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名號是怎麼來的?他的畫作值多少錢?
2023-03-30 14:55:06
八大山人是誰?不了解的人可能會以為是八個人,其實八大山人指的是一個人,名為朱耷,明末清初的中國畫大師,原本是明王朝的皇家世孫,後來明朝滅亡後,八大山大朱耷也成為亡命之徒,開始研習書畫,主要以花鳥山水為主,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畫的傑出代表,朱耷為什麼會叫八大山人呢?
八大山人是誰?
朱耷,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朱統託,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後,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用他自己的話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朱耷為什麼叫八大山人?
今之學者對於朱耷為什麼要叫八大山人也是有很多的爭論,學者從陳鼎之說深入闡發,認為「八」不是抽象的數,而是四方四隅,或謂四正四維,又稱八維,即八個方位。「大」者過也、失也、禍也。山人自稱「以我為大,而無大於我也者」,即舉凡世人遭受災禍之深重,沒有超過我的了。「山人」不作通常的山野之人解,山是倒寫的個字,山人者,倒人之謂,有不祥之人的意思。
有的學者則認為龍科寶所記比較可信,一、龍科寶與八大山人的好友熊國定相知,他因傾慕山人畫藝,而專門請熊氏置酒招八大山人飲而求畫,他在《八大山人畫記》中所記的一切,大半是熊國定告訴他的;二、他說八大山人「嘗持《八大人覺經》,遂自號八大」有實物證據和旁證在。實物證據就是八大山人在《八大人覺經》後的題跋,旁證就是《江西通志》所載:「有故家子示以趙子昂所書八大人覺經,山人喜而跋之,因以自號。」三、八大山人信奉《八大人黨經》因以自號,符合八大山人的思想發展的歷程。
也有學者認為他在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的隱痛寄意,在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有詩「無聊笑哭漫流傳」之句,以表達故國淪亡,哭笑不得的心情。
八大山人悲慘的一生:
八大山人朱耷少年時就聰慧過人。在家庭的影響下,受過良好的文學、藝術的薰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還能懸腕行書。朱耷從小接受的是傳統的儒家教育,讀的是「四書五經」。少時的朱耷滿腔熱血,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報效國家,但明朝的《國典》規定,明宗室子孫不得參加科舉考試。為了參加科舉考試,朱耷放棄了爵位,以布衣身份應試,在大約十五歲那年便考取了秀才,這在眾多宗室王孫中無疑是一個創舉,贏得了族人和師長的稱讚。然而,正當他滿懷信心參加下一輪考試時,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來了滅頂之災。也正是這一年,朱耷的父親病逝,隨後他的妻兒也跟著相繼離世,國破家亡的殘酷事實,沉重地打擊了八大山人,更為嚴重的是,他這個末路王朝的子孫隨時都有著被殺頭的危險。
為了躲避滅頂之災,朱耷隱姓埋名,遠逃江西奉新縣山中藏身。就這樣躲了三年,朱耷看明王朝大勢已去,復國無望,於清順治五年,在奉新縣耕香庵落髮為僧。到了三十六歲那年,朱耷棄僧入道,在南昌創建了青雲譜道院,並在此隱居,過著「一衲無餘」與「吾侶徙耕田鑿井」的勞動生活,從而得以專心從事書畫創作,這段時期也正是八大山人朱耷後來取得非凡書畫造詣的一個關鍵時期。
康熙十七年,八大山人朱耷53歲時,臨川縣令胡亦堂聞朱耷大名,便以修《臨川縣誌》之名將其召入府中,意圖誘使他為清王朝效力,但他仍一心忠心於明室,於是整日佯裝瘋癲,一會兒大笑,一會兒又大哭。一天傍晚,他突然撕裂自己的僧袍,投入火中燒毀,獨自走回南昌。六十二歲那年,他把青雲譜道院交由他的道徒塗若愚主持,獨自居住在章江門外一座陋室裡,靠賣畫為生,孤寂貧寒地度過了他的晚年。公元1705年,這位藝術大師溘然長逝,享年八十歲。
八大山人的畫值多少錢?
《竹石鴛鴦》,2010,西泠印社拍場,成交價1.187億。
《仿倪雲林山水》,2009年 成交價8400萬元。
《個山雜畫冊》,2008,西泠印社拍場,成交價2352萬元。
《山青水碧鳥語花香》,2008,佳士得拍場,成交價3426萬元。
《鷺石圖》,2008,北京萬隆拍場,成交價3300萬。
《瓶菊圖》,2008,中國嘉德拍場,成交價31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