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食人蟲(復活死人的亡靈黑經)
2023-04-14 00:43:27 2
你最喜歡哪部冒險電影?
作為商業電影的重要類型,以冒險為主要賣點的電影紅極一時。
和單純靠各種大場面或者巧妙的武術奇觀的動作片不同,冒險片因為異域風情,險象環生的情節設置,一直是合家歡的代名詞。
由於冒險片牽扯到各種都市奇談,怪力亂神,神話傳說,在某種程度上,被不少影迷看作是了解異域文化的敲門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奪寶奇兵》系列。
該系列以哈裡森·福特飾演的考古學家「印第安納瓊斯」為主角,通過尋找失落的約櫃」、與亞洲魔宮的邪惡宗教鬥智鬥勇等一系列經歷,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劇情。
《奪寶奇兵》的蹤跡涵蓋歐洲、亞洲等地,在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的尋寶途中,時刻想要置他於死地的反派勢力,來路不明的美女,險象環生的機關陷阱都叫人嘆為觀止。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奪寶奇兵》就是冒險電影的代名詞。
1995年,《勇敢者的遊戲》開創了遊戲沉浸式冒險題材的新題材。
主角們隨著冒險棋的行進,會遭遇棋盤格子內所描述的事件,各種野生動物和災難輪番出現,人們受到威脅,只有玩完遊戲才能拯救世界。
這種新穎的冒險方式讓觀眾眼前一亮,腦洞大開的《勇敢者的遊戲》也順勢獲得了2.62億票房的優異成績。
由於《勇敢者的遊戲》深入人心,之後發行方哥倫比亞公司更是相繼推出了3部續集,新《勇敢者的遊戲》更是找來巨石強森擔當主角,可見冒險題材多麼經久不衰。
除了《奪寶奇兵》《勇敢者的遊戲》,講述美國開國時期財寶埋葬地點的《國家寶藏》系列也頗具代表性。
那時的尼古拉斯·凱奇還沒有成為爛片之王,很多外國觀眾通過《國家寶藏》了解到美國成立、華盛頓等美國歷史,真正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古墓麗影》《加勒比海盜》等冒險電影更是一舉將安吉麗娜·朱莉、約翰尼·德普等人推向一線明星寶座,都從正面說明大眾對冒險題材的喜愛。
借著好萊塢冒險題材的這股風潮,華語電影也出現了不少至今仍被譽為經典的冒險片。
成龍的《龍兄虎弟》《飛鷹計劃》,力圖打造屬於中國的「印第安納瓊斯」,亞洲飛鷹更是成為成龍履歷中的標誌性人物。
而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衛斯理》系列,摻雜了外星文明、東南亞蠱術等元素,利用血腥噁心的特效成為不少觀眾的童年陰影。
周潤發、李子雄、許冠傑、劉德華都曾參演過衛斯理,可惜當時的香港電影沒有打造IP的理念,白搭了衛斯理小說中天馬行空的創意。
和上述以激烈刺激,充滿視覺奇觀為主打賣點的電影不同,大陸的冒險片更熱衷於盜墓這一特殊尋寶題材。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1989年上映的《夜盜珍妃墓》,此片也被譽為內地最早的盜墓片原型。
由於影片充斥了各種血腥、詭異元素,很多觀眾都是把這部電影當做恐怖片看的。
時至今日,以《鬼吹燈》《盜墓筆記》為原型的盜墓片依舊是華語冒險電影的主力軍。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作品外,1999年上映的《木乃伊》也是被經常影迷提及的一部冒險佳作。
