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有短距起降能力嗎(但也不能無腦捧)
2023-04-15 13:32:05 1
殲-20是目前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我國空軍能夠抗衡甚至壓制美軍隱身戰機的長空利劍,所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殲-20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但是在廣泛的讚譽中,有一些話聽起來味道可就不太對了。
(長春空軍航展期間,殲-20雙機編隊放著起落架低空通場飛行)
在前不久的長春航空展上,殲-20以雙機編隊,放下起落架的方式,從大房身機場上空低空飛過,讓所有人過足了眼癮。不過有些媒體宣稱殲-20在低空通場時放下起落架,是為了「展示強大的超機動性能」,這聽起來就很讓人不解了,畢竟戰鬥機也要起飛和降落,那麼起降的時候哪個戰鬥機不用放下起落架?這算什麼「超機動性能」?
(某軍事欄目的視頻截圖,前面兩句是軍迷說的,後邊是旁白的解讀~)
實際上戰鬥機放下起落架低空通場是戰鬥機的基本飛行科目之一,這樣的飛行方式主要有幾個原因:
(新飛機首飛是一定要放下起落架低空通場飛行的)
首先,任何一種戰鬥機在研製和測試期間,都需要製造樣機進行試飛,以確定飛機的飛行性能,一旦發現缺陷就要立即修改。所以試飛是個危險的工作,在新研製戰機的試飛工作中,最初的飛行環節都是在升空後保持起落架放下狀態,而且必須在機場上空,這主要是為了確保飛機一旦出現故障可以立即直接在機場上迫降,從而確保試飛員和飛機的安全。而且放下起落架也是要測試飛機在起降時期的氣動變化,為將來編寫訓練條令做參考。
(很多戰鬥機背部有大片的減速板,在表演低速飛行時,就把減速板打開,殲-20沒有這個設計,所以只能靠放下起落架,增加阻力來減速)
其次,在戰鬥機進行飛行表演時,不收起落架也是正常的,比如F-15、蘇-27等重型戰鬥機在進行飛行表演時,有時候不僅要把起落架放下來,甚至還要把背後的大型減速板豎起來,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降低飛機的飛行速度,以便表演一些低速特技動作。
(如今的戰鬥機已經不再比拼「快」,而是開始比拼「慢」,這一切都是為了躲避雷達)
根據統計,飛機放下起落架飛行,大約會給飛機增加15%~20%的阻力,這個數字可以說不大不小,對於戰鬥機而言,無非就是油耗增加、航程縮短,但是對於飛行表演基本上沒有影響。而且無論是何種飛機,其起落架的設計都是有科學根據的,所謂起落架會對低空飛行的飛機產生很大影響,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所有的飛機,無論戰鬥機還是民航客機,都要放著起落架起飛和降落,如果起落架會影響飛機的氣動,那飛機還怎麼安全起降呢?
(不用起落架,除非會F22的成名絕技——腹剎/臉剎)
具體到殲-20戰鬥機上而言,由於殲-20卓越的氣動設計,因此該機具備極為優越的機動性能,在無法現場表演「隱身」能力的情況下,展示機動性就是展示殲-20戰鬥力的最好方式,而現代戰鬥機一個重要的特技其實是低速飛行!因為現代雷達追蹤飛行目標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就是飛行速度,噴氣式戰鬥機因為自身重量很大,又帶著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燃料,所以必須要保持很高的飛行速度才能保證不墜毀。
(這才是超機動飛行~)
這種情況下雷達通過觀測空中飛行物體的速度,就可以判斷目標的屬性,也就是說,只要是飛行速度快的目標就會被識別為飛機並進行跟蹤;只要是飛行速度慢的目標,就可能被識別為鳥類或者航模,被系統自動過濾掉。現代戰鬥機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如果能夠把飛機的飛行速度保持在200公裡/小時左右,甚至降低到100公裡/小時的水平,那麼防空雷達系統就會自動把飛機過濾掉,從某種意義上說,戰鬥機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實現「隱身」。這也是目前各國的四代半戰鬥機普遍苦練低速飛行的一個原因,但是殲-20沒有F-15、蘇-27那種背部大型減速板,所以要展示低速性能,就只能是把起落架伸出來,靠著增加的20%阻力,降低飛行速度,展示自身的低速飛行性能。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儘量低的速度低空通場,能讓現場的觀眾看得更清楚一些。
(殲-20無疑是我國最先進的戰機,也是全球頂尖戰鬥機,但是咱們不能無腦捧,不能誤導大眾,這是媒體的職業操守之一)
總而言之,殲-20確實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優的五代隱身戰鬥機,我們對殲-20當然喜愛有加,但不能無腦捧,一切的稱讚都應該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胡亂吹捧和尬吹,不但不能讓大家感受到解放軍現代化以後的精氣神,反而會讓人對於我軍的建設發展產生懷疑,屬於典型的「適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