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三種情緒狀態(心理學每次情緒波動)
2023-04-12 20:53:19 2
文/夢嫻君
誰都有經歷過情緒波動厲害,感覺焦慮不安的時候。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這種情緒波動,焦慮不安,讓人感到痛苦不堪的狀態才是我們自我成長的最佳時機。
如果你拜讀過《當下的力量》,就會知道這種自我成長是巨大而神奇的。
該書作者埃克哈特.託利,29歲那年生日,一次意外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他不再生活在情緒波動,焦慮不安,甚至時常伴隨著自殺傾向的抑鬱狀態中,轉而是生活在一種深深的寧靜和極樂的狀態之中,最後成為自己本然的狀態了。
他說:「痛苦的極端壓力,迫使我們的意識從不幸和恐懼本身的認同中解脫出來,而這種不幸和恐懼最終都是我們的大腦製造出來的。」
讀完這本書,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們一直都處在自己的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我們總是忘不掉過去,更總是擔心未來,而唯一卻活不好當下的每時每刻。其實根源就是我們的本然狀態被自己的大腦和思維給捆綁和囚禁了。
當我們每次情緒波動,感到焦慮不安,痛苦萬分的時候,正是最好的時候進入自我療愈場。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選擇本能地逃避去面對這種內心痛苦的感受,正是中了大腦和思維的陷阱。我們會發現越是逃避,問題越是嚴重,到後來永遠都找不到出口,最後轉變為生理或心理疾病。
我們的心靈分為三層結構:保護層,痛苦層,真我層。很多的人本能地選擇逃避痛苦,所以總是處於保護層的圈圈裡轉著。
很少有人能夠穿越痛苦層,直達真我層,像《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託利一樣,回歸生命本然的狀態,找到內在的寧靜和喜悅。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存在這種本然的狀態,我們感覺不到,只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或思維產生了太多的噪音,掩蓋了生命原本的真相。
每次情緒波動,感到焦慮不安,很痛苦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不帶評判,不試圖控制的覺察,深深的理解和無條件的全部接納,然後把消極面轉化為積極面,徹底把痛苦放下。從而實現每一次的自我成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