作為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該片滿足了觀眾對於埃及金字塔、木乃伊的所有幻想。
得益於現今的電腦特效,影片中出現的密密麻麻的可怕聖甲蟲,木乃伊把人類一個個吸食逐漸恢復血肉的鏡頭成為不少觀眾的童年陰影。
在沿用了美式恐怖片殺人狂逐一追殺受害者的驚悚套路外,時不時出現的小幽默讓影片張弛有度,達到了極高的娛樂性。
之前曾執導過《森林王子》《極度深寒》的史蒂芬·索莫斯對於冒險片駕輕就熟,保證了影片暢快淋漓的敘事節奏。
由於影片票房口碑雙豐收,《木乃伊》更是在2年後相繼推出了兩部續集,豐富了主線故事,形成了獨立的「木乃伊宇宙」。
直到今天,仍有超過12萬人給《木乃伊》打出「五星好評」,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更是吸粉無數,成為冒險動作片中的金童玉女,成為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廢話少說,就讓叉叉為大家帶來1999年的冒險電影《木乃伊》。
影片一開始就是向觀眾展現了一場皇室謀殺案:
大祭司伊莫頓和法老愛妾安蘇娜私通,二人合力殺死了法老。
安蘇娜為了掩護伊莫頓當場自殺,而伊莫頓也因為法老守衛的闖入,導致復活安蘇娜的計劃破產。
伊莫頓被施以最惡毒的「蟲噬」,被製成木乃伊埋葬在亡靈之城哈姆納塔,可當他一旦解開詛咒,勢必會席捲世界,塗炭生靈。
時間來到3000年後,圖書管理員伊芙琳和哥哥強納森意外得到了一個神秘的盒子。
通過盒子留下的地圖,伊芙琳得知傳說中的亡靈之城哈姆納塔是真實存在的,相傳那裡蘊藏著大量的珠寶和神奇的《太陽金經》。
兩人用高昂的價格,把曾經去過哈姆納塔的落魄士兵歐康納從絞刑臺上救下,再加上典獄長的強行加入,4人正式組成了探寶小隊。
除了歐康納4人,還有幾名美國人對哈姆納塔的財寶虎視眈眈。
在行進途中,還不時出現蒙面的神秘刺客小隊從中攪局,這趟尋寶之旅註定不會風調雨順。
經過長途跋涉,眾人終於來到了哈姆納塔。
雖然哈姆納塔機關重重,典獄長和美國隊的幾名成員相繼殞命,好在眾人有所防備,主力軍沒有受到損失。
就當眾人如火如荼地進行探索時,卻遭到了蒙面神秘人的再一次警告,利慾薰心的眾人顯然沒當回事,反倒是認定了哈姆納塔寶藏的傳說千真萬確。
通過牆壁和古書上的線索,兩組人馬各有收穫,伊芙琳等人發現了一具生前遭受了巨大折磨的木乃伊乾屍;美國人那邊則找到了能復活死人的《亡靈黑經》。
好奇心極強的伊芙琳沒有聽從勸阻。用之前的盒子打開了《亡靈黑經》,卻不想意外念出咒語,喚醒了死去三千多年的大祭司伊莫頓。
伴隨著鋪天蓋地的蝗災,數量多到頭皮發麻的吃人聖甲蟲,伊莫頓將按照預言血洗人間,給人類帶來十大災難。
凡是打開過《亡靈黑經》盒子的人都會被伊莫頓抽掉五臟六腑,吸成乾屍。
之前曾經碰過盒子的美國人分別被伊莫頓吸成乾屍,儘管歐康納等人一再提防,可伊莫頓還是成為了完全體。
伊芙琳的圖書館領導和蒙面神秘人表明了自己的守護者身份,原來為了預防伊莫頓復活,法老守衛軍世代守護著哈姆納塔。
而伊莫頓之所以屢次三番放過伊芙琳,是因為他要為自己死去的愛人安蘇娜尋找祭品。
按照古籍墓碑的記載,如今唯一能打敗伊莫頓的只有象徵法老權利的《太陽金經》。
為了拯救被伊莫頓擄走的伊芙琳,幾人再次返回了哈姆納塔,並與伊莫頓手下的木乃伊展開激戰。
危急時刻,強納森念出了《太陽經》的咒語,控制了法老的親衛軍,將剛剛復活的安蘇娜殺死。
而伊莫頓的神力也被收回,成為普通人,再次變成了木乃伊。
隨著伊莫頓的滅亡,整個墓穴土崩瓦解,眾人逃出哈姆納塔。
與其他影片高大上的人物形象不同,《木乃伊》中的角色都很可愛,絲毫讓觀眾討厭的角色存在。
大男子主義,愛逞能的奧康納;偶爾迷糊,喜歡鑽研古埃及文明,關鍵時候不掉鏈子的伊芙琳都對得上主角的定位;
