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京劇8大樣板戲(上世紀70年代末京劇舞臺上所向披靡的)
2023-04-14 00:31:54 5
宋長榮《紅娘》
宋長榮 1979上海實況《紅娘》
宋長榮演的京戲《紅娘》紅遍大江南北,人們稱他為「活紅娘」,意思是說舞臺上的紅娘活似《西廂記》的真紅娘,其實真紅娘什麼樣?誰也沒見過,都是從《西廂記》的本子裡讀來的,如果說有個標準的話,那就應該是荀慧生先生在京戲舞臺飾演的紅娘,只可惜我們這一輩人沒趕上。看戲的人大體可分為三種情形,第一種是消遣解悶偶有憂喜, 一嘆一笑了之,人一直在戲外;第二種就是常說的聽戲落淚,替人擔憂,最多也就是做個「江洲司馬」淚溼青衫,但仍明白自己是在看戲;最後一種人完全把身心融入在戲中,如痴如醉,完全把自己置身於戲中人戲中情之間,也就是常說的「傻子」,戲劇藝術的魅力能使人穿越歷史的隧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做了一會「夢蝶莊周」。
舞臺上宋長榮飾演的紅娘步態輕盈堪稱一絕,即便是你坐在第一排也難聽到半點聲響,在花園戲蝶/待月西廂/傳書遞簡中水袖飄動如霓裳羽衣,腳下似有淩波之水,行走如浮雲輕風,不由的使人想起了翩若驚鴻。如果用現在的語言表達,腳下好像安裝了磁懸浮。按年月推算起來當時宋長榮先生應為奔向花甲的年歲了,又是男兒漢演花旦,其功力之深厚可想而知。最可貴之處他在舞臺上抬手投足一笑一顰並非刻意做戲仿效,而其身其心都化做了機敏聰慧地紅娘,真令人嘆為觀止!如果我的感覺沒錯的話,宋長榮的唱腔可能是比之現如今的花荀派當家花旦們低一個調,(很可能是年歲的關係)但無半點蒼衰的感覺,仍是清清亮亮地柔美,每至旋律波折轉彎處很自然地託起腔輕輕繞過,非常貼切立而不倒,嗓音已用到極處了。倘要我以金無足赤苛求他的不足時,鬥膽妄言幾句,紅娘可美可猸而不可狐,可人可仙而不可妖。
最近讀到嚴歌苓評說戲人的文章,男旦體現一種沒落/病態的美,他支撐傳承了中華古老的戲曲藝術,應該是一種無奈地大膽穿越,男旦這一行很可能隨時代消亡,宋先生雖不是「絕版」男旦,但他對戲曲藝術的貢獻將永在人們心中。
——庶人舒心的博客
京劇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