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真相大揭秘(最重磅的帶貨一哥)
2023-04-16 00:46:20 2
「寶寶們,沒有貨了,我們縣的木耳都被你們買完了!感謝熱情的網友們!」4月21日晚9點15分,柞水縣副縣長張培面對直播鏡頭激動地說。
4月20日,走進陝西柞水縣金米村淘寶主播李旭瑛的直播間點讚電商銷售「小木耳、大產業」後,「柞水木耳」成為當下最火的商品。
僅21日當晚,就有2000多萬網友衝進直播間,搶光了24噸木耳,這是柞水縣去年全網4個月的線上銷量,這也被網友稱作是「史上最強帶貨」。
察時局關注到,當前最火的直播帶貨,已成為疫情之下解決農產品銷路,助力復工復產、助力貧困地區脫貧的有力渠道。不少地方官員也主動「出圈」、「出鏡」,為當地農產品代言推銷。
90後直播帶貨柞水木耳,網友直播間觀看生長過程
4月20日,90後李旭瑛的淘寶直播間內來了一位最特別的「帶貨官」。據新華社報導,當天,正在陝西考察的來到陝西柞水縣金米村,專門參觀了李旭瑛的直播間並點讚電商推銷農產品模式,稱其「小木耳,大產業!」「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
現身直播間,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也讓柞水縣金米村的木耳讓更多人熟知,有網友稱這是「最重磅的帶貨一哥」,帶貨效應很快顯現,僅21日晚,24噸木耳即秒沒。
陝西省柞水縣曾是當地的國家級貧困縣,今年2月27日才正式脫貧摘帽。當地環境優美,盛產木耳,但一直以來苦於銷路不暢。李旭瑛去年剛踏入直播領域,在參加了淘寶直播在陝西當地組織的村主播培訓後,她發現這是幫助當地鄉親增收脫貧的好辦法:「操作起來也很簡單,拿著手機就可以開播了。」李旭瑛意識到直播是一個能讓全國的消費者都了解該特產的好渠道。不到一年,直播間越做越紅火,現在開淘寶直播已經成了李旭瑛的「新農活」。
最近半個月,她每天都會開播,很多網友都是通過她的直播間「秦嶺天下」第一次直觀了解柞水,了解當地木耳在田間地頭的生長過程。
有網友評論:「原來木耳是這樣長的」,還有網友看到景色很美,問這是哪裡。李旭瑛會很自豪地回答:「這裡是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我們柞水山清水秀,水質特別好,長出來的木耳口感也都很好。」
為當好一名專業主播,前段時間李旭瑛剛購置了一套「美顏燈」,放在直播的電腦或者手機後面,能讓室內的燈光更明亮,直播出去的產品看著更清楚。「就像很多主播一樣,打光、收音、外置攝像頭都有了。」李旭瑛說。
新農人變身主播成熱潮,全國6萬餘名農民入駐直播間
柞水縣的木耳通過直播間讓更多人熟知,當地鄉親的收入也逐漸多了起來。察時局關注到,通過直播帶貨,不僅是柞水,陝西不少的農副產品的銷售額亦上漲。截至3月底,陝西省的淘寶農村主播開播場次同比增長近7倍,增速位居全國第一,而在陝西的淘寶主播中,四分之一都是農村主播。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推銷農副產品,近年來已成為一股熱潮。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全國共有6萬多名農民入駐淘寶直播。
淘寶農村主播「大晶」原名羅晶,是江西萍鄉市安源區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10年大學畢業後,她一直在長沙從事會計等工作。2019年4月,她返鄉創業,申請加入淘寶直播「村播計劃」,成為第一批村播主播。
村播羅晶至此早出晚歸進村尋找時令瓜果和特產,每天直播長達六七個小時。2019年6月的一場淘寶直播中,羅晶在當時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蓮花縣介紹當地特產、飲食文化、生態環境,吸引了24000多人在線觀看。短短兩個小時,銷售辣椒醬、紅薯幹、米粉等江西特產20萬元。
無獨有偶,1984年出生的九妹則憑一己之力打開了湘西小山村網絡直播銷售的「大門」。
2018年冬天,九妹通過淘寶直播烤橙子,帶火了家鄉大山裡滯銷的橙子,在13天幫助鄉親們賣出了200萬斤橙子。在此之前,她還曾用了2天的時間幫鄉親們賣出了40萬元的滯銷獼猴桃,解決了農產品滯銷難題。
不僅是新農人在積極為家鄉帶貨,這種新趨勢還帶動了全國貧困縣的縣長們。
從2018年下半年起,各地「縣長扎堆直播帶貨」引人矚目,不少縣長還因此成為「網紅」。
