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現流程及注意事項(提現業務的整套設計與流程)
2023-04-15 15:18:07 1
與入金恰好相反的業務流程,即出金,典型的業務形態就是提現。本文將介紹提現的概念、清算系統、業務流程、產品設計以及需要避免的一些誤區。
在上期文章「關於異步處理在支付環節的思考」,筆者跟大家介紹了支付環節的一般流程。
支付業務的關鍵在於入金,即把資金從消費者的銀行卡轉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帳戶,然後在虛擬戶上實現資金的流轉,從而實現訂單的支付。
其實充值操作也是典型的入金業務,主流程跟支付差別不大,只不過是少了訂單付款環節,金額直接進入用戶的錢包。
本篇文章筆者會跟介紹與入金恰好相反的業務流程,即出金,典型的業務形態就是提現。
我們都肯定使用過微信、支付寶或者電商平臺的提現功能,用戶在前端的感知就是發起提現申請,然後等待銀行卡到帳。
關於到帳時間,不同的平臺也是有差異;有的幾分鐘,有的幾個小時,有的甚至大於1天。
到帳時效有差異主要是支付平臺的出金處理流程、央行的清算系統決定的,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介紹提現的業務流程。
一、什麼是提現?提現是跟支付是完全相反的業務流程,用戶基於自己的帳戶餘額發起提現申請。
在信息流上體現為用戶的虛擬帳戶資金扣減,在資金流上體現為資金從備付金帳戶轉入到用戶綁定的銀行卡帳戶的過程。
一般電商平臺涉及到場景為C端用戶的錢包帳戶餘額提現和B端用戶收益帳戶的餘額提現。
提現的核心流程如下(以電商平臺為例):
1. 電商側處理
用戶主動發起提現申請,電商平臺內部根據實際業務做好風控,確認無誤後根據提現金額、費率、時效性等因素選擇最優化的出金渠道,向渠道側提交出金指令。
因為有些電商平臺會同時對接多個支付渠道,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存管系統、銀聯等。所以在出金之前,需要有相關的規則來判斷哪個是最優的渠道,簡稱渠道路由。
當然,有些平臺走的是人工處理。
2. 渠道側處理
電商平臺提交的提現申請成功到達渠道側後,會按照自己的業務邏輯進行風控與出金處理。
需要特別說明,不同的支付平臺、銀行存管、其他支付機構,在出金環節的處理規則可能有所差異。
以筆者對接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例,它並不是單筆實時處理,而是根據固定的時間批次,把所有的交易打包並做批量審核與處理。
一般工作日下午4點半之前提交的提現申請,當天就能做出金處理併到帳,超過4點半提交提現申請,則需要此日才能做結算出金。
而如果是非法定工作日提交的提現申請(因為人家非工作日不上班),則需要延遲到下個工作日處理。
3. 清算機構處理
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銀行存管系統等提交的出金指令,最終會通過行內清算系統或者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統完成資金從備付金帳戶到用戶銀行卡帳戶的劃撥。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平臺表面走的銀聯的通道,但是銀聯最終還是得調用央行的清算系統。這是屬於支付領域最底層的系統,任何渠道都無法繞過央行的清算系統獨自完成清算工作,這也是不被允許的。
跨行清算系統包括大額系統、小額系統以及超級網銀系統,這三個系統在金額限制、運行時間段等方面都有差異。
綜上,用戶發起一筆提現申請,資金什麼時候到達用戶的銀行卡,主要取決於兩點:第一、渠道側什麼處理這筆交易,執行出金指令。第二、渠道側選擇的出金通道,走的是大額系統、小額系統還是超級網銀系統,都會影響資金的到帳時效。
回想一下,有時候我們在某些平臺進行提現的時候,是不是都一段提示文案或者在幫助文檔上寫著,類似「提現申請已提交,具體到帳時間以銀行通知為準」。
二、行內清算系統與跨行清算系統行內清算系統
是各個銀行內部的清算系統,同行業務通過它處理。一般金額不受限,7*24小時受理,實時到帳。
跨行清算系統
主要提供商業銀行之間跨行的支付清算服務,是為商業銀行之間和商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支付業務提供最終資金清算的系統。
最開始央行的CNAPS一代系統包括,大額支付系統與小額支付系統。
2013年,央行的CNAPS二代系統投產運行,其中就包括超級網銀系統,是對大小額支付系統的一個補充。
三、提現業務流程與系統交互說明
提現業務流程簡單泳道圖
首先用戶發起提現用戶在電商平臺填寫金額,申請提現。
