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中國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紫色惡魔\"鳳眼蓮
2023-03-30 06:20:32 2
生態系統平衡可以保證生態圈生物的存活,但是如果有心的物種入侵而破壞了生態平衡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許多生物,下面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入侵危害中國生態的7種外來生物,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
危害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鳳眼蓮
被喻為「紫色惡魔」的鳳眼蓮(中國人俗稱的「水葫蘆」)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我國的雲南滇池,曾因為水葫蘆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現廣布於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及華南各省。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溝渠及稻田中。
危害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巴西紅耳龜
巴西紅耳龜,原產於美國中部至墨西哥北部,紅耳龜具有極高的種內密度和極強的種間競爭力,因此,該物種已在歐洲、非洲、澳洲、亞洲以及美洲(非原產地)等世界範圍內成功入侵,並被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 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由於紅耳龜兼具藥用、觀賞、食用的價值,且該物種價格低廉,極易飼養以及色彩豔麗,致使大量的養殖和販賣。
危害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牛蛙
春季繁殖,卵產於水中。蝌蚪呈綠褐色帶有深色斑點。蝌蚪階段持續1~3年,原產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羅裡達州北部。1959年作為食物引入,遍布北京以南地區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國大陸地區。對本地兩棲類造成威脅,甚至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如滇池的本地魚類。
危害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已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該物種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清道夫魚,原產地巴西、委內瑞拉。
雜食,在野外主要以有機碎屑為食,人工飼養的清道夫成體主要吃魚食,如果大量繁殖的話,會吞噬其他魚卵,導致其它魚的滅絕。在中國還沒有天敵,所以要謹慎對待,不可放生。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危害生態的十大外來生物:福壽螺
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中國各地均有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