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首富宋子文有多少財產,與蔣介石是什麼關係?
2023-03-30 18:12:03 3
宋子文,民國時期身居政府要位,傳說私人存款高達7000萬美元,在當時堪稱世界首富。宋子文曾3次出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3次執掌行政院,還創設各類公司,集權貴與紅頂商人於一身,與蔣介石的關係也很複雜。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宋子文究竟是不是世界首富呢?有多少家底呢?來和51區小編了解一下吧!
一、宋子文「世界首富」之說乃是謠言
1、宋子文被傳是「世界首富」,私人存款達7000萬美元
宋子文身居政府要位,且主要活躍於經濟領域,難免讓人懷疑其利用職權斂財。1947年重慶出版的《工商時報》刊載文章說,「宋氏的經濟活動已如上述7個銀行,12家商業公司,22個大工廠,1個運輸公司,全部股款多少?怕連宋子文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財產數字」。1948年《工商天地》則寫道:「其時獨家擁有6億元之巨。」
在國外,說宋子文是世界首富的聲音亦甚囂塵上,《不列顛百科全書》稱,「據說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長期以來,美國人批評蔣介石抗戰不力,說宋子文藉國難貪汙美援,發國難財,直到20世紀,美國權威媒體依然持這種論調。
2、「世界首富」之說,實乃戰時日本攻擊中國的宣傳手段
《華爾街日報》的消息引自1985年美國著名傳記作家西格雷夫的《宋家王朝》。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一書中敘述道,美國總統杜魯門聽說宋家倒賣通過租界法案所得物資牟利的傳聞後震怒,下令美國聯邦調查局進行調查,發現宋子文「在開始政治生涯時,只有薄弱之資,但是到了1943年1月已聚斂了7000多萬美元之多。」這是《華爾街日報》的原文出處,可是緊接著,西格雷夫說道:「調查局指出,日本曾在戰時指責宋子文在大通銀行或者紐約花旗銀行存放7000萬美元,這些傳聞一向被認為僅僅是日本的宣傳品。」顯然,《華爾街日報》有斷章取義之嫌。
美國聯邦調查局確曾向上述兩個銀行展開調查,銀行負責人出示宋子文的帳戶及委託書,但未提出其他任何文件。調查局便結束了這一案件。該調查一直是美國機密,直到1983年才解密,解密文件證實,上述消息確實是來自日本的戰時謠言。
日本戰時政治宣傳之所以樂衷於指責宋子文貪腐,有兩個原因,其一,宋領導的經濟改革尤其是幣制改革對支持中國的長期抗日貢獻甚巨;其二,宋長期駐美負責為中國抗日爭取美援。將宋子文塑造成一個貪腐無度的形象,不但可以打擊國人對經濟改革的信心,更可影響到美國對國民政府的援助。1939年,在一份據說是日本特工對國民黨政府高級官員存款情況的秘密調查報告中,單宋子文一人就被披露有5000多萬元的財產存在上海的外國銀行內。戰爭期間,日本還曾指控宋子文在大通國民銀行和紐約的花旗銀行存款達7000萬美元。
二、宋子文死後遺產千萬美元,與「首富」相去甚遠
1、1940年左右宋子文的家底為270多萬美元,相比當時中國富豪不算特別有錢
「四大家族」富可敵國可謂家喻戶曉。1946年,陳伯達在《中國四大家族》一書中說:「四大家族或是『官』式的,或是『商』式的,在金融、商業、工業、地產諸方面所獨佔的財產,以及他們在外國的存款和產業,粗略統計一下,至少當在二百萬萬美元左右。」1947年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也這樣說:「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在他們當權的二十年中,己經集中了價值一百萬萬至二百萬萬美元的巨大財產,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
若真如陳伯達和毛澤東所說,那麼四大家族中隨便一人的私產都可躋身於世界首富的行列,但事實是怎樣的呢?據史料統計,當時全國三個最大的國家壟斷資本集團——「四行二局」(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資源委員會和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的資產,合計也只有62972億元法幣,以1947年的匯率計算,尚不足100億美元。若把當時國民政府管轄的所有財產加起來,也不超過200億美元。隨著歷史真相的不斷揭示,人們已知蔣家、陳家並沒有多少財產,而宋美齡私人遺產也不多,2003年10月宋美齡在紐約辭世,其遺產僅有10多萬美元。那麼,作為「蔣家政權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之「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之一,宋子文的家底究竟有多少?
