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基本信息(詩經學習系列樛木)
2023-04-12 16:35:06 3
《詩經·國風·周南·樛木》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釋
樛木:jiū,枝向下彎曲的樹。
葛藟:leǐ,葡萄科植物,就是野葡萄,不過果實不能吃,只可以入藥。莖可以做繩子,纖維可織葛布。
野葡萄(葛藟)
纍:léi,攀援,縈繞。
只: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
福履:福祿
綏:suí,使安和、安寧。
荒:蔓延,覆蓋。
將:扶助,支持。
成:成就,完成。
解析
《詩經》裡的已經學過的這幾首詩有個特點,都是出現了一種植物,而且都是從植物寫起,最後寫到了主人公身上。讀者讀起來毫無違和感,這種方式叫做「託物起興」。
葛藟三種動作:纍之,荒之,縈之;即攀援、牽縈、覆蓋。
從自然屬性看葛藟是藤蔓植物,必須依靠別的植物才能生長展現,這裡依靠的是樛木。反過來,樛木也因為葛藟的纏繞而茂密蔥蔥,生機勃勃。說明了世界植物也是相互依存的。
引申到人類社會:有男有女,女人必須依靠男人而存在;人有弱者、強者,弱者依附強者而生存,強者以弱者為基礎;國家與個人,個人依附國家而存在,國家因為眾多個人而存在。
同樣的「託無起興」,在《關雎》裡也有。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鳩鳥兒是一種一生只有一種伴侶的鳥兒,雙雙成對在河之沙洲上棲息,這是一幅風景畫,描述的自然風光。緊接著寫到了人類,美麗溫婉的女子啊,是君子夢中的人,寫到了青年男女邂逅之後的互相傾慕。這是不是在精神層面映射了雎鳩鳥一生只有一個伴侶的這種始終如一的屬性。
繼續回到這首詩中來,在講完了植物屬性後,開始寫人了,主人公君子,「樂只君子」,就是說君子是快樂的,君子為什麼會快樂呢,因為有人依附於他而快樂,被依附的人其實很累的,往往付出很多,但是這種付出帶給君子的不是抱怨,而是快樂。為什麼呢?因為被依附,所以福履「綏之」、「將之」、「成之」。因為被依附,所以有了福祿,這些福祿成就了君子、使君子更加安寧、使君子得到支持。
這個邏輯似乎不好理解,君子在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服務、奉獻的同時,世界反饋給他的是自我修身,性情品格更加高潔,成就了君子高尚的人格修養,世界反饋的這些就是君子得到的福祿。
所以說「君子成人之美」。
文中出現了疊章結構
每章只改動兩個字,形成逐層推進、迴環往復的歌詠之勢,從而使全詩讚頌的謙謙君子形象呼之欲出。
謙謙君子
總結已經學過的《詩經》中的語氣助詞
樂只君子:只
置彼周行:彼
維以不永懷:維
維葉莫莫:維
云何籲矣:雲
言告師氏:言
言告言歸:言
薄汙我私:薄
寤寐思服:服
跟我學《詩經》,每天進步一點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