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楊家祠堂在啥地方(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楊家祠堂)
2023-04-15 22:34:59 2
對楊家將的認知都來自戲臺和小說,保家衛國致楊氏家族覆滅,楊家幾大公子戰死沙場,更有楊家女將戰死不屈,楊家精神亦被後人追封滿門忠烈,祠堂亦封為楊忠武祠。戲臺和小說的結尾都以楊氏全家覆沒而告終,而歷史上的楊家將後人生存下來的記載。楊家將的後裔主要集中在忻州市的繁峙縣和代縣,兩個地方只要是姓楊,絕對是楊家將後裔。
祠堂是家族為供奉祖先、後人尋根而修建的,不管家族的大小都有修建祠堂的習俗,忻州市一帶的楊氏家族是楊家忠烈之後,豈能不修建祠堂。繁峙縣沙河鎮代堡村和代縣鹿蹄澗村的楊家祠堂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楊家祠堂。代縣和繁峙縣的楊姓人口,是楊家將血統最純的後裔。
據歷史考證,楊家將生存下來的有3位,楊四郎被遼人俘虜,最後做了遼人的駙馬。北宋是重文輕武的朝代,前方將士拼個你死我活,朝廷卻想著如何跟敵國談和,不能忍受的是武將在朝中常被奸人所害。小說中的奸臣潘仁美,在北宋是否有真實存在,每看到潘仁美的部分就感到很氣憤。楊四郎即使不俘虜,全身而退回到朝中結果亦就是被奸臣害死,與其回朝中含冤而死,還不如在敵國生活。
楊五郎從戰場突圍後回到宋境內,敗軍之將愧對忠烈之門,楊五郎最後在五臺山出家,不回家可能是顧慮家人的安全,打敗仗肯定會被奸人所害,更會連累的家人,不如隱姓埋名出家的好。據傳金沙灘一戰,五郎突出重圍但被遼兵追趕,最後幸運地擺脫遼兵,來到五臺山的一座廟宇出家,鑽研佛法,傳授楊家棍法、楊家刀法、楊家36路梨花槍等武藝,至今沿襲下來的楊家武藝都來自五郎之手。
楊六郎衝進混亂的戰場,找不到兄父,只好退出金沙灘,楊家將唯有六郎脫險。活著回到家,六郎也不能安心,楊家死對頭潘仁美要追究戰敗之罪,追究無非就是處死。部下護送六郎回到天府,為躲避潘仁美的追殺只能在家中「詐死」,擺設靈堂才躲過一劫。
佘太君
佘太君原名佘賽花,影視劇裡看到的是優雅的老太太,其實佘太君年輕時是美若天仙的府州金花,更何況佘賽花還是府州馬步軍都校折德扆之女。賽花就是比花還要漂亮的意思,電視劇永不磨滅的番號裡面就有個女土匪取名賽貂蟬,賽貂蟬就是比貂蟬還要漂亮的意思。貂蟬有多漂亮,只是史書上的描述,具體有多漂亮至今無人知曉。佘太君的父親姓折,而佘太君為何姓佘,聽說這是說書人用同音所致。
佘太君、楊業
祠堂裡面的主人公楊業,原名楊重貴,北漢建立後追隨世祖劉崇,任建雄軍節度使,並賜予劉姓,名劉繼業,也就是戲劇中的楊繼業,北漢覆滅後歸順北宋,任鄭州刺史、雲州觀察使、代州刺史等職。楊家將的所有宗祠裡面都有楊繼業和佘太君的雕像,以前沒有了解楊家將的來源,一直以為姓楊的都是楊家將的後代,去重慶萬盛經開區參觀楊宗枝總兵墓都把他當楊繼業後裔去理解他,後來才得知川南、黔北一帶的楊姓是唐末平藩名將楊端的後裔。
穆桂英
穆桂英是戲劇中的虛擬人物,曾領兵生擒楊宗保而揚名,後跟楊宗保成婚而成為楊業的孫媳婦,戲劇中楊門女將之首。抗遼大坡天門陣、帶領12寡婦西徵將西夏臣服、南徵平定儂智高叛亂,一生功績卓著,被宋朝封為渾天侯。穆桂英是戲劇中的虛擬人物,還是歷史上真的存在不好說,但在北京密雲水庫附近有其所居穆柯寨,民間還流傳著穆桂英很多的故事,想來可能是真的。
楊門12寡婦分別是楊大郎的妻子張定金、楊二郎的妻子李翠萍、楊三郎的妻子朱玉梅、楊四郎的妻子林素梅、楊五郎的妻子馬賽英、楊六郎的妻子王蘭英、楊七郎的妻子杜金娥、楊八郎的妻子周淑蓉、楊宗保的妻子穆桂英、楊宗英的妻子姜翠萍、楊宗勉的妻子焦月娥、以及佘太君。
楊宗保迎敵西夏傳來戰死消息,穆桂英掛帥,統領楊門女將西徵,並將西夏臣服,無奈遭到奸臣龐太師派來的殺手伏擊。楊業兩女楊延琪、楊延瑛被打下山崖。穆桂英帶領楊門女將殊死搏鬥最終將殺手們擊退,凱旋而歸。楊家宗祠裡面的女將為何如此年輕,那是因為楊家將戰死後,楊門所有的女性都繼承遺志,上到佘太君,下到未成家的女性,包括楊家丫鬟都提刀上陣,戰死沙場的楊門女將有些還沒有18歲,用現在的話說未成年就戰死沙場。楊忠武祠、楊家女將的牌匾那可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忻州的代縣和繁峙縣為何有楊家將後裔,是因為楊業的13代孫楊友和楊山兩兄弟分別駐軍堅州和代州,堅州就是現在的繁峙縣,代州就是現在的代縣。兩地的楊姓儘管已經出五福,但至今還禁止通婚,不但是代縣和繁峙縣的楊姓不得通婚,連外地楊姓都不可以跟代縣和繁峙縣的楊姓通婚。不知是擔心近親結婚還是家族祖訓,更不知沿襲成這樣好不好。
楊家將後裔對祖上極為敬重與崇拜,修建的祠堂相當的龐大,據說繁峙縣和代縣的楊家祠堂規模旗鼓相當。祖上忌日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會進行盛大活動,戲臺上都會表演精彩的節目。如果楊家將後裔也跟嶽飛後裔一樣保持著習武傳統,應該會來一場精彩的武術表演。楊家將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愛國文化,更是血性男兒崇拜的對象,華夏男兒有忠烈精神,何愁亡國,何愁不強國。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