作為奧康納的大舅子,強納森絕對是本片的喜劇擔當,表面看似貪財、不靠譜,關鍵時刻神助攻,讓觀眾不得不愛上這個大配角。
而一直給主角團搗亂的反骨崽班尼則詮釋了自作孽不可活,影片最後讓他落入聖甲蟲的包圍也算是惡有惡報。
除了角色討喜,伊莫頓施法的幾個大場面現在看來依舊魄力十足。
掀起的沙塵暴,在吸食人類後皮肉逐漸恢復的過程都能看出特效工業的進步。
而在伊莫頓復活後的幾場吸食人類的片段中,導演刻意加重了影片的懸疑氣氛,比如第一個美國探險家被害時,特地讓他的眼鏡掉落,觀眾和他一樣感受視線模糊的緊張感。
正是由於影片調動了觀眾的各種情緒,才讓此片毫無冷場,高潮迭起,導演對節奏的把控真的令人佩服。
影史上最悲催的反派:為愛執著的大祭司伊莫頓和安蘇娜相比男女主角嬉笑怒罵,患難見真情。反派伊莫頓和安蘇娜跨越三千年的愛戀確實更令人觸動。
在動機上,伊莫頓並不算十惡不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愛人安蘇娜。
為了愛人,他不惜觸犯天條,手染鮮血,儘管被製成木乃伊,收到蟲噬,伊莫頓依舊沒有放棄俘獲愛人的想法。
如果伊莫頓是主角,整部影片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悲劇,可惜導演為了突出影片的正邪衝突,只好讓伊莫頓靠吸食人類的設定來突出他的殘暴。
可能是為了回應觀眾的質疑,導演在續集《木乃伊歸來》中特地安排了安蘇娜臨陣脫逃,拋棄伊莫頓的橋段,這對跨越千年的情侶以這種方式結束。
伊莫頓看著安蘇娜逃跑的身影更是令人心碎。
反倒是更加激起了影迷的憤慨,這也直接導致《木乃伊歸來》的口碑遠不及第一部。
關於《木乃伊》電影的一些幕後故事1.在籌拍之初,男主角的候選人有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這些好萊塢一線男星,可惜並沒有人瞧得上這個爆米花劇本。
反倒是剛剛憑藉《人猿泰山》小有名氣的布蘭登·費舍毛遂自薦,撿了個大便宜。
2.由於《木乃伊》叫好又叫座,在影片上映第2天,導演就接到了環球影業的電話,宣布籌拍續集的計劃。
在2年後原班人馬推出了《木乃伊歸來》,這次更是將故事背景牽扯出實力更為強大的「魔蠍大帝」和神話人物「死神阿努比斯」。
3.導演剛開始打算讓法老守衛隊長把整張臉塗滿彩繪,但礙於演員是在長得太帥,為了讓觀眾欣賞到演員的神顏,只好取消了了這個想法。
4.在拍攝伊莫頓被做成木乃伊的一場戲時,演員阿諾德·沃斯洛真的被嚇到了,所以觀眾不難看出他眼神中透露的恐慌多麼真實。
5.蝗災的一場戲是全片NG次數最多的鏡頭,因為演員實在受不了蟲子在身上爬的感覺。
6.《木乃伊》在上映時掀起全球觀影熱潮,卻唯獨在埃及本土遭到口誅筆伐。
因為影片中的大反派伊莫頓,其實是埃及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民眾更是將伊莫頓奉為「半神」,影片抹黑聖賢的做法,自然遭到了埃及本土的抵制。
到了第三部,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國,同樣遭到了國內觀眾的集體吐槽,徹底讓《木乃伊》系列走到了盡頭。
讓主打埃及沙漠元素的《木乃伊》徹底變了味道。
23年過去了,《木乃伊》的劇組成員早已物是人非,但即使放在現在這部電影仍具有很高的觀賞性,作為冒險片的傳世之作被影迷廣為傳頌。
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木乃伊》和《奪寶奇兵》哪個更經典呢?
本文為叉叉看片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