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大排檔怎麼吸引顧客(海鮮大排檔顧客不用消費)
2023-04-14 09:53:32 1
海鮮大排檔,顧客不用消費,只收加工費,你知道暗藏什麼套路嗎?
導語:之前有幾個東北的朋友去海南三亞旅行,他們甚少吃海鮮,就想在三亞飽吃一頓。於是一行人就去了春園海鮮廣場一趟,買了不少海鮮,有和樂蟹、石斑魚、芒果螺、蟶子、象拔蚌、皮皮蝦、基圍蝦等等。買完了海鮮之後,當然就要烹飪海鮮,這時一個小姑娘熱情地走過來,說自己是本地人,可以帶她們去一家便宜的海鮮大排檔,不用任何消費,只需要收加工費即可,而且價格還特別便宜。
幾個朋友看著小姑娘皮膚黝黑,普通話還帶有當地的口音,想著加工費也不貴,就跟著小姑娘帶來海邊的一家海鮮大排檔。他們拎著大包小包的海鮮剛走到門口,老闆就急匆匆出來迎接了,還一再強調只收加工費,並且還遞給他們一塊價格表,上面顯示著各種海鮮的具體加工費用。
按海鮮品種的不同,有的按「斤兩」收費,有的按「個」收費。至於怎麼烹飪,幾個朋友也不知道,就按照老闆的做法來,怎麼好吃怎麼做。
不過,等全部海鮮做好端上桌之後,朋友發現分量似乎少了,有的海鮮味道有點奇怪,最後結算下來的價格,還大大超出了預期。後來找到老闆來理論,也是各種理由來敷衍,末了,朋友只好妥協,付清了帳單,吃了一頓不是那麼愉快的海鮮盛宴。
其實,這些海鮮大排檔,口口聲聲說顧客不用消費,只收加工費,其中暗藏著不少套路,你都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
套路一:背後做手腳,造成短斤缺兩海鮮做好之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縮水,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如果你發現分量缺得太明顯,極有可能是海鮮大排檔給你做少了。例如你原先買了三斤的梭子蟹,店家只給了做了兩斤半,或是你買了兩斤的大對蝦,店家給你拿走了半斤。
套路二:偷換成相似或便宜的其他海鮮有的海鮮的外貌確實長得非常相似,例如竹蟶和海蜆子,如果不仔細觀察,確實看不出來。實際上,竹蟶是要比海蜆子更長一些。蛤蜊和白蜆也長得很像,不過白蜆的價格是蛤蜊的10倍之多,市場價要50元左右一斤。這些偷換成相似的其他廉價海鮮,也是海鮮攤檔的套路之一,特別是對於海鮮品種不熟悉的遊客。
其次,有的商家會把新鮮的海鮮替換成冷凍的,大家都知道,新鮮和冷凍這兩種食材,價格就有差別了,而口感和味道更是相差甚遠。於是店家在烹飪的過程中,就加入了各種重口味的調味料,以掩蓋冷凍海鮮的味道,讓顧客品嘗不出來。
套路三:收取餐具費用店家只是說顧客不用消費,但是吃海鮮一定要用到餐具。海鮮大排檔的餐桌上,每個位置都擺放一套用塑料密封的消毒餐具,顧客很自然就打開使用了,但是這個需要額外收費,但是顧客完全不知情,結帳時也會加入到帳單之中。
套路四:酒水價格翻幾倍吃海鮮大餐怎麼少得了酒水呢,海鮮大排檔都是不讓顧客自帶酒水的,那怎麼辦呢?我們只能在店內點酒水,不過,啤酒和飲料的價格比便利店貴了好幾倍,吃飯時渴了,不喝點飲料難受啊。有的人還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一頓下來就喝了半個桌子的啤酒,最終的帳單自然就超過了預算。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