在宋氏檔案中,有宋子文的財產文件,包括銀行存款及股票,房地產、財產委託書,及在紐約遺產法庭關於宋子文遺產分割執行書。遺產分割執行書顯示,1940年左右,宋的銀行存款及股票以及父母贈予的遺產計為270多萬美元。
2、40年代的270萬美元,想比同時代的中國富豪,並不算特別有錢
3、赴美後宋子文投資加房產升值,1974年總財產達10485729.47美元
宋子文定居美國後不再過問政治,專攻經濟的他擅長投資,非常關注股票和債券,其家底日漸豐厚。文件是宋氏家屬所提供,可能有取捨之處。
三、目前尚未發現宋子文「貪汙」的證據
1、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公認的足以說明宋子文「貪汙」的證據
宋子文身為財政部長,掌控經濟大權,於是在人們眼中成了最大的「貪汙犯」,撈得好處無數。早在1940年代後期,就有很多人攻擊宋子文營私舞弊,發國難財。
宋舞弊之說,是從宋與蔣的政治與姻親關係推論而來的。但實際上,蔣宋關係並不十分融洽,尤其是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期,蔣需要大量軍費,而宋以預算及會計程序為由加以限制,雙方時起爭執,後來又為史迪威事件大起衝突。蔣痛恨軍政大員不法牟利之事(如湯恩伯及孔祥熙),日記中多有批評,但卻並無指責宋貪汙之文字,抗戰之後,蔣甚至在一次國民黨會議上宣傳:「宋子文並不會貪汙,如果說見了貪汙而不查,這是我的責任。
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公認的足以說明宋子文「貪汙」的證據。
2、實際上,美援的使用有嚴格的監督制度,宋子文想貪汙也貪汙不了
當然,就目前資料而言,很難從正面來研究宋子文究竟有沒有貪汙。所以不妨嘗試從側面來探討這個問題,即從國民政府對財政監督制度方面去考察。1抗戰爆發後宋子文作為駐美代表談判先後達成的鎢砂借款、金屬借款、平準基金借款和後來宋子文以財政部長身份達成的5億美元借款,這些大數額的國際借款,在銀行開設帳戶和動用帳戶數額在當時已建立非常嚴格的制度。對戰時借款的動用總體上是有相應的制度約束的,並非個人行為。
再者,幾乎從一開始,美國陸軍和財政部就要求對援華租借物資有嚴格的控制和監督。租借物資的分配權由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軍火分配委員會掌握,中國不得派代表參加。
宋子文究竟有沒有以權謀私,就現有資料而言,尚無確鑿證據。當然,對此事蓋棺論定為時尚早。宋被世人懷疑,也是情理中事,其中既有時代因素,如日本宣傳之構陷;也有人為原因,如宋長期兼營公私重職,卻未謹慎、明確地劃分公私界線。
宋子文和蔣介石的關係
宋子文是宋美齡的哥哥,也就是蔣介石的小舅子。但是兩人不止是親戚關係。
蔣介石宋子文之間早就認識,因為宋美齡、宋慶齡或者因為宋靄齡的關係,而宋子文也早就投身於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在1928年以後,宋子文就完全投向蔣介石陣營,在國民黨內部負責財政方面的事務。
但他們兩人的關係在1932年以後出現一個明顯的變化,因為這個時候蔣介石在致力於剿共,剿共就需要花錢,花錢就需要通過財政部長宋子文。我們知道蔣宋之間,雖然都是國民黨的高官,但是他們個人的修養、個人的文化背景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宋子文在西式文化背景下長大,講究的是這一套西式做派,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講規則。蔣介石這個人是中國傳統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又是武人出身,因此他就不太講這一套西方規則。蔣介石認為,我讓你辦一件事,你必須得去辦,宋子文覺得你還得有一套程序,得按規則來。這樣一種衝突到1932年前後就非常嚴重,因為蔣介石要花錢,不僅僅是花買武器的錢,還有許多錢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比如說收買地方軍人,花幾十萬現金買這個軍閥,他習慣於做這樣的事情。宋子文覺得這麼做下去就亂了,萬一你沒用它收買軍閥,而是放入了自己的口袋,這裡面就會有問題,因此宋子文對這種事總是有點不情不願。因此蔣介石對宋子文就非常不滿意,說我讓你辦件事你總是辦不好,你總推三阻四,而宋子文這邊覺得,你來一張條子我就給你批幾十萬,我作為財政部長是要對國家負責任的,這麼下去萬一出事了,我怎麼負責任。
這個矛盾發展到蔣介石與宋子文徹底在政治上鬧翻,宋子文一氣之下說那我不幹了,你換別人幹。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之後,宋子文和宋美齡兩個人受命飛往西安調解,跟中共、張學良、楊虎城談判,把蔣介石成功地帶回了南京,沒有出什麼事。但是即便這樣一件事,對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件事,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蔣介石對宋子文某種程度上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