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分級(企業流程究竟如何)
2023-04-13 18:45:04
導讀:我在前文談到流程設計是企業規範化管理的基礎、是基礎建設(即「基建」),說的是流程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流程建設要解決「分類」與「分級」兩個基本問題,特別是流程「分級」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筆者根據經驗、願做以下探討。
一、流程分類
關於流程的分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也有一些成熟的模式,比如:
1、著名的APQC(美國生產力質量中心)跨行業流程分類架構 (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PCF)
APQC流程分類架構(PCF)
分類兩大方面、十三類:
經營與業務類:1.0制定願景和戰略;2.0開發和管理產品和服務;3.0市場營銷產品和服務;4.0提供實際產品;5.0提供服務管理與支持類:6.0管理客戶服務;7.0制定和管理人力資本;8.0管理信息技術;9.0管理財務資源;10.0收購、構建和管理資產;11.0管理企業風險、合規性、補救和恢復能力;12.0管理外部關係;13.0開發和管理業務能力2、其它我看到國內同行開發得比較好的流程框架
(1)如下圖的流程分類框架:分為戰略、運營、管理與支持三大類。
典型生產製造型企業的流程一級框架
(2)如下圖的企業一級流程框架:分為「牽引性活動」、「增值性活動」、「要素性活動」、「支持性活動」。
企業一級流程框架
二、流程分級
關於流程分級,也有一些模型。
1、APQC的PCF級別說明
APQC的PCF級別說明
級別1 – 類別:代表企業中最高層次的流程,如管理客戶服務、供應鏈、金融組織和人力資源
例:11.0管理企業風險、合規性、補救和恢復能力
級別2 - 流程組:表示下一級別的流程,代表一組進程。執行售後維修、採購、應付帳款、招聘/尋源,以及開發銷售策略等,均是流程組的例子。
例:11.1管理企業風險
級別3 - 流程:一個流程是指流程組之後的下一級分解。除了完成該流程所需的核心元素之外,該流程可以包括與變動和返工相關的元素。
例:11.1.4管理業務單位和職能風險
級別4 - 活動:表示執行流程時進行的關鍵事件。活動的例子包括接收客戶請求、解決客戶投訴和談判採購合同。
例:11.1.4.3制定風險緩解計劃
級別5 - 任務:任務代表了活動之後的下一個級別的階級分解。任務通常要細小,也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例子包括:創建商業案例、獲得資金,和設計表彰和獎勵的方法。
例:11.1.4.3.1評估保險的適當性
2、流程逐級分解思路:
流程須逐級分級,上一級流程是下一級流程的任務定義,下一級流程是上一級流程的操作方案。
多層次流程的分解
上面所示的是串聯型流程。其實,企業現實的價值創造活動,既有串聯型的,也有並聯型的,還有串聯並聯混合型的。
多層級流程中的串聯和並聯
三、「流程分級」我的思考與經驗
流程分級究竟分為幾級?每一級流程就僅代表什麼?
1、我的經驗和思考是:企業流程展開到第四級具體場景中就是操作性的流程了,也就是「四級流程」分級法。每一級如何理解和操作?簡明回答如下:
第一級:是按價值鏈的思維建立的企業模型(一個企業只有一個架構、由此形成一套業務體系);
第二級:一般是每個一級業務模塊按PDCA的方法再展開,即為一級業務域打開後的邏輯結構(不同於第一級只有一個企業模型,二級須將一級的業務域全部展開);
第三級:是再針對二級的業務模塊或職能模塊考慮有哪些具體應用場景,有哪類活動在開展、需要規範。
第四級:就是針對前述己識別的具體流程場景,細化、建立操作性的流程,該流程就是用來執行、指導約束組織行為的。
每一級流程要識別其構成模塊,每一級是按其本身的邏輯拆分和組合的,也就是每一級流程本身也是流程。
2、各級流程間的關係:自上而下層層落實、精細化;自下而上層層支撐、模塊化
各級流程間的關係
3、舉例說明:
(1)企業架構(一級)-人力資源管理框架(二級)-招聘管理各場景(三級)-社會招聘操作流程(四級)
(2)企業架構(供應鏈管理--一級)--採購管理(二級)---採購計劃(三級)-月度採購計劃(四級)
一級:企業價值鏈模型(略)
二級:採購管理的 二級能力細分模型(按PDCA邏輯),也包含出 7 個 二級業務事項。
P 計劃階段(戰略階段):採購尋源、供應商管理、採購需求與計劃管理等 3項二級能力。D 執行階段(執行階段):採購執行管理、<合同訂單管理、採購異常管理等 3項二級能力。C、A 檢查處理階段(管理階段):採購統計與分析 1項二級能力。三級:二級採購需求與計劃管理實際應用場景分為「年度採購計劃、月度採購計劃、採購需求管理」三級模塊。
四級:將月度採購計劃(三級)如何操作?形成規範化流程。
(文:文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