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五子良將分別是誰?與蜀五虎相比誰比較強?
2023-03-30 17:31:36 2
三國時期,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包括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五虎上將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究竟哪一個的軍事水平比較強呢?又有哪些有名的戰役?來和51區小編看看吧!
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陳壽
陳壽《三國志》評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勇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張遼字文遠,本姓聶。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
樂進
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也。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于禁
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也。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
張郃字儁乂(jùn yì)。河間鄚人也。漢末應募討黃巾,為軍司馬,屬韓馥。馥敗,以兵歸袁紹。紹以郃為校尉,使拒公孫瓚。瓚破,郃功多,遷寧國中郎將。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也。為郡吏,從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拜騎都尉。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晃說奉,令與天子還洛陽,奉從其計。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陽,韓暹、董承日爭鬥,晃說奉令歸太祖;奉欲從之,後悔。太祖討奉於梁,晃遂歸太祖。
軍事水平對比
和蜀五虎的獨立指揮一次戰役和在別人的指揮下參加一次戰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要論一個將領的軍事水平,最好是看他有無獨立指揮戰役的經歷,打得如何。要比較魏五子和蜀五虎的軍事水平,最好的比較就是看他們獨立指揮戰役的情況。比如官渡之戰,這一仗是曹操親自指揮的,所以這一仗打勝了首功只能是曹操,而張遼也參加了官渡之戰,但他不是戰役指揮者,和關羽同為先鋒。曹操當時遠在漢中,事先進行戰略指導,「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張遼,李典出戰奪吳軍士氣,孫權圍十餘日不能下,退軍時被張遼追擊,差點活捉權。再比如白狼山之戰,這一仗曹軍的指揮者還是曹操,張遼又一次任先鋒。而張遼陣斬蹋頓雖然功勞不小,但此處存疑——《曹純傳》:北徵三郡,純部騎獲單于蹹頓。
蜀五虎
關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韜武略兼而有之。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足見其膽色過人,但其人待人過於孤高,傲慢有時讓他失去理智,最終敗走麥城,死與小人之手。
張飛,五虎次席,勇力過人,但智謀不足,是一個可任用,但不可重用的人物!但是他還是粗中有細的。當陽疑兵,義釋嚴顏顯示其攻於心計的一面。
趙雲,五虎之三,是三國中少有的幾位文武雙全的武將之一,是自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大將。人稱長勝將軍。
馬超,五虎之四,名門之後,相貌堂堂且武藝高強,但心計稍欠,以至被人利用,是劉備入主西川的功臣。
黃忠,位列五虎之末,隨是三國勇將,但年歲不饒人,因此也只能排在最後,但他是五虎將中唯一戰死沙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