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當奶奶(馬上評36歲女子當奶奶)
2023-04-14 00:31:58 1
53歲當奶奶?澎湃特約評論員 如歌近日,河南南陽一位1986年出生的女子發布視頻稱,自己年紀輕輕就「喜提」奶奶身份,這讓二胎才7歲的她有點不適應,並無奈表示孫子兒子可以一起長大了視頻一經發布,引發了網友熱議對此,南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未到國家婚姻法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不符合辦理結婚證政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53歲當奶奶?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53歲當奶奶
澎湃特約評論員 如歌
近日,河南南陽一位1986年出生的女子發布視頻稱,自己年紀輕輕就「喜提」奶奶身份,這讓二胎才7歲的她有點不適應,並無奈表示孫子兒子可以一起長大了。視頻一經發布,引發了網友熱議。對此,南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未到國家婚姻法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不符合辦理結婚證政策。
隨著熱度發酵,網友的態度呈現冰火兩重天。支持者表示羨慕嫉妒,36歲當奶奶,提前完成人生KPI,這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反對者則認為,過早未婚生子,知識教育跟不上,只能在貧瘠的精神世界裡兜圈子,最刻薄的網友評論,或許正是這句「有其母必有其子。」
之後,「超年輕奶奶」公開發文回應,她講述個人經歷。出生於窮鄉僻壤的她,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外出打拼,19歲選擇結婚生子。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還舉家搬到縣城居住。可惜,18歲的兒子並沒走父母安排的路,今年7月11日,兒媳生了一名男寶寶,她從寶媽晉升為奶奶。
道歉信的最後,她寫道:「是我沒教育好孩子,我給80後老鐵們抹黑了,對不住大家。」其實,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字裡行間透露的三觀,都能看出女子的豁達開朗。
古語有云,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一偈不參,而多禪意。與深陷焦慮抱怨、踟躕不前的人相比,她用積極態度應對未來,用責任心迎接新生命。人生贏家的起跑線,不是留存多少DNA在人間,而是擁有向前看的人生觀。
從網紅到「網灰」,從備受豔羨到視為反面教材,再到被網友共情理解,「超年輕奶奶」遭遇的反轉之反轉,還是來自對草根前途的共情和焦慮。
從鄉村現實來看,這份焦慮並非無稽之談。兩代人都在該上學的年紀生娃,本該開啟人生無限可能的時候,卻陷入生活的柴米油鹽,自縛手腳難有展翅高飛的明天。而婚育選擇也與受教育水平呈負相關。一旦農村孩子過早輟學進入社會,下一代往往走上一代的老路,陷入「生生不息」、底層固化的怪圈。
5年前,「未成年媽媽」一度扎堆直播,多為念初中時懷孕輟學,靠在平臺上發布孕期視頻和母子互動成為網紅。雖經平臺整改下架,「少女媽媽」過早被僵化的命運,對不良風氣的推波助瀾,也讓公眾憤慨和唏噓。
生孩易,養育難,生育不是「多雙筷子」這麼簡單。近年來,年輕人初婚年齡不斷推遲,結婚登記數屢創新低,既有面對生育的畏難情緒,也有生活觀念的轉變。無論是「多子多福」,還是「獨闖人間」,尊重個體選擇,化解群體性困難,才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最近一段時間,「社會時鐘」的概念屢被提及。良性發展的社會,不必強求所有人的鐘擺步調一致,留下自由選擇的空間,才有參差萬象的狀態。當然,打開開眼看世界的窗,為經濟困難地區的孩子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們看到更多人生的可能性,才不會走上複製粘貼父輩的老路。
生與不生沒有標準答案,養育卻是父母必須答好的試卷,自己的生活還是得由自己來過。
責任編輯:沈彬 圖片編輯:張同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