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人林兆華出國(北京各劇場中秋假期好戲連臺)
2023-04-14 09:45:48 1
中秋佳節,北京各大劇場都有精彩演出呈現,為首都觀眾帶來豐富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年一度的2018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也在京舉辦,此次演出季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為廣大觀眾帶來10個院團演出的21臺劇目,全面展示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創作成果和藝術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面貌,搭建展示、交流、學習和惠民平臺,打造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品牌。
名角名導名劇集中上演
由著名導演林兆華執導的話劇《三姐妹·等待戈多》,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20年前,林兆華導演創意性地將契訶夫與貝克特這兩位戲劇大師創作的二十世紀世界劇壇代表作《三姐妹》與《等待戈多》進行後現代拼貼,由此成就了這部劃時代的實驗戲劇經典之作。此次該劇復排重返舞臺,由當紅新星張若昀、黃璐領銜主演,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據悉,這五場演出結束後,該劇將暫時封箱,不再演出。
2018年第二屆老舍國際戲劇節的重頭劇目之一、香港話劇團口碑之作《親愛的,胡雪巖》連續三天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該劇由五度獲得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劇本獎」的香港資深劇作家潘惠森編劇,著名導演司徒慧焯執導,講述了胡雪巖一生的跌宕起伏,也帶出了整個晚清社會各個階級的風雲變幻、國運興衰,引發歷史與當代、個人與社會的對話與思考,耐人尋味。
在中間劇場「科技藝術節」上上演的是香港著名戲劇導演鄧樹榮攜手白光劇社排演的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薩拉·魯爾的作品《戈登的手機》。女主人公通過手機走進了死者的世界,並一點一滴拼湊出死者神秘的人生軌跡。作品以手機這個已經無法被人類割捨的外掛「器官」為切入點,拋出問題:人和人之間如何才能有效溝通相互了解?科技的發展究竟會讓人與人之間更為親密,還是更疏遠?科技時代背景之下,生與死的界限到底在哪裡?
9月22日至24日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上演的《呼吸》,由優秀青年演員孔雁和李嘉龍主演。該劇以一個自由音樂人和白領女博士糾結「要不要孩子」的討論開始,簡約精準的視覺設計、流暢自如的表演方式、舉重若輕的導演詮釋,讓人們在不容喘息的世界裡,能夠深深呼一口氣,獲得一次重新審視生活的機會。
由郭啟宏編劇、唐燁導演的北京人藝古裝大戲《天之驕子》將在首都劇場上演至26日,聚焦古代知識分子命運,語言詩意浪漫,又充滿智慧與機鋒,一場智謀、權術、才思和人性的較量就此展開,帶觀眾去尋找曹植、曹丕這些熟悉的歷史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
由滬上京劇名角史依弘主演、上海京劇院擔任演出團隊的「梅尚程荀·史依弘京劇專場」,受邀作為北京國家大劇院夏季演出季重頭劇目昨天和今天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天。今晚演出荀派的《金玉奴》和程派的《春閨夢》。值得一提的是,和史依弘一同挑戰荀派《金玉奴》的,還有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和京劇名醜金錫華。
由王甦編劇、付俊淇導演、森劇社製作的話劇《大醫》今晚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演出,這是一出反映中醫藥文化傳承革新的匠心之作,以清代名醫王清任的傳奇故事為基礎,描繪他在中醫改革創新之路上作出的艱辛探索,求真務實的嚴謹態度,展現古代醫者如何對待患者生命、如何對待醫學發展的內心剖析和精神力量。
話劇《親愛的,胡雪巖》
國家藝術院團重視創新
2018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也將精彩紛呈。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船歌》在經過了一年多的採風創作、一個半月密集的排練、打磨後,於9月21日至9月25日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正式首演。該劇由劉深編劇,姜濤執導,演員韓文亮、原華、李建鵬、師悅玲、郭犇、馬迎春等參與演出。描寫了特區一個小漁村幾十年來的巨大變化,刻畫了漁民出身的梁海濤和外來打工妹林秀英為代表的特區人的藝術形象,表達了他們內心深處對新生活的嚮往,書寫了他們的青春與愛情,詠唱了建設者的奮鬥精神。
國家京劇院新創排的現代京劇《生死契約》,於9月24、25日在梅蘭芳大劇院首次與觀眾見面。秉承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精神,《生死契約》劇組主創、主演分別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間六次赴故事發生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安徽省蚌埠市高埂村、大孔村進行採風工作,力求站在新時代高度回望小崗改革精神、以京劇藝術的形式呈現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十八位農民立下生死契約、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故事,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進行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感人壯舉。
9月28日至30日,由國際著名芭蕾編導大師史蒂文森為中央芭蕾舞團編排的芭蕾舞劇《灰姑娘》將在天橋劇場上演。史蒂文森早在1978年就曾跟隨第一批美國政府代表團來華訪問,被認為是「開啟連結新中國芭蕾與世界的第一人」。他曾為中芭排演經典名劇《淚泉》,40年後的今天,他以82歲高齡再次為中芭排演《灰姑娘》。本次《灰姑娘》為樂團擔任指揮的是西班牙指揮家帕布洛·米耶戈。
兒童劇《月亮草》是中國兒藝2018年最新創作的一部兒童劇,也是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的開幕式劇目,於9月22日至24日在中國兒童劇場再度亮相。該劇靈感取自《聊齋志異》中的《嶗山道士》,整個故事在風格樣式上秉承民間故事中傳統的諷刺與幽默,通過喜劇的方式,風趣地傳達出深刻的主題。
另外,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首屆「秋日童心演出季」,從9月30日到10月5日將在北京劇院推出《故宮裡的大怪獸之吻獸使命》、《奇幻森林大冒險》、《三隻小豬》和《魔法泡泡城》等4部劇目14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