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大勢逆小勢(順大勢)
2023-04-13 16:26:58 3
順大勢逆小勢?來源:人民網「國之重器有望向民營企業開放……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1月4日,《合肥市「十四五」民營經濟發展規劃》出爐(來源:2022年1月5日 人民網安徽頻道、合肥晚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順大勢逆小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順大勢逆小勢
來源:人民網
「國之重器有望向民營企業開放……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1月4日,《合肥市「十四五」民營經濟發展規劃》出爐。(來源:2022年1月5日 人民網安徽頻道、合肥晚報)
「堅持創新驅動與深化改革相結合」「鼓勵民營企業獨立或聯合承擔國家各類科研項目,參與國家重大科學技術項目攻關」「加快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鼓勵引導科技型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新年伊始,「科裡科氣」的合肥,就給民營企業送來了超值「大禮包」。
「網紅」合肥,氣象萬千,亮點紛呈。以民營經濟為例,合肥的民營經濟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直至今日,已經撐起「半壁江山」,為合肥氣質的養成,貢獻了強勁動力。
特別是近年來,合肥順應時代之勢,持續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十三五」期間,合肥的民營經濟增加值逐年攀升,2020年達到5349.7億元。到「十三五」期末,合肥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53%,貢獻了66%的稅收、70%以上的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94%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經濟對合肥穩定增長、提供就業、促進創新、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貢獻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同樣的,合肥圍繞「科創名城」建設,創新舉措頻出。從被國家列為首個「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開始,合肥就率先從破除科技體制機制的沉痾入手,啟動了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一路狂奔的合肥,勇於探索科技體制創新,不斷破除體制機制的「隱形樊籬」,前瞻性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深藏於「科技富礦」中的生產力集中釋放出來,打造出了個性鮮明的「合肥模式」。
所有的過往,都是為了成就明天的序章。踔厲奮發,就是持之以恆的不怠篤行。
百年變局與複雜形勢交織的今天,民營經濟面臨新的挑戰,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不斷出現,難點、痛點、堵點頻發,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捲簾門層出。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黨委政府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步子該如何邁,才能更穩健?如何用強大定力穿越不確定性?
首先需要明白一點的就是,不闖,才是最大的失敗;不幹,才是最大的輸家。正因為難幹,才讓人覺得難得;只有多幹,才能多得。唯有政企同心、相向而行,才能更進一步,制勝未來。
只有謀大勢、觀大局,方能幹大事。此間,需要各級黨政官員勇於擔當、善於擔難、樂於擔苦、敢於勇闖,從而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
要吃透、把準、用足中央精神、國家政策。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
要打破藩籬、打碎桎梏。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各地各部門要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使有關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站在高起點上,合肥立下了「十四五」民營經濟發展的Flag:力爭到2025年,民營經濟佔GDP比重超過55%,年均增長8%左右。為民營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合肥已形成了一條特有「成長路徑」,不斷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提供資金扶持、投融資、人才培訓、技術對接、政策諮詢和對標診斷等多層次全方位服務。
新年剛剛啟程,合肥就亮出「大招」,出臺《合肥市「十四五」民營經濟發展規劃》,使出渾身解數,力促民營經濟大展宏圖、大放異彩。
「科裡科氣」,是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之一。科教資源,是合肥最大的資源稟賦之一。比如,在2021年中國科技10項重大突破中,就有4項與合肥有關。
合肥從科技創新著眼,從最好的資源入手,為民營企業打開了更多的窗戶,讓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共同驅動,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動力更加強勁,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這次,合肥甚至將「國之重器」向民營企業開放,體現了改革的胸襟、發展的格局、前行的執著。以改革者的面貌深化改革,以創新者的姿態勇敢創新,以開放者的胸懷擁抱開放。
常說的「順勢而為」,順的什麼勢?順的就是發展大勢、市場大勢、科技大勢,唯有如此,方可成就新時代新徵程的「大事」。
所謂「天地革而四時成,順乎天而應乎人」。合肥的這種順勢、破局、創新、變革,正應了這句話: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在安徽「拉高標杆、爭創一流,做實幹擔當的表率」新徵程中,要想成為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必須步子再快一點、幹勁再衝一點,才能讓前行的每一步都出色、出彩、出眾。
前行的路上,每一次微小的突破、創新、進步,都會擦亮一個小火苗,積聚多了,就成了熊熊的如椽之炬。
(責編:範曉琳、張磊)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