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為什麼被宋國人恥笑呢(終於搞懂布衣匹夫)
2023-04-12 20:08:52 1
布衣、黎民、匹夫和百姓都曾指普通人,但是這幾個詞語的來源卻差別比較大,它們各自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為什麼到頭來只有「百姓」使用最廣、而且最受歡迎呢?或許你還不知道其中的秘密,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吧。
「布衣」,字面意思當是棉布衣服,非也,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你這樣理解,那就犯常識性的錯誤。為什麼說「布衣」非「棉布衣服」呢?因為棉布在我國出現較晚,據考證棉布大概出現在宋元之際。但是,「布衣」一詞出現則早得多。
那麼,棉布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紡織的原料是什麼呢?我們祖先最早的紡織原料主要是葛、麻和蠶絲,現在感覺還是挺高級的面料,其實那時再普通不過了。那時的王公貴族穿什麼呢?多是綾羅綢緞,普通百姓是穿不起絲帛的。要命的是,當時的法律還禁止普通人買賣這些,因此只能穿麻布了。
後來,這「布衣」也就特指一般平民了,這一詞的產生還是有等級之別的。《鹽鐵論·散不足》曰:「古者庶人耄耋而後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曰布衣。」由此可知後來耄耋老人則可改善穿衣,可穿絲。
「匹夫」之「匹」原來是指數量,四丈為匹,而二丈為一端,二端則為兩;如此說來每兩則成一匹,長四丈。兩而成匹,有相結合之意。照此意引申,夫為男子;婦為女子,二者結合,稱為匹夫或者匹婦。「匹」則有匹配、配偶之意。《白虎通·爵》曰:「庶人稱匹夫者,匹,偶也,與其妻為偶,陰陽相成之意也。」
顧炎武畫像
後來,「匹夫」又指有勇無謀之人,就有貶低蔑視之意了。《孟子·梁惠王下》曰:「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說到「黎民」一詞,我們就把它同「百姓」放在一起來討論了。我們再閱讀文獻只是常常聽到「黎民百姓」之說,普通人稱為「老百姓」一直沿用至今,而且現在成了最為主流的說法,很受歡迎。可是,遠古之時「黎民」和「百姓」卻是兩碼事。
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黃帝和炎帝生活的那個年代,無國家之存在,但是有部落之別。當時部落之間摩擦不斷,常常發生部落之間的戰爭。當時地處黃河流域的幾個部落實力強大,這些部落有黃帝族、炎帝族、九黎族和夷族。這些部落互相徵戰和融合,以黃帝族和炎帝族為主要成員的部落結成了一個強大的聯盟,最終他們戰勝了九黎族。
黃炎二帝
黃帝和炎帝結成的部落聯盟據說有100個氏族所構成,因此當時就稱為「百姓」,而戰敗的九黎族則成了俘虜,被稱為「黎民」。這樣我們便可以清楚「黎民」和「百姓」之間的區別。
「百姓」為勝者,「黎民」則為俘虜,二者形成了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
也正是由於「百姓」產生的先天優勢,到了西周「百姓」搖身一變成了貴族的通稱。而「黎民」則指稱貴族以外的人,主要有農奴、奴隸等。就這樣「黎民」和「百姓」成了兩個對立的階級。但是,不可否認「百姓」一詞仍然是比較高貴的。
可是,到了春秋末年,宗族世襲制遭到破壞,土地私有制出現,百姓的地位就不保了,地位受到了削弱,不少人淪為了黎民。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黎民」和「百姓」的統一,並不做嚴格區分了。
「布衣」「匹夫」「百姓」「黎民」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匹夫」和「布衣」常表示地位比較低下的普通人。《孟子·萬章下》曰:「是天子而友匹夫也。」孫奭就解釋說:「雲匹夫者,該舜本耕於歷山,但側微(卑賤)之賤者也,故云匹夫。」《辭海》對「布衣交」的解釋是「貧賤之交」。
「黎民」和「百姓」作為普通人之意,後來常常指稱被統治者。《孟子·梁惠王上》曰:「黎民不飢不寒。」《史記·高祖本紀》曰:「鎮國家,撫百姓。」兩處文獻中的「黎民」和「百姓」都是指被統治的人。可見,「布衣」「匹夫」「百姓」和「黎民」在表示地位低下和被統治這兩種意思之時分工還是比較明確的。
說到這裡,我們也基本捋清了表示普通人的「布衣」「匹夫」「百姓」和「黎民」的淵源及相互之別:「布衣」之普通人,但是產生之時有等級之別;「匹夫」產生之時為沒爵位的普通人,仍有等級之別,後來又指稱「有勇無謀」之人,具有了貶義;「黎民」最初則是戰敗的俘虜,而大概同時產生的「百姓」最初指勝者,後來又指稱貴族,最後泛稱普通人。
四個稱謂對比分析,唯有「百姓」一詞的出身最為尊貴且基本沒有被污衊貶低的歷史,被用來指稱過貴族,也指稱普通人。那麼,流傳至今用來指普通人的詞語,舍他其誰?
您的點讚、關注、轉發是對我的最大支持!期待與您交流國學,非常感謝!
原創聲明:本文為字本論根據漢字研究的心得和閱讀文獻資料所原創,感謝您對字本論原創的支持,歡迎您批評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