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求學名言(追思先賢風範傳承王充思想)
2023-04-13 01:43:43 1
2018-10-14 16: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宋彥佩文 劉盼 攝
慎終追遠,緬懷先賢。10月14日上午,懷著敬仰之情,參加王充思想學術研討會的部分領導專家專程赴章鎮鎮,在王充墓前開展學術性拜謁活動。
當天參加拜謁活動的有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李春林,來自華師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武漢大學等國內高等院校的專家們及省社科院、我區委宣傳部、區社科聯相關領導等。
「立言千載、迄未磨滅。萬代不朽,傳揚唯物……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共襄盛典,永懷賢德……」在王充墓前,區鄉賢文化研究會會長陳秋強主持了簡單而莊重的拜謁儀式。區孝德文化研究會會長陳秋章恭讀祭文,身掛黃色綬帶,手持白菊的全體人員向王充墓行三鞠躬禮,並敬獻鮮花,繞墓一周,深情瞻仰。
隨後,參加拜謁儀式的專家和領導相繼參觀了王充史跡陳列館和章鎮館。據悉,王充是東漢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啟蒙思想家和無神論者。雖然他所生活的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年,但其思想仍然熠熠生輝,博大精深。經濟、政治、教育、人才和文學等諸多思想,都堪稱人類思想寶貴,至今依然散發著時代的光芒。
專家們在學術考察活動中,邊走邊探討。他們一致認為,他的哲學思想和戰鬥唯物論、無神論主張是超越當時歷史文化的思想經典,不僅代表著當時最高水平,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他提出的「實事疾妄」的思想,敢於探真知、求真相、講真話的思想和精神更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王充的《論衡》一書是王充的不朽之作,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諸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等王充的言論曾屢次被援用來說明為官當政者要「深入基層」的樸素道理。很多觀點對現今的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現實價值。立志成才、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治學精神,堅持真理、批駁謬誤、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奮發努力、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創造精神值得後人學習和傳承。
專家們表示,王充史跡陳列館和章鎮館為王充思想提供了較好的展示平臺,資料梳理全面嚴謹,並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了互動體驗與參與感,為王充思想學術性拜謁活動帶來豐富而立體的知識性和體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