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個人的回鍋肉怎麼做(葦悶墩er)
2023-04-14 04:03:22 4
20多個人的回鍋肉怎麼做?就是那麼豪橫如果螃蟹是橫著走,那麼回鍋肉也可以記得許多年前,回鍋肉還是「回鍋肉」,我在樂山的一個支楞攤兒上吃的它那時候,它還不是大刀所賜,片兒也沒有那麼大,大概只有一寸寬、兩寸長受熱均勻的肉片兩頭翹起,形如「燈盞」,因而有了「燈盞窩兒」的綽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20多個人的回鍋肉怎麼做?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20多個人的回鍋肉怎麼做
就是那麼豪橫。如果螃蟹是橫著走,那麼回鍋肉也可以。記得許多年前,回鍋肉還是「回鍋肉」,我在樂山的一個支楞攤兒上吃的它。那時候,它還不是大刀所賜,片兒也沒有那麼大,大概只有一寸寬、兩寸長。受熱均勻的肉片兩頭翹起,形如「燈盞」,因而有了「燈盞窩兒」的綽號。
有人問,支楞攤兒是個啥?其實吧,支楞攤兒就是大排檔,攤子在外面,炒鍋在街邊,吃菜喝酒的人也都淪為了「街邊客」,顯得格外有江湖氣。如果說,支楞攤兒是「飯館兒」的江湖,那麼「回鍋肉」也是江湖菜中的一位大咖。
大咖歸大咖,回鍋肉味道好卻廉價,粗獷也透露著一絲細膩。與回鍋肉不同的是,樂山還有一道名菜東坡肘子更加彪悍,當你狼吞虎咽的時候,仿佛忘記了它與蘇東坡有什麼關係,軟糯的詩意似乎只能用舌尖和口腔感受。
但是在回鍋肉的家族裡,也有一個「巨人」,那就是大刀回鍋肉。普及川菜美食的網紅廚師阿偉,用現場做菜視頻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這道菜。刀必須是大刀,沒有幾斤重,也不好意思叫「大刀」,肉不是「五花肉」,而是肥瘦均勻的臀肉,也叫「二刀肉」。
用北方話說,大刀回鍋肉透露出一種「霸道」,將回鍋肉家族中的一眾成員兇狠地比了下去。大刀回鍋肉,一片三兩重。據說,能吃兩片的,就算江湖俠客,能吃三片的,那就算「大胃王」級別的老饕。我愛吃,但是飯量一般。一片肉,幾乎頂到了胃。大刀回鍋肉的「情侶」是一碗香噴噴的米飯,濟南人稱為「乾飯」,所謂「幹」,是「乾燥」的「幹」,有別於「溼」,而不是「幹活」的「幹」。當然,大刀回鍋肉絕對是「乾飯人」的最愛,三片肉,兩碗飯,整就整個「天昏地暗」。
大刀回鍋肉也叫連山回鍋肉,發源地是四川廣漢的連山鎮,由戴氏兄弟「發明創造」,那一年我才三歲。這道菜誕生於1986年,戴氏兄弟在連山供銷社飯館兒做廚師。或許這戴氏兄弟也有些無與倫比的「江湖豪氣」,才把這回鍋肉的肉片斬得如此之大。雖然大刀回鍋肉如此豪橫,但也是「色香味」俱全,並於2007年申請為德陽市的「非遺」。如果你去廣漢參觀三星堆,一定別忘了去吃一盤大刀回鍋肉。
回鍋肉是川菜之「魂」,除了搭配一碗熱乎乎的乾飯,還適合搭配什麼菜呢?讓我說,還是那盤麻婆豆腐。回鍋肉和麻婆豆腐仿佛一對白頭偕老的夫妻,不管是闖蕩江湖,還是雄居一方,都必須是「一起上陣」,甚至讓我想起周星馳電影《功夫》裡的包租公和包租婆。
無論是大刀回鍋肉還是家常回鍋肉,都離不開那一把「青蒜苗」,如果沒有它,回鍋肉也將黯然失色,即使搭配一碗食神版的黯然銷魂飯,也無法「挽救」。如今,回鍋肉已經走出了四川盆地,來到了五湖四海。回鍋肉的各種「創新」也是層出不窮。幾年前,我在上海某古鎮上的蒼蠅館兒吃過一道回鍋肉,裡面沒有青蒜苗,取而代之是捲心菜(四川人稱之「蓮白」),顛覆了我對回鍋肉必須搭配青蒜苗的認知,那盤蓮白回鍋肉似乎也別有一番風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