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孫策死因(孫策為什麼會英年早逝)
2023-04-14 08:50:48 2
【說明:本文為同款視頻文字版】視頻地址:http://mp.toutiao.com/preview_article/?pgc_id=6902380578436448771
讀史使人明智,鑑以往而知未來。大家好,我是歷史文學愛好者小白。今天小白給大家帶來的課題是:東吳孫堅、孫策為什麼會英年早逝?這對英雄父子死得到底冤不冤?開始之前我首先聲明一下,本視頻解說的主要參考依據來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那《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對裡面的英雄人物都有所耳聞。孫堅和孫策呢,也是這些英雄裡面的佼佼者,但是為什麼這對英雄父子在歷史舞臺上呆的時間如此短暫,兩人都沒能引領東吳走向最終的輝煌呢?今天小白就嘗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孫堅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孫堅的赫赫戰績:孫堅十七歲時以「錢塘智鬥海賊」事件聞名天下,後受命領兵鎮壓「陽明皇帝」許昌,在破黃巾戰役中屢立戰功,奉詔討伐長沙叛賊區星,興義兵圍剿亂臣董卓,身經百戰,無往不利。
孫策
再來看孫策,在孫堅的這些子嗣中,孫策是最像孫堅的。孫堅死的時候,當時作為孫堅長子的孫策只有十七歲。而當時孫堅的勢力盡被袁術收入囊中,孫策只能忍辱負重,待有朝一日重振江東,為父報仇。俗話說的好,虎父無犬子,孫策在袁術麾下聽令時,充分繼承了孫堅在戰場上的神勇,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想孫堅如此英雄人物,孫策必定不願久居人下,於是從袁術處借得二千兵馬,開始了重振江東的艱苦歷程。一路上招兵買馬、徵用人才,禮賢下士;破劉繇,斬嚴白虎,那時候的孫策,可謂是英姿颯爽,意氣風發。
孫堅和孫策,是江東宏圖大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這對父子勇猛剛烈、有勇有謀,是三國中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那麼為什麼這倆人最終都落得個英年早逝的下場呢?我們要知道,孫堅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七歲;而孫策更年輕,只有二十六歲。
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三個:
1. 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經歷使然
我讀三國演義,就發現這倆父子在戰場上就沒怎麼吃過敗仗,孫堅討伐董卓的時候初戰不利,還是因為豬隊友袁術故意不提供軍糧導致的。一個人總打勝仗,時間久了就非常容易自以為是,疏忽大意。沒吃過敗仗嘛,就很難培養出小心謹慎的性格,反倒會有一種自己是金剛之身的錯覺。所以你看孫堅和孫策,在戰場上打敗了無數英雄豪傑,但最終卻都折在毫不起眼無名氏手裡。
2. 性格剛烈、急躁
在三國演義中,孫堅因為傳國玉璽和劉表結仇,咽不下這口氣啊,當時發兵時孫靜勸他別為了這點小事兒興兵,不值當的。可孫堅魔怔了一樣,就是忍不了!出發時不破劉表誓不還的豪情壯志隨著孫堅的身死而消亡。可憐孫堅被亂石砸死,人馬俱亡。一代英豪,死在峴山的小山溝裡,真是可悲又可嘆!
再來看人稱小霸王的孫策,三國演義中他殺了許貢後並沒有清除餘黨,以致埋下禍根。被許貢門客打傷後本應好好將息養傷,但因為性子急躁,恨不得服藥之後立竿見影第二天就生龍活虎,最終落得個病發身亡的下場。
3. 為人「輕佻」
這裡的輕佻,並不是我們當今意義上的輕佻,指的是行動不沉著,不穩重。作為東吳集團的核心領導人,我想說他倆也太不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了。孫堅之所以會死,根本原因是他輕敵冒險,不和大部隊會合,深更半夜的,只帶著幾個人就敢去追敵,最後被劉表埋伏在山頂上的伏兵殺死。
孫策呢,在神亭嶺跟劉繇對戰前夕,就有把自己置身險境的前科,非得去偷看劉繇的營寨;後來出去打獵,只顧縱馬追獵物,致使自己落單,這才給了許貢兒子和門客報仇的機會。
我們今天似乎很難想像,他倆大小也是一個集團的領導人,怎麼如此浮躁,不顧自身安危呢?但結合這倆人的性格特點,我覺得這樣的結果變得也理所當然。這兩個人真的是太過自信以至於在生命這件事上非常自負,就好像自己真的不會死一樣。
戰場上刀箭不長眼,身為主將,就更應該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這樣才能帶領手下走到最後。所以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孫堅、孫策父子死得冤不冤?其實並不冤,而我更多的感受則是可惜。
最後呢,在三國眾多英雄人物中,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孫堅的,因為他十七歲時,甫一出場,便自帶高光,無法不引人注目。孫堅和孫策,雖是英雄,也是凡人,身上也有著我等眾生不能克服的性格缺陷。也正因為這樣,才使得這兩人的形象更加鮮活,更加貼近現實。
好了,今天的視頻就到這裡了,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見解,小白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中友善討論。最後,如果大家喜歡我的視頻的話,記得點讚加關注哦!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