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格為什麼跌這麼多(從一箱難求到打折甩賣)
2023-04-14 01:07:04 3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馬歡
2021年,海運價格暴漲讓世界各大航運公司賺翻,但如今,這樣的好日子似乎已經到頭了。
世界盃、感恩節和聖誕季即將陸續來臨,全球海運市場卻寒意陣陣,各大海運航線的運價出現大幅度下跌。
「中南美航線運費從7月份的7000美元,已經跌破到10月的2000美元了,跌幅超過70%,」一家海運貨代業務人透露,與中南美航線相比,歐美航線更早就開始下降。
目前運輸需求表現疲軟,多數遠洋航線市場運價繼續調整走勢,多個相關指數繼續走低。
如果說2021年是全球港口堵塞、一箱難求的盛況,那麼2022年,則是廠家倉庫積壓、打折甩賣的局面。
當地時間11月3日,被視為「全球貿易晴雨表」的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之一,日前該公司警告稱,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而這將拖累海運的未來訂單量。馬士基預計,今年全球貨櫃需求將下降2%-4%,低於此前預期,不僅如此,2023年貨櫃需求也可能出現萎縮。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為什麼跌了?
2021年全球航運有多緊俏?
宜家、可口可樂、沃爾瑪和家得寶等零售商以及其他一些貨主公司、貨代公司都曾購買過貨櫃,租用過貨櫃船,甚至是成立了自己的航運公司。
然而今年,市場急轉直下,全球海運價格暴跌,這些企業發現,2021年購買的貨櫃和船,已經維持不下去了。
目前,宜家已經賣掉了去年購買的貨櫃,宣布放棄貨櫃戰略,將專注於其他供應鏈解決方案。在給媒體的回覆中,宜家表示:「我們的確在2021年冬季貨櫃短缺期間,決定臨時購買貨櫃,以支持我們的海運合作夥伴(貨櫃運輸公司)。不過隨後我們就已經售賣掉了這些貨櫃,宜家的供應鏈部門也並不想長期發展這樣的商業模式。」
分析認為,航運旺季,運費卻在下降,主要原因在於,不少貨主被去年的高運費刺激到了,紛紛提前好幾個月裝運了貨物。
據美國媒體透露,2021年,受供應鏈影響,全球各大港口堵塞,貨物積壓,貨櫃船遭到哄搶,這一年海運航線的運費飆漲了大約10倍。
今年製造商們得到了去年的教訓,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全球零售商巨頭,都比往年更早裝運貨物。
與此同時,困擾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脹問題,使得消費者需求受到打擊,購買慾望遠不如去年強烈,市場需求也大不如預期。
目前,美國的庫存銷售比達到幾十年來的高點,沃爾瑪、Kohl's和Target等連鎖店囤積了太多消費者不再迫切需要的東西,比如日常服裝、家用電器和家具。
此前,沃爾瑪執行長Doug McMillon表示:「與去年相比,食品的通貨膨脹率比我們預期的要多,而客戶由於需要為食品的通貨膨脹買單,所以減緩了對普通商品的支出。」
McMillon也提到大量庫存的問題,並指出沃爾瑪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內解決大部分或全部的過剩庫存。「32%的(庫存)增長比我們預期的要高。」
庫存積壓導致零售業不得不減少海外供應商的訂單。8月份,沃爾瑪取消了近10億美元的訂單,Target則取消了超過15億美元的訂單。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2023年還要跌
來自需求端的訂單下降,讓航運公司的業務隨之下滑。
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馬士基,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7%,經常被視為「全球貿易的晴雨表」。在最新的一份聲明中,馬士基表示:「很明顯,目前需求已減少,供應鏈擁堵也有所緩解,「該公司認為,海運利潤將在未來幾個時期下降。
馬士基執行長Soren Skou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要么正在陷入衰退,要麼很快就會陷入衰退。」
他直言,通脹等不利因素嚴重影響消費者信心與購買力,「全球貿易正在倒退」。
他的預測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相似。此前,WTO預計,全球貿易增速將從2022年的3.5%左右放緩至明年的1%。
貿易活動放緩或可緩解供應鏈承受的壓力並降低運輸成本,從而幫助減輕價格上行壓力。這也意味著全球經濟發生萎縮的可能性上升。
「全球經濟面臨著多方面的危機。」WTO警告稱。
馬士基表示,未來全球經濟的一些不確定性,將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進而影響全球運輸和物流需求。
該公司預計,由於全球宏觀經濟的不利因素,2023年的風險向下行傾斜,全球貨櫃市場將大致持平,甚至會負增長。
不過,全球第五大集運公司赫伯羅特執行長Rolf Habben Jansen指出,市場總是反應過度,但他相信,航運業總會反彈。
Jansen表示:「今年夏季,我們看到許多進口商為提前到貨而大量訂貨,因此許多貨量提前抵達。結果港口擁堵緩解,庫存過剩,每個人都在瘋狂地削減訂單。我們已經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我們在等待下一步。因為我很確定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又一次過度反應。在現階段,消費需求實際上是相對健康的,未來,我相信我們可能會看到反彈。」Jansen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