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動物園(動物園在早期關的不是動物)
2023-04-14 04:16:18 2
十六到二十世紀對於歐洲來說,是經歷了從文藝復興到宗教改革再到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升,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的高速發展的天堂;而對於那些「有色」人種來說,等待著他們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災難,黑奴貿易、莊園主奴隸主、被迫在動物園中被觀賞……這一樁樁一件件歐洲人眼中的巨額利益帶給他們的卻是滅頂之災,殖民主義正將他們拉入深不見底的地獄。
人類動物園正處於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歐洲,在15-16世紀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貿易路線不斷拓展,資本的原始積累不斷增加,逐漸成為世界範圍內財富與實力的代表,而在歐洲人眼中的代表著新土地新資源新財富的「新大陸」的發現,也使得各種族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文化差異與衝突就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日益明顯,在對於物質生活的要求得到滿足後,獵奇心理也不甘落後,殖民主義的藤蔓正悄悄纏繞上每一個歐洲白人的心頭。
為了給自己富足且無聊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和刺激感,一部分歐洲人將其他洲的接近原始狀態並與當時「文明」高度發展的繁榮的歐洲有著強烈的視覺衝突的「有色」人種如印第安人、非洲人、土耳其人紛紛販賣和誘騙到歐洲,利用他們外表形態的特點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對他們進行關押和展覽。
這些被關押著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被歐洲人從各大洲掠奪過來的。而那些身體某些部分與常人有些不一樣的人,則大部分是被奴隸主販賣過來的,被奴隸主販賣到歐洲,被安置在一個廣場的金屬搭建成的臺子上的獸籠裡的來自南非的少女薩拉,因為較為肥碩的臀部而長時間被歐洲人當做異類奇葩來觀看取樂。
同樣被觀看取樂直到去世的都不能重返故鄉的還有很多,Benga就是其中一例,他因為天生侏儒而引起奴隸主的注意,被販賣到歐洲後,就被放置在了一個動物園的猩猩籠子裡,他被迫與大猩猩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並且需要每天抱著大猩猩繞圈行走,以此來吸引遊客,但他吸引來的遊客賺的錢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分,而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1912年,他32歲,去世的那一天。
儘管這些身體特徵很有特點的人吸引了歐洲人的樂趣,給他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但時間一長,他們就想要追求更多的樂趣,而刺激又新奇的「剖屍」風靡一時。更加瘋狂的是,大把的遊客願意買票去觀看「公開屍檢」,那些動物園又憑藉解剖有色人種而賺的盆滿缽滿。
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這些動物園就已經十分普遍,巴黎、米蘭、紐約、倫敦、巴塞隆納隨處都可見到它們的身影。但賺錢的路永無止境,到了十九世紀中後期,一些歐洲人已經不滿足「人+動物」形式的運營方式,而是轉化為「全人」的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動物園。
他們大肆掠奪一些土著人居住地的資源,然後抓捕原始土著居民,將他們帶回歐洲,關在動物園特製的「村落」模型裡,讓他們在裡面進行原本日常生活的展示,就像如今博物館裡復刻的原始人捕魚打獵一樣,而不同的是在這些個動物園裡進行展示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在這裡不需要賣力的表演,不需要過多的技巧就可以每天都吸引二三十萬的遊客前來觀看、拍照或者是做研究,而這些遊客裡甚至有很多是來自皇家。動物園主們則將這些活的博物館繪製成海報,並美其名曰為「人類種族博覽會」。
「人類種族博覽會」的成功不僅吸引了更多的歐洲人加入進來,甚至吸引來了官方的注意。在1899年的一場國際性大型博覽會——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就有超過400名來自各洲的土著居民被展示出來,那次展覽會也吸引了超過2800萬人參觀,這些土著居民基本都是以裸體或者半裸體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有了官方的「支持」,民間的人類動物園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更加瘋狂。
隨著人類動物園的不斷發展,一些官方動物園不再單純的以盈利為目的——英國將清朝外交官葉名琛關押在玻璃籠內供英國人免費觀賞;在美西戰爭中勝出的美國曾將菲律賓人作為展品進行展出——而這些行為更多的是為了羞辱和踐踏一些國家的尊嚴。
關於文明的反思這場浩浩蕩蕩的人類動物園盈利活動,直到數個世紀後才被希特勒叫停。而在這觸目驚心的人類動物園從盛行到輝煌再到瓦解的背後,反映出的也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由輝煌到瓦解的過程。16-20世紀的歐洲比同一時期的其它大洲實力雄厚太多,也正是因為歐洲的輝煌才在世界範圍內掌握著絕對話語權,在面對能帶來巨額利益的土著人時,他們自然理所應當的將這些土著居民只是當作賺錢的工具,而不是與自己一樣的「人」。
這種對一切事物具有絕對掌握權的狀況終於在二十世紀之後,有了改變。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再加上新殖民勢力的出現,新舊殖民勢力對於權利的爭奪與變更,讓本就超負荷運轉的歐洲再難支撐起龐大又落後的殖民體系,也讓殖民時代告一段落。
但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並沒有隨著殖民時代的告別而消失,時至今日,民族平等的觀念依舊沒能深入人心,「種族平等」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仍在繼續,爭取「民族平等」仍舊是許多人關注的對象,是許多人窮極一生仍在奮鬥的目標。歷時四個世紀的殖民侵略,留下來的傷害已經不能估算,但它帶來的歷史意義卻值得被永遠銘記。在面對這一場場無煙的戰爭時,我們能做的就是關心、友愛、團結、互助每一個種族,放下心中的成見亦或摘掉有色眼鏡,儘自己的努力,為推動種族平等獻一份力。
文/笙簫盡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