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廉頗之比較(廉頗與藺相如)
2023-04-15 18:51:10 1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了無價之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致函趙王「願以十五城換取和氏璧」。
趙王左右為難。如果拒絕,秦國強大,不肯善罷甘休;如果給了,秦王狡詐,又怕得不到城池,受騙上當。如何決斷,如何回復秦王,趙王舉棋不定。
正在這時,宦官繆賢說門客藺相如能有辦法。趙王召來藺相如,說明情況,問他有什麼好辦法。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問:「秦國一旦得到和氏璧,不給我們城池怎麼辦呢?」藺相如說:「秦國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我們不答應,是我們理虧;我們給了璧,他不給城池,是他們理虧。兩相權衡,寧可把璧給他們,讓他們理虧。如果大王沒有合適的人選,我可前往秦國送璧。如果秦王割讓十五座城池給趙國,我就留下璧;不然,我定會完璧歸趙。」
到了秦國,藺相如奉上和氏璧。秦王接過璧,非常高興,愛不釋手,並把璧傳給大臣和宮女們看,把藺相如及割讓城池的事,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就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於是上前對秦王說:「這塊璧雖然很漂亮,但還是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說著,從秦王手中接過了璧。
藺相如臉色一變,生氣地對秦王說:「天下傳聞秦國恃其強大,貪得無厭,果真不出所料。大王既傲慢無禮,又無意割讓城池,我看你是得不到這塊璧的。如果大王膽敢威脅我,我就和壁一起撞個粉碎,讓你什麼也得不到。」
秦王這才醒過神來,知道上了藺相如的當。他一面假意道歉,一面命人把地圖拿來給藺相如看。藺相如早已看透秦王的心思,說:「和氏璧乃天下至寶,怎能這樣輕易接受?趙王派我來送璧時,曾齋戒五日,舉行大禮。大王如想得到它,也齋戒五日吧。」秦王無奈,只好同意。
藺相如料定秦王不會履約,遣人連夜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五天過後,秦王召見,藺相如說:「為了避免上當受騙,我早已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大王如想得到和氏璧,就先割讓城池,趙王定會把璧送來的。」秦王很生氣,也很無奈,同時也很佩服藺相如的機智和膽識。
公元前279年,秦王邀請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王,想拒絕前往。藺相如和廉頗大將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建議趙王赴會,不能向秦王示弱。藺相如隨趙王前往,廉頗送至邊境,對趙王說:「沒有意外的話,大王三十天內就能回來。如果到時候回不來,我們就奉太子即位,以斷絕秦王的要挾。」趙王答應了。
澠池相會後,秦王與趙王對飲。酒至半酣,秦王讓趙王為他彈瑟,趙王不敢拒絕,只好彈奏一曲。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蔑視趙王,上前對秦王說:「聽說大王善於擊缶,請彈一曲給大家助興。」秦王本想羞辱趙王,這有失體面之事他哪裡肯做。藺相如步步緊逼,說「大王如果不肯的話,五步之內,恐怕我的血會濺到您身上的。」
秦王侍衛欲上前拿下藺相如,藺相如怒目大喝,叱退侍衛。秦王勉強敲擊幾下。結果大家不歡而散。秦王原想威嚇一下趙王,反倒弄巧成拙,被藺相如搞的下不了臺。知道秦、趙邊境有廉頗鎮守,也不敢輕舉妄動。
趙王回國後,立即擢升藺相如,位在大將廉頗之上。廉頗心裡很不平衡,說:「我身為趙國大將,為趙國攻城掠地,出生人死。藺相如貧賤出身,只靠三寸不爛之舌就坐在了我前面,我怎能咽下這口氣。見到藺相如,我一定羞辱他。」藺相如聽說後,總是設法迴避廉頗。每逢該入朝時,就稱病不出;路上相遇時,就遠遠地繞道而行。藺相如的隨從們都憤憤不平。
藺相如說:「你們說秦王和廉頗大將誰厲害?」眾人說:「當然是秦王更厲害了。」藺相如接著說:「秦王那麼厲害,我都敢當眾讓他為趙王擊缶,斥責他的大臣,我怎麼會怕廉頗呢?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我們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這豈不成全了秦王。為了趙國的利益,我才不計較個人的恩怨,處處避開廉將軍。」
藺相如的這番話很快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自愧不如,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藺相如也大受感動,最終,二人結為刎頸之交。秦國就更加不敢輕視趙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