺血、梗死心電圖的對照分析不僅有助診斷,並且有助分析病情變化,指導治療。對複雜心律失常發作前和終止後心電圖對照分析,常有助心律失常的診斷。
最後指出:心電圖的診斷應包括主導心律、心律失常和異常心電圖的診斷。作為臨床醫師一定要自己會看圖並結合臨床分析,方能明確心電圖改變的臨床意義。
來源:每日醫學資訊
本平臺重在分享,轉載均有出處,部分內容來自網絡,言論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版權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