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一斤棉花和一斤鐵一樣重(不要被生活中的常識迷惑了你)
2023-04-14 06:47:28 3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我們一家一致認為現在外出旅遊還存在安全風險,所以五一小長假期間沒有外出旅遊,選擇回到了農村老家陪孩子的爺爺奶奶過一下田園生活。吃完午飯,老人小孩都午休了,老公閒著沒事,就躲在南屋裡玩手機。
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他在那裡一個人在那裡傻樂,偷偷地笑。我心裡懷疑,這傢伙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嗎?我氣呼呼的說:偷樂什麼?老實交代。老公停止笑聲,跟我解釋,沒有什麼,我在群裡發了個題目,好多人做錯了,哈哈哈。我接過他手機一看,這傢伙果然又在群裡發題目跟大家玩,題目很簡單,結果居然有好幾個人做錯了。
一噸鐵和1000斤棉花哪個更重?
題目是一噸鐵和1000斤棉花哪個更重?大多數低年級的小朋友和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家長都做對了:肯定是一噸鐵更重啊。 沒想到還有幾個做錯的,居然認為一樣重。
老公給我分析說,說一樣重的人都是以前做過類似的題目,比如問一噸鐵和一噸棉花哪個更重?兩者當然是一樣重的了。這個題目裡有一個小陷阱,就是比較一噸鐵和1000斤棉花,對於小朋友來說,主要是考察單位的換算:1噸=1000千克=1000公斤=2000斤,2000斤的鐵肯定是要比1000斤的棉花重的。說一樣重的人肯定是忽略了鐵和棉花的重量,根據自己以前做過的題目,根據以前的經驗,想當然的認為還是兩者一樣重,經驗主義害死人啊。(我覺得主要是他們疏忽大意了,沒有注意兩者的重量,一個是一噸一個是1000斤,所以才犯的錯。這就提醒我們在教育小朋友的時候,一定要細心細緻,看清楚題目的要求。當然我們也不要被生活中的錯覺所迷惑,比如說我們拿著一斤鐵和一斤棉花的時候,可能覺得鐵會更重一些,這主要是鐵的密度比較大,棉花的密度比較小,導致給了我們一種錯覺,覺得同樣重量的鐵更重一些。)
總結: 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有心理素質的綜合培養。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僅要讓他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性的東西,還要培養他們認真細心,細緻的心理素質,避免定勢思維;培養他們科學精神,相信科學,不要被生活中的錯覺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