一般要求遵循同名出金原則,即用戶需要提前綁定與實名認證信息一致的銀行卡。有些平臺會限制最低提現金額,如果提現需要收費,那麼電商平臺還需要在這個環節計算出對應的手續費,前置要求是提現金額 手續費≤可用餘額。
關於手續費的扣除,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
直接在用戶填寫的提現金額基礎上扣除,即用戶提現100元,扣除1元的手續費,最終到帳99元。額外在用戶的錢包餘額扣除,即用戶提現100元,實際到帳100元,並額外從錢包餘額扣除1元,用戶最終的錢包餘額最終支出101元。電商平臺處理提現申請電商平臺接收到用戶提交的提現申請後,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校驗規則,包括是否完成銀行卡的綁定、帳戶餘額的查詢、手續費的計算;然後再提交出金支付訂單給到渠道側(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存管等)。
渠道側會同步返回受理結果,並從用戶的虛擬戶中預先扣除相應的金額。但是具體提現結果需要電商平臺主動查詢或者異步回調。
如果狀態為交易成功,即證明渠道側已經成功將出金指令下發到央行清算系統了,如果狀態為交易失敗,即證明本次出金失敗,需要退回資金到用戶的帳戶餘額。失敗的原因一般是因為銀行卡出現異常了,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
渠道側出金處理渠道側(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存管)接收到電商平臺提交的出金請求後,處理流程可能有所差異。
比如筆者對接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採用的批量審核,並且僅在工作日執行出金操作,包括9點30、11點30、14點30、16點30,所以用戶在工作日提交的出金申請,最快可能幾分鐘可以到帳,最慢得需要十幾個小時。
而筆者對接的銀行存管系統,由於是平臺與銀行直連,在出金上是採用逐筆實時處理的方式執行出金操作。
電商平臺可以提前設定規則。規則要素主要包括提現金額、提現發起日期與時間、手續費,最終決定採用大額、小額還是超級網銀。基本實現了7*24出金服務,在用戶體驗上跟我們平常使用的銀行轉帳差不多。
銀行清算系統處理支付平臺把出金指令提交給網聯、銀聯等清算機構,最終通過行內或者跨行清算系統完成資金的劃撥。
四、提現流程的產品設計提現流程的用戶前端界面沒有很複雜的地方,基本上各個平臺都大同小異。正常有差異的地方在於提現發起後狀態流轉過程。
由於平臺背後對接的支付機構不盡相同,出金規則也有差異。所以要根據真實業務邏輯展開設計,當你去體驗一個產品的提現流程的時候,看到的只是表面,其背後的資金處理流程、規則才是關鍵。
關於提現流程的到帳成功標誌,這個視支付平臺的返回為準,因為大額支付系統與超級網銀系統都是實時結算的,所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結算成功時間可以視為到帳成功的標誌。
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小額系統,因為是非實時結算的,所以實際到帳的時間可能還會比支付平臺返回的結算成功時間會晚些。
如果擔心給用戶帶來困擾,也可以把到帳成功的文案改為提現成功。不管怎麼樣,資金的最終是否到帳,都要以用戶的銀行收入流水為準。
五、關於提現要避免的一個坑
在前面有提到,有些支付平臺是同步通知提現受理成功的,但是不代表提現已經成功到帳了。
如果電商平臺的產品經理把這個當成是提現成功的標識,並在前端界面顯示提現成功或者到帳成功,那麼會給用戶帶來困惑——為什麼還沒到帳,這時候客服就比較忙了。
而且還不排除後續支付平臺結算出金失敗,電商平臺需要告知用戶提現失敗,前面顯示提現成功,後面又顯示提現失敗,用戶體驗就不太好。
六、寫在最後關於提現流程,本文就介紹在這裡了。
做支付的,一定要對資金流跟信息流有清楚的認知。
同時也要知道電商系統與支付系統、銀行清算系統之間的交互是怎麼樣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業務流程轉化為便於用戶操作的前端界面,同時處理好複雜的後端業務。
人稱產品汪。不定期更新本人在對接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存管系統中的經驗心得、支付知識、其他產品心得等。
作者:小狼人,人稱產品汪。不定期更新本人在對接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存管系統中的經驗心得、支付知識、產品心得等。
本文由 @ 小狼人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