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參與沒參與玄武門之變(秦瓊明明參加玄武門之變)
2023-04-15 22:28:1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玄武門之變,為何秦瓊沒有參與呢?」看這標題的意思,似乎是在告訴大家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眾所周知,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秦王府的核心成員盡數當場,秦瓊沒有到場?
該篇文章作者沒有給出確切的史料,而是根據「凌煙閣三十四功臣」中秦瓊排在末位,這說明李世民對他沒參加玄武門之變產生不滿。然而,作者對歷史知識的匱乏令人遺憾,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這是正史中記載得清清楚楚的。
口說無憑,有史料為證。《舊唐書·太宗本紀》中清楚記載,「(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舊唐書•秦瓊本傳》中也清楚記載,「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看到沒,秦瓊的名字赫然在列。秦瓊確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那麼他的態度如何呢?是不是如同很多人說的那樣,很消極呢?正史中沒有詳細記載,只能從秦瓊生平及《舊唐書》的評價中猜測。
《舊唐書》給予秦瓊極高的評價,「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每戰身先鏖戰,前無堅對。每當對手陣營中有驍將銳士震爍出入以誇眾者,秦王則名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
秦瓊當年是和程知節同時投奔李世民的,兩人都因戰功獲得了提拔,秦瓊被封為翼國公,程知節被封為宿國公;玄武門之變後,秦瓊出任左武衛大將軍,程知節出任右武衛大將軍。兩人的賞賜差不多,官職差不多,從程知節對玄武門之變的態度,或許我們能知道秦瓊的態度。
當秦王府勢力日益強大時,李建成出手了,他將李世民的得力幹將接連調出秦王府,程知節也在其中,被李建成外放抗州擔任刺史。程知節離開京城時,跟李世民一番交談,力勸李世民儘快動手,「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
程知節認為李世民左膀右臂陸續被剪掉,性命堪憂,立即反擊才能九死一生。因此,我們可以斷言秦瓊的態度和程知節接近。玄武門之變時,史書對秦瓊的表現記載很少,可忽略不計。這並不意味著秦瓊在旁邊看熱鬧,他確實參加了激烈的戰鬥。
據《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記載,「武德九年,(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就在東宮、齊王府2000人猛攻玄武門時,危急關頭,有一支數百人的軍隊殺出來,「太宗左右數百騎來赴難,建成等兵遂敗散。」
筆者認為,趕來增援的部隊就是秦瓊和長孫順德。綜上所述,秦瓊是李世民的鐵桿粉絲,他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全力支持李世民。還有一種說法,李世民鑑於秦瓊的身體情況,出於保護的想法,沒將他安排在玄武門之變最關鍵的地方。
秦瓊本來身體就不好,多年徵戰讓他身體負傷很重。秦瓊本人也多次表示,「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參考資料:《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舊唐書•秦瓊本傳》、《舊唐書·太宗本紀》
,