「你們的魔鬼來嘍」,山東濟南商河縣副縣長王帥曾模仿李佳琦「魔性」帶貨,金句頻出,3個小時賣出了6000多隻扒雞。
安徽碭山縣副縣長朱明春則在直播間現場獻唱,半小時內賣光了5000份碭山梨膏。
朱明春曾向南都坦言:身體力行上直播間當主播,是「工作需要」。「以前銷售水果的手段比較單一,通常走大宗的批發,而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可以直接向終端消費者來推薦我們的產品,還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各類產品。」在朱明春看來,這一做法也是一種示範,將引導和培育更多的新農人或農村的新青年、合作社參與直播銷售,引導推動當地產業發展。
疫情之下網絡直播走紅,帶動農產品從滯銷到熱銷
突如其來的疫情進一步催生了網上消費,也推動著農副產品銷售模式加快轉型;在各地按下暫停鍵時,網上直播帶貨更讓不少滯銷的農產品迎來了轉機。
察時局關注到,近期以來,全國各地都在不斷探索嘗試以網絡直播推銷農副產品,其網絡直播帶貨的頻率遠甚以往。
2月15日,約1萬名農村主播在淘寶直播集體直播賣菜,有的農民「主播」還聯合起來在各自直播間互相「帶貨」。而僅今年3月,全國就有約130位縣長走進淘寶直播間,積極推薦本地農產品。
備受關注的疫區湖北,近期更是多次發起網上直播活動,推銷當地特產,呼籲大家為湖北拼單,其中4月6日央視主持人朱廣權與頭部網紅主播李佳琦上演直播首秀,吸引了超過1.2億觀眾圍觀,約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兩人金句頻出,向網友推薦湖北「網紅」蔡林記熱乾麵、漢口二廠果汁汽水,還有「土生土長」的香菇、蓮藕等湖北農副產品,一場直播下來,共售出總價值約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
4月15日,淘寶為湖北農產品發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村播日活動,湖北當地30多位縣長走進淘寶直播間為當地特色農產品吆喝,開啟了創紀錄的連續14小時不間斷直播。
湖北省商務廳廳長秦軍專程來到淘寶直播間,用淘寶直播間裡主播的「專用」打招呼方式呼籲:「寶寶們多多支持湖北的農產品。」據悉,僅這一場活動,銷售的湖北農產品即超過6000萬。
察時局了解到,淘寶直播平臺上目前農產品相關的直播已達140萬場,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0多個縣(區),截至目前,幫助全國各地的農產品銷售超過25萬噸。
預計20萬新農人變身主播,農產品銷售額將達150億
4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再度高度肯定直播帶貨新模式對農產品銷售的意義。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介紹,直播帶貨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已經成為了新潮流新亮點,是農產品營銷的創新,也補上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短板」,對於緩解賣難、助力產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特別是疫情期間,全國上萬間的蔬菜大棚瞬間變成了直播間,市長、縣長、鄉鎮長紛紛帶貨,還有紅人帶貨,讓直播成為「新農活」,也讓農產品的銷售找到了新的出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認為,直播賣貨是精準扶貧工作中具有技術創新性的一種扶貧方式,不僅減少了傳統農產品市場銷售的中間環節,也快速打通了市場供需信息,推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為促進貧困農民增收提供了一個實際有效的探索路徑。
面對當前的新形勢,上個月30日,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平臺—淘寶正式發布村播計劃2.0,2020年將聯合陝西、山東、河南等16個省區市的商務和農業部門,預計共同孵化20萬新農人,通過直播帶貨農產品的銷售額,將達到150億。
文/蔣小天 王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