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周總(周處江蘇宜興人)
2023-04-16 03:16:33
周孝侯廟周孝侯廟,又稱「英烈廟」、「周王廟」,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周孝侯廟坐落於太湖明珠—宜興,為紀念西晉平西將軍周處而建,宋紹興七年廟額曰「英烈」。
周王廟
周孝侯廟含殿宇58間,總面積為2600多平方米,殿宇建築古樸宏偉。該廟是宜興歷史最久、規格最高、沿革脈絡最為清晰的古建築。
現存建築為明嘉請四十五年(1566年)重建,歷經清順治、乾隆年間兩次重修,光緒年間先復建廊虎,又重修東虎。198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認定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
周孝侯廟大殿、碑廊周孝侯廟
周孝侯廟大殿正中塑有周處泥金像,上懸「陽羨第一人物」金字匾額,大殿兩壁繪有《射虎》、《斬蛟》大型壁畫,側廂陳列周處生平事跡資料及周墓墩出土文物複製品等。
孝候殿
「陽羨第一人物」——周處
碑廊中《平西將軍周府君碑》為陸機撰文、「書聖」王羲之書寫,極具文學和史料價值;此碑重樹於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詳述了周處的生平事跡。
周處,字子隱,公元236年生於吳郡陽羨(今宜興),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之子。
世系表
三國時,周處任吳國東觀左丞;晉平吳後,任新平太守,遷御史中丞,加建威將軍。他為官剛正不阿,受到貴戚權臣排擠。
周處像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為平息齊萬年叛亂率兵西徵;次年戰死沙場。建武元年(公元304年),被追認為「平西將軍」、諡號為「孝」。
周處年少時不修細行、縱情肆欲、橫行鄉裡,當地百姓把他和南山猛虎、西氿蛟龍合稱為陽羨「三害」。後來周處斬殺猛虎、剿滅蛟龍;他自身發憤圖強,拜訪名家名士,終於文武兼備。這樣一來陽羨城內「三害」皆除,傳為佳話。
周處除三害
周處勇於承認錯誤、改過自新、為民除害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周處也被稱為「陽羨第一人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長